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晴
[摘要]本文以自媒體的發展為背景,以微信平臺與高校英語結合為主要內容,以我校學生為研究對象,以線上與線下、教學與評價、理論與實踐為切入點,對微信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實踐進行分析。
[關鍵詞]微信;英語教學;實踐研究康心理的技能型人才。
微信是自媒體發展形勢下的一種產物。微信公眾平臺是依托微信媒體,給個人、企業和組織提供業務服務與用戶管理能力的全新服務平臺。隨著微信用戶群的普及,微信被應用到越來越多的領域,其中包括微信平臺與教育的結合。本文就微信及微信在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現狀及其未來趨勢等進行分析。
一、微信及微信在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綜合閱讀和分析當前文獻資料可以看出,國內外學者對于微信及微信在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多集中于以下兩方面:
第一,微信的內涵及發展。孫瑜琳在《微信的公益發展潛力研究》一文中就微信的自媒體特點進行介紹,并就微信對于公益事業的發展進行了闡述;柳林嵐在《微信,一個強大的傳播新平臺》中就從手機通訊錄的讀取、與騰訊微博私信的互通、多人會話功能的支持等方面介紹了微信與大眾生活的密切結合程度;單曉彤在《微信傳播模式探析》一文中提到:騰訊開發的即時通訊軟件微信憑借著傳播方式的多元化悄無聲息的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并且通過二維碼“掃一掃”功能成功的實現了線上和線下的結合;Mike Sharples在《The Student Learning Organiser. Mobile Learning:A Handbook for Educators and Trainers》一文中就移動媒體在教育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通過學者對微信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微信的發展是時代的需求,方便了大眾的生活。
第二,微信與教學的結合。從當前的資料來看,不少學者已經將微信與不同科目的教學進行了結合。姜紅梅在《微信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一文中,就微信的共享功能與高校英語教學結合進行了研究;袁磊在《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學習研究——以“攝影基本技術”課程為例》一文中以高校攝影基本技術這一課程為例,從微信的互動溝通、信息共享、資料上傳等就攝影基本技術的開展進行了研究;周游在《運用微信建立移動學習平臺的探索與實踐》一文中介紹了微信平臺與學生移動學習的結合。由此可以看出,隨著微信的普及及校園wifi環境的成熟,將微信與教學結合已經逐步成為一種趨勢。
二、微信及微信教學的發展前景
雖然學者對于微信及微信教學有了一定的研究,但是相對零散,并未形成系統,筆者針對微信及微信教學未來研究的趨勢進行簡單分析。
第一,側重微信與多學科的結合。從目前來看,微信多與高校教育結合,與初中尤其是小學的教育結合相對較少。雖然考慮到小學生智能手機的普及率不高,但是以微信的方式加強與家長的聯系還是有一定意義的。因此,今后應擴大微信應用的范圍,強化微信的功能。
第二,對于微信教學的效果研究缺乏數據分析。學者多側重微信教學的應用過程,忽視微信教學的應用效果,這樣不利于在微信教學過程中發現存在的問題,今后應進一步強化數據分析,以數據理論驗證微信效果分析,以完善微信的應用。
第三,微信的功能發揮不是特別徹底。學者多將微信的功能集中于資源共享及互動,實際上,通過微信開展線上與線下活動的結合,構建評價體系及邀請家長參與等都可以很好地加以應用。今后,可以作為重點方向挖掘微信功能。
需要提前做的研究準備有以下五點:一是通過對我地區高校學生的走訪調研了解當前高校英語教學的現狀,從而更好地研究完善實施方案;二是通過對我地區高校學生智能手機的使用情況,切實了解當前學生智能手機使用的偏好研究;三是通過對微信及其微信訂閱號的鉆研,從中分析微信應用于教學的功能;四是通過與學生、其他教師的交流,明確微信平臺在高校英語教學實踐中的實踐與應用方案;五是結合學生的變化及開展滿意度調研,合理評估微信平臺在高校英語教學實踐中的實踐與應用效果。
我們還研究了工作方案:
1.明確微信公眾平臺訂閱號
初步擬定構建“【具體班級】英語學習”的公眾號,所有學生通過二維碼掃描訂閱公眾號。在微信平臺的群聊窗口或訂閱號的素材管理界面,引導學生根據需求和理解編輯自己需要的文字、圖片、語音和視頻四個類別的素材。
2.利用微信公眾平臺促進高校英語教學的實踐研究
