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斐



[摘要]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在治療CHF患者中的臨床應用效果。 方法 選擇我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126例CHF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63例,觀察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曲美他嗪治療。 結果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0.48%,對照組為76.19%,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心功能各項指標及APN、CRP、MMP-9、IL-18、IL-6、TNF-α、IL-10等改善情況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在治療CHF患者的過程中應用阿托伐他汀能夠提高臨床療效,應在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慢性心力衰竭;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
[中圖分類號] R541.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5)26-0093-03
The curative effect of atorvastatin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LIN Fei
Cardiovascular Internal Medicine, Zibo Mining Group Co., LTD. Central Hospital, Zibo 25512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curative effect of atorvastatin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Methods A total of 126 patients with CHF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February 2015 as o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63 cases in each group,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atorvastatin, whil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treated with trimetazidine. Results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0.48%,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76.19%,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The improvement of each index of cardiac function and APN, CRP, MMP-9, IL-18, IL-6, TNF-α, IL-10 et al were all superior to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F patients in the process of application of atorvastatin can obtain a relatively ideal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Chronic heart failure; Atorvastatin; Trimetazidine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種臨床常見心肌損傷疾病,可由心肌炎、心肌病、風心病、高血壓、冠心病及心肌梗死等原因引起,CHF發生后患者的心肌功能與心肌結構將會出現異常改變,并由此損害心室充盈功能或造成心室泵血[1]。CHF具有失代償、持續惡化的特點,為了改善患者的病情,避免心衰癥狀持續惡化及發展,則臨床中不但要積極重構心肌血運機制,同時要防止及延緩心肌不良重構[2]。藥物治療是轉變衰竭心臟生物學特質的常用方法,本文旨在探討阿托伐他汀在治療CHF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作為分析對象,所有入選者均經臨床確診為CHF。排除標準:①合并致命心律失常、心源休克、心功能急性損傷、心臟房室的傳導阻滯在Ⅱ度以上、急性心梗、肺栓塞、心包填塞、縮窄心包炎、心肌梗阻患者。②因使用毒毛旋花子甙K、西地蘭及地高辛等藥物中毒而造成心衰病情加重者,心力衰竭并發感染且感染癥狀未得到控制者。③合并嚴重器質性病變或原發疾病,如造血系統疾病及肝腎疾病者,對相關治療藥物過敏或體質過敏者,哺乳期或妊娠期婦女。將入選的126例按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兩組,即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63例。觀察組中男39例,女24例;年齡37~86歲,平均(68.3±9.7)歲;病程4個月~9年,平均(6.2±2.1)年;NYHA心功能分級情況為Ⅱ級19例,Ⅲ級36例,Ⅳ級8例;合并疾病包括心肌病11例,高血壓22例,冠心病17例,風心病13例。對照組中男37例,女26例;年齡35~87歲,平均(69.1±7.3)歲;病程5個月~9年,平均(6.5±1.9)年;NYHA心功能分級情況為Ⅱ級20例,Ⅲ級34例,Ⅳ級9例;合并疾病包括心肌病13例,高血壓20例,冠心病14例,風心病16例。兩組的合并疾病、NYHA分級情況、病程、年齡及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規擴血管、利尿及強心治療,包括給予利尿劑、倍他樂克及卡托普利等,在必要的情況下實施糾正水電解質及酸堿失衡治療,對于合并感染者,則治療前先采用抗菌藥物控制感染。在進行常規治療后應用不同的藥物治療兩組患者,具體治療方法如下:(1)觀察組:采用阿托伐他汀(商品名為立普妥,Pfizer Ireland Pharmaceuticals公司生產,國藥準字J20120050,10 mg×7片/盒)進行治療,給藥方法為口服,劑量為10 mg/次,2次/d,連續服用3個月。(2)對照組:采用曲美他嗪(商品名為萬爽力,施維雅(天津)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55465, 20 mg×30片/盒)治療,給藥方法為口服,劑量為20 mg/次,3次/d,連續服用3個月。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本研究設定的觀察指標包括以下幾種:①治療前后的心功能變化情況,包括心排出量、LVEF(射血分數)、LVEDD(舒張末期左室內徑)、LVESD(收縮末期左室內徑)、LVPWT(左心室的后壁厚度)、IVST(室間隔厚度)、QTd(QT離散度)。同時還記錄了兩組在治療后的NYHA分級情況。②治療前后APN(脂聯素)、CRP(C反應蛋白)、MMP-9(金屬蛋白酶)、瘦素、IL-6(白細胞介素-6)、IL-10(白細胞介素-10)、IL-18(白細胞介素-18)。此外,還對比了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TNF-α(腫瘤壞死因子)、BNP(腦鈉肽)水平變化情況。
1.4 療效判定標準
