凌思蘭
摘 要: 本文依據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從優化課程結構;以能力培養為切入點;以學生為中心三個方面進行闡述探討了高等數學在高職教學中的作用。
關鍵詞: 高職教學 ; 高等數學;地位;作用
我國教育學家黃炎培(1878——1965),現代職業教育的奠基人。在《實施實業教學要覽》中對職業教育有了明確的定義:“凡用教育方法,使人人獲得生活的供給及樂趣,一面盡其對群眾之義務,此教育名曰職業教育”。其思想特點:一是教育與生活聯系二是注意學和用的聯系。
21世紀高等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光榮使命。高等數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公共必修基礎課程,除了具有基礎的工具的作用外,還對學生的思維和能力的培養有重要的作用。學習高等數學不單單是解決幾個極限、導數、微分的數學問題,更重要的是在解題過程中,鍛煉學生的智力、學習的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提高,嚴謹的思維模式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為學生的再次深造提供必要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一、優化數學整體結構,適應新形勢下的人才培養模式
新時期,隨著社會的發展,高等職業教育是以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為根本任務,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和培養方案,畢業生應具有基礎理論知識適度、技術應用能力強、知識面較寬、素質高等特點。因此,首要的任務是優化課程整體結構,適應新形勢下的人才培養模式。對課程的教學內容作相應的調整,著重突出“實用、應用”的宗旨的基礎上,與本地的區域經濟發展需求相適應,與高職教育整體結構相適應。職業教育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必須以本職業技能為線索,以實用能力為基礎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以基礎知識、理論方法為前提,在實踐的基礎上的課程。
從本區域經濟結構出發,制定了相應的人才培養目標。作為中小城市的臨沂,在城市將商貿物流業作為全市服務業發展的重點工程來抓的前提下,臨沂職業學院緊緊抓住商機,與2015年重新分別成立了商貿物流系、會計金融系,商貿物流系開設了以物流流通為重點專業,針對臨沂小商品城的經濟結構,著重培養基層工作物流人員。會計金融系重點培養中小企業的會計,主要以基本的技能為基礎,把會記證作為學生畢業的必要條件,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高等數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必修基礎課,在商貿物流系、會計金融系重點開設,同時課程目標也做了相應的調整。在完善課程整體的前提下,通過高等數學課的開設,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思想,重點培養學生的數學修養,注重思想方法的選講,比如:透過極限的思想,讓學生明確量變轉化為質變過程,培養學生以發展的思想看待和處理問題,完成思想的上升,對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具有重大的意義;通過學習導數與微分,了解反例法的劃時代意義,讓學生在工作中遇到問題,注意從典型反例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從而更好的解決問題;導數的應用主要滲透了特殊化與一般化的數學思想,尤其導數的應用在會計學中聯系的更加親密,教師的講解的過程中,著重講解內容的基礎上,更注重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從而在工作中培養學生踏實細致、嚴謹科學的工作態度,以及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二、以能力發展為出發點,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數學來源于生活,是從實際中抽象出來的,初步形成數學概念,進而抽象概括成的方法和理論。數學是對客觀世界定性的把握和定量的描述,逐步形成了廣泛應用的科學,是人們生產、生活、和學習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高等數學的先修課程是高中數學,又稱初等數學,后續課程是各專業相關的課程。高等數學作為高職院校中一門必修的基礎課。帶有知識的預備性和系統的服務性,學習高等數學知識可以幫助學生更加充實專業知識體系,更好地學好掌握專業知識和其他相關的知識。社會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進步,而科技的進步,需要有嚴謹的科學技術的發展,這些嚴謹的科學技術需要嚴格的計算工具和論證方法,高等數學恰好提供了正好提供了它們。
在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中,我們著重高等教學的基礎性,以能力發展為出發點,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一方面,培養基層的專業技術人員。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不再追求純數學知識的完整性,盡量避免繁雜的公式、定理的推導,不重點講解題目的運算技巧及多種解題方法,而從學生專業的角度出發,打亂基本的章節編排,結合所需的專業案例為主線,突出分類和模塊化的思想,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初步建立數學模型,從而更好的解決實際問題。 另一方面,注重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提高專升本的錄取率。組織數學學習興趣小組,著重培養一批感興趣、基礎好的同學,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參加每年的6月份舉行的山東省大學生數學競賽,充分感受讓他們在數學中體會數學的奧妙,體驗成功的快樂,樹立遠大的學習目標,走向更高的學府。
三、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能動性
學習內容是學習的根本,目標變了,相應的教學內容也要隨之改變。需要我們打亂教科書中原有的章節安排,根據實際的目標需要,合理、科學的重新編排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主要采用任務驅動法和項目開發法,擺脫了傳統的書本、課堂,學生自由分組,教師適時引導、幫助,為了共同完成學習目標,小組成員相互討論、學習,增加了學生的集體意識,增強了團結合作的精神。學習不是單個人的事情,是小組的共同目標。師生關系也發生了變化,教師不是滿堂灌的主導者,而是指導者、協調者,教學氛圍積極向上、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了很大的收獲。將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分類成模塊,結合學生的專業領域的特點,每個模塊在專業中都有相應開發的項目,再將項目劃分成若干個相對獨立的任務,在平時教學中完成各個任務,最后整成一個完整項目。學生通過整體項目學習后,不僅激發了學習積極性,也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合作、創新意識,而且還實現了理論實踐的有機結合,營造濃厚的崗位氛圍,效果顯著。
基本的教學原則是先練后講,先學后教,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參與,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積極性等,有利于加強對學生自學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 駢俊生.《高等數學》. 上下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