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湖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分中心研究員)
80年前的長征所迸發出的那種綿延不絕的精神力量,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凝練升華,是中國共產黨人追求真理、堅定信仰的政治本色的集中展示,其所積淀的文化意蘊極大豐富了中華優秀文化寶庫,形成了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進程中,以新的視角審視長征的文化內涵,對于我們繼承和弘揚好偉大的長征精神,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新長征,具有重大意義。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近代以后,中華民族遭受的苦難之重、付出的犧牲之大,在世界歷史上都是罕見的。但中國人民從不屈服,不斷奮起抗爭,終于掌握了自己的命運,開始了建設自己國家的偉大進程,充分展示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無論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還是無堅不摧、自強不息的優秀民族品格,都與長征所體現的為了全體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利益不畏艱險、不怕犧牲、艱苦奮斗的歷史使命感和民族責任感一脈相承。這種精神已深深地熔鑄在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為中華民族勇往直前、戰無不勝的強大精神力量。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在長征中得到最高體現。從“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憂國憂民,到“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愛國情懷;從“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報國之志,到“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獻身精神,都充分體現了底蘊深厚的中華民族精神。特別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進行的一系列抗爭,既是中華民族覺醒的歷史進程,也是中華民族精神升華的歷史進程。九一八事變后,面對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機,中國工農紅軍以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為重,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氣,確立并堅決貫徹北上抗日、會師陜北的戰略方針,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聞所未聞”的壯舉,匯聚起氣勢磅礴的力量,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愛國主義篇章。
自強不息民族品格在長征中得以集中展示。索爾茲伯里深深震撼于人類精神在長征中產生的無窮威力,他評價長征“將成為人類堅定無畏的豐碑”,因為“長征已給中國的面貌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它極大地改變了中國的意識,使這個國家出現了許多世紀來所缺乏的精神與團結”。面對艱苦環境,具有鋼鐵般意志的紅軍將士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戰勝了左傾教條主義錯誤,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思想路線。“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在困境中決不退縮、在逆境中不屈服,堅持不畏艱難、不怕犧牲、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是紅軍取得長征勝利的精神動力,也是中華民族屹立于世而不衰、歷經滄桑而不敗的文化密碼。
堅定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是紅軍戰勝長征途中一切困難和敵人的力量源泉。滿懷“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情壯志,紅軍將士憑借對共產主義理想的熱切追求和革命必勝的堅定信念,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面對形形色色的敵人決一死戰、克敵制勝,勝利實現了戰略轉移。毛澤東則對此作出精準闡述:“中國共產黨過去、現在、將來都忠于馬列主義,并將繼續進行斗爭反對一切機會主義傾向。它之所以不可戰勝,所以一定取得最后勝利,其原因之一就在于這種決心。”長征勝利靠的正是這種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和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幸福的偉大理想。
堅持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問題,是長征留給我們最可貴的精神遺產。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精髓,實事求是貫穿于全部馬克思主義哲學之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觀點和根本方法。作為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實事求是就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中國實踐探索中的創造性運用。長征途中召開的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克服了王明“左”傾教條主義束縛,使紅軍從根本上擺脫了長征初期的被動局面,取得了戰略轉移的決定性勝利。此后,毛澤東相繼寫下《實踐論》、《矛盾論》等光輝篇章,對黨的思想路線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概括和總結,為在全黨確立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奠定基礎。
長征所體現的文化力量超越時空,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的人文支撐。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站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新起點上,必須從長征中汲取精神力量,積聚前行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年的長征,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奪取政權的長征,我們現在是改革開放新時期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新長征,這是接續進行的。我們這一代人要走好我們這一代的長征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世界經濟環境仍然比較復雜,機遇和挑戰相互交織,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仍然存在,調結構、轉方式、促創新任務仍然艱巨,我們所面臨的各種困難和風險遠甚于當年的紅軍長征,這就需要倍加珍惜并充分運用長征這個精神寶庫,把繼承和發揚長征精神與弘揚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和荊楚人文精神緊密結合起來,始終堅持理想信念不動搖、革命意志不渙散、奮斗精神不懈怠,貫徹好五大發展理念,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中的各種矛盾,敢于攻堅克難,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用實際行動續寫前輩震古爍今的動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