①如治療后患者的心功能等級改善2級或2級以上,且臨床體征及癥狀等得到明顯改善,則為顯效。②如治療后患者的心功能等級改善1級,心功能等級未達到Ⅰ級,且臨床體征與癥狀得以好轉,則為有效。③如治療后患者的心功能等級無改善、進步表現,臨床體征、癥狀無明顯緩解及病情加重、死亡,則為無效[6]。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統計軟件SPSS20.0對兩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0.48%,對照組為76.19%,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治療前后兩組心功能變化情況比較
治療前兩組的LVPWT、IVST、LVEDD、LVESD、QTd、心排出量、LVEF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LVEF、LVESD水平高于對照組,LVPWT、IVST、LVEDD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外,在治療后觀察組的心排出量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QTd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心功能變化情況比較(x±s)
2.3 治療前后兩組APN、CRP、MMP-9等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的APN、CRP、MMP-9、瘦素、IL-6、IL-10、IL-18、TNF-α、BNP水平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APN水平高于對照組,CRP、MMP-9、瘦素、IL-6、IL-10、IL-18水平低于對照組。此外,在治療后觀察組的TNF-α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BNP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治療前后兩組的APN、CRP、MMP-9等指標比較(x±s)
3討論
CHF可造成心肌損傷及心功能嚴重惡化,在臨床中治療CHF患者時應當以逆轉心衰代謝過程為基本原則,以減緩左室重塑與改善臨床癥狀[7]。治療CHF的常用方法為服用抗心衰藥物,目前他汀類藥品在多種慢性疾病的治療中得到了應用,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及冠心病等,對于CHF患者,他汀藥物可以起到抑制交感神經過度興奮、抗氧化及抗炎、改善血管內皮功能等作用[8]。他汀藥物治療CHF的作用機制主要包括對心肌細胞中的膽固醇水平進行調節,加快心肌生成新的血管分支,降低血管Ⅱ受體水平,降低心肌交感神經細胞的活性,促進心臟神經恢復正常調節功能,強化心肌細胞的抗氧化能力及減緩心肌細胞的凋亡速度等[9]。
本研究采用了兩種不同的藥物對126例CHF患者進行治療,對照組的治療藥物為曲美他嗪,而觀察組63例加用他汀類藥物阿托伐他汀,結果證實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達比較90.48%,而對照組僅為76.19%,兩組的臨床總有效率差異明顯(P<0.05),提示阿托伐他汀治療CHF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曲美他嗪。
阿托伐他汀屬于一種選擇性還原酶抑制劑,能夠對肝臟中的限速酶表達活性產生抑制作用,通過抑制限速酶可以有效減少肝臟合成的膽固醇量,這對于改善CHF的原發疾病,包括高血壓及冠心病等有重要作用,在原發疾病得到有效治療后,CHF癥狀也會隨之減輕[10-12]。阿托伐他汀還能夠對血液黏附分子表達活性產生抑制作用,對心肌的纖維化與肥厚化過程產生抑制作用。本研究中的觀察組患者在治療后的APN、CRP、MMP-9等與心肌纖維化及心肌重塑相關的指標的改善情況均優于對照組,與目前的研究結論大致相同。另一方面,阿托伐他汀還可以加快心肌血管內皮細胞釋放一氧化氮的速度,并有效穩定血管中的粥樣斑塊,這對于心肌灌注功能、心肌血管內皮功能的改善有重要作用,因此也能夠發揮出改善心功能的作用。本研究中的觀察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后心功能各項指標的改善情況均優于對照組,再次證實了上述觀點。此外,本研究還發現觀察組患者在治療后的IL-18、IL-6、TNF-α及IL-10水平明顯優于對照組,提示阿托伐他汀具有較好抗炎作用及免疫調節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炎癥因子在心肌細胞內皮中的黏附過程,并由此增強心肌的免疫力及減緩心肌細胞的凋亡速度,因此在改善CHF癥狀方面可以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在治療CHF患者的過程中應用阿托伐他汀能夠提高臨床療效,應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孫海霞,李佳. 超聲在評價老年舒張性心力衰竭與收縮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形態及功能中的作用[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15):4313-4314.
[2] 鄧伏雪,王小娟,胡云鳳,等. 急性心肌梗死并發首次心力衰竭患者在院死亡率及臨床預后分析[J]. 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5,36(1):135-140.
[3] 梁健球,白書昌,許頂立.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經不同劑量培哚普利治療后心肌能量消耗水平的變化[J]. 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12,32(12):1816-1832.
[4] 胡榮權,蘇偉青. 老年高血壓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神經內分泌激素水平的表達及與心力衰竭嚴重程度的相關性研究[J]. 中國醫藥導報,2013,10(15):60-62.
[5] 張宇輝,卿恩明,張健,等. 國產左西孟旦與多巴酚丁胺治療急性失代償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液動力學和療效對比觀察[J]. 中華醫學雜志,2012,92(8):555-558.
[6] 楊震,于欣,賈紹斌,等. 心臟再同步化治療對失同步化缺血性心力衰竭心肌內向整流鉀電流的影響[J]. 實用醫學雜志,2013,29(5):721-723.
[7] 許圓圓,支繼新,孫超宇,等. 替羅非班聯合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的療效分析[J]. 中國急救醫學,2013,33(4):330-332.
[8] 宋文奇,高航,司志燕,等.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診介入治療患者住院期間心力衰竭原因的分析[J]. 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16(1):8-11.
[9] 鄭立學,王芬. 以跨理論模型為框架構建原發性心力衰竭患者自護行為干預方案的應用效果評價[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25):26-28.
[10] 馮俊,李樹生,梁黔生,等. 丹參酮ⅡA對心力衰竭大鼠的心肌凋亡及miR-133水平的影響[J].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32(7):930-933.
[11] 李嵐,吳忠東,趙勤英,等. 長期右心室起搏出現心力衰竭的患者升級三腔起搏對心功能的影響探討[J]. 中國循環雜志,2013,28(5):338-341.
[12] 張芳,任開涵,陳玉林. 參附注射液對擴張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心室重構的影響[J]. 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4,30(6):478-480.
(收稿日期:201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