(1)通過微信公眾平臺,發布與英語有關的閱讀、口語視頻及語法知識等。除了發布專業知識,教師也可以結合高校學生特點,推送與高校學生健康心理及就業技巧等相關的內容,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2)上傳分享課堂教學安排,發布相關的教學知識內容。拍攝課堂中的教學片段及學生自拍的課外學習資源,實現課堂中和課堂外的有效銜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己進行英語微視頻拍攝,通過微信平臺分享,與教師及同學交流,強化英語知識的積累。
(3)進行在線互動,強化師生情感交流。教師可以將圖文、視頻等多種適合移動學習的材料,通過微信公眾平臺群發給自己的學生,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逐步養成鍛煉的習慣。另外,學生有心里話也可以通過微信的方式告知教師,可以實時建立一對一溝通環境,強化師生的情感交流,進一步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4)利用假期時間,增進親子感情。結合微信公眾平臺信息,根據學生對知識的點擊情況,和學生的興趣,可以定期在節假日及寒暑假開展不同運動項目的主題活動,切實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在活動參與中,可以通過微信公眾平臺的方式進行動態播放,讓家長對學生的英語學習及參與情況有系統的認知。
(5)鼓勵多元評估,提高學生興趣。教師以學生英語知識、英語學習興趣、主題活動參與情況及英語學習成績等為維度,對研究前后學生的表現進行評估,通過數據分析了解微信在英語教學應用中的效果。另外,可以定期開展主題評選活動,切實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endprint
三、微信及微信教學研究預計需要突破的難題及意義
微信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有很多好處,但不可回避的問題是這種方式也存在著一問的問題,需要我們共同突破,突破這些難題后,我們的微信教學研究還是具有很重大的意義的。
1.預計突破的難題
第一,如何針對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開展微信教學。眾所周知,高校學生英語基礎不同,如果通過微信開展統一教學,那么如何有效地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開展微信分層教學是目前我們需要解決的難題。
第二,微信部分功能的實現需要考慮客觀情況。比如,微信與家長的聯系需要家長的配合,那么如何讓所有家長配合是需要解決的難題。另外,通過微信進行評價,評價維度的確定如何公正才能夠說服學生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第三,微信應用的程度。如何確保學生在使用微信學習英語時不聊天也是需要教師精心思考的問題。
2.研究意義
第一,理論意義。從當前已有的文獻來看,將微信與高校英語知識教學、活動開展、評價結合及家校合作等進行研究,研究內容充實,具有創新性。結合我校學生實際特點研究,能夠豐富相關理論知識。
第二,實踐意義。對于學生而言,微信的應用能夠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增加學生課余英語學習時間,切實將手機與英語學習結合,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對于教師而言,全新的教學模式鼓勵教師不斷學習,在微信與高校英語教學應用的結合中,教師的教學能力與科研能力均有顯著提升;對于教學而言,不斷利用微信的功能開展教學,能挖掘教學新亮點,促進高校英語教學方式的創新。
參考文獻:
[1]孫瑜琳.微信的公益發展潛力研究[J].青年記者,2014,(20).
[2]柳林嵐.微信,一個強大的傳播新平臺[J].聲屏世界, 2013,(10).
[3]徐琦,李貝.微信功能迭代與傳播形態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 2014,(03).
[4]姜紅梅.微信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2).
[5]袁磊,陳曉慧,張艷麗.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學習研究——以“攝影基本技術”課程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12,(07).
[6]周游.運用微信建立移動學習平臺的探索與實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4,(32).
[7]李娜.基于微信技術的高職實用英語移動學習研究與實踐[J].黑龍江科學,2014,(10).
(責任編輯 馮 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