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鋒
(東莞市長安鎮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廣東 東莞 523847)
全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節目多屏化的傳播方法
林 鋒
(東莞市長安鎮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廣東 東莞 523847)
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媒體必然是經常進行自我改變的,只要有變化就要有改變,只有把握自己的發展方向才能更好地進步。按照現有媒體的發展變化,傳統媒體需要不斷揚長避短,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盡管進行改變比較艱難,但我們還是應該迎難而上,以達到更加完美的效果。基于此,現對全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節目多屏化的傳播方法進行探討。
新媒體;電視新聞;手機;交互傳播
隨著全媒體傳播時代的到來,我們的信息技術使用習慣開始呈現多屏化特征:電腦屏幕、電視屏幕、手機屏幕甚至是手表屏幕。媒介融合是目前的發展前提,基于數字化浪潮的多屏化新媒體傳播技術與平臺必將為傳統的電視媒體信息傳播方式的革新帶來契機。只有把握好自己的改變方向,才能不斷前進。
(一)傳播內容碎片化
移動互聯網支持下的多媒體傳播形態,受眾媒介使用和接觸越來越多樣化,媒介的受眾關注度降低,呈碎片化形態。首先,是表達的碎片化。手機客戶端、微信、微博等,受字數或界面的限制,信息發布者往往只能用不完整的信息來陳述事實。其次,是時間不統一。傳統的黃金時段與整點時段已成為過去,現在的手機新聞變成實時觀看,時間不再是影響新聞播出時段的重要因素。現在新聞不再是整點才能播放,人們隨時隨地都可以瀏覽新聞信息。因此,要想有效傳遞新聞信息,就要充分考慮大眾的觀看時間和信息接收需求,不能忽視大眾需求獨自進行傳播,這樣無效的傳播是在浪費時間。
(二)傳播策略
在傳播策略要求一致的背景下,需要改變它的進程,傳播過程與傳播渠道從過去的模式、普通的傳播環境發展到現在的網絡、戶外、樓房、公交,以至手機等多種媒體,傳播形式多樣化。多屏時代,各種媒體都通過自己的方式來引起受眾的注意。因此,各種媒體的傳播渠道與傳播方式也是不同的,精確分類才能準確傳播信息。另一方面,多屏也帶來受眾的多視點消費趨向,需要具體考量傳播空間與路徑的特征。
(三)傳播形態互動性
無論哪種媒體傳遞信息都需要與別的媒體進行互動、關聯。使用手機發送信息能最大限度地節省用戶的時間,它比其他媒體更加迅速有效。因此,手機媒體的廣泛普及與使用極大地提高了信息的傳播速度。新媒體為大眾展示個性提供了有效平臺,逐漸削弱了普通媒體的地位。所以,新媒體憑借自身的優勢逐漸代替普通媒體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其實,不管處于哪個階段,所有的媒體都在不斷變化。我們傳播信息從以往的紙質傳播到聲音傳播,再到電視圖像傳播,每個階段都經歷了不斷變革的過程。只有堅持改變自己、完善自己,才能不斷取得進步。不論是哪種媒體,求新、求變才能長久地生存下去。雖然改變自我有一定的難度,但我們還是應該不斷完善自己,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以期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電視節目想要更好地發展就必須融合新媒體,只有互相促進才能實現協同發展。
(一)創建新平臺
電視節目要得到更好的發展就必須拓展傳播頻道,單一的傳播渠道不利于電視節目的發展。另外,電視節目必須以技術為基礎,實現長遠發展。現在絕大多數電視媒體在新媒介融合方面裹足不前,這很大程度上是缺乏專業技術造成的。畢竟傳統媒體在發展過程中沒有考慮到技術問題,只是單一地延續過去的模式。因此,在新媒體引入多屏化技術的今天媒體才有了新的變革。只有靈活運用新技術才可以改變傳統媒體的劣勢,加入新技術的媒體在終端顯示時就不會因為界面不符合實際而被大眾所排斥,它會呈現出舒適、美觀的頁面排列方式,為大眾帶來更加舒適的體驗。
(二)更好地發送信息
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成為公眾接收信息的終端,而碎片化傳播是手機媒體的顯著特征,受眾能隨時隨地接收與傳播信息。多渠道不是將電視節目全部搬到網絡平臺上,這樣做并不能提高電視節目的收視率,反而會大大提高網絡的使用率,讓網絡擁有電視的功能不利于電視的發展。受眾看電視就是為了那份等待喜歡的電視節目的欣喜之情,把所有的電視節目都呈現在網絡上,受眾想要觀看隨時都可以點擊,就會沖淡受眾的這種期待感和喜悅感。
如何最大化地利用電視節目資源、積極探索新的盈利模式,是電視媒體在相當長的革新中所面對的重大課題。在新媒體中根本不存在所謂的“黃金時段”,所以我們應該開發出適合在手機終端播出的,內容和形式呈碎片化特征的電視節目。不管在哪個平臺上傳遞信息,都要配合大眾的口味和時間,隨時隨地滿足用戶的需求,從而提高手機媒體的使用率。
(三)降低成本
隨著手機的不斷變革和發展,手機媒體的傳播形式也愈加豐富,手機用戶越來越多,這對電視、電腦帶來了極大的沖擊。手機是怎樣成為當下最流行的信息傳播載體的?這個問題需要大家進行深入探討。因為手機得以廣泛普及,大家每日的必修課就是打開手機上微信、刷朋友圈、瀏覽微博,相互進行點贊及互相關注。同時,對當前手機病毒肆虐的問題我們也要引起足夠的重視。電視媒體在微博等社交媒體的特性以及資源開發方面嘗試不足。在很大程度上,發揮媒體社交平臺功能需要一定的鼓勵和有計劃地促成。對于這方面的革新,電視媒體應該學習和模仿廣播節目的做法,其收到了非常明顯的效果。更多地使用社交媒體,才能迅速傳遞信息和資源,從而降低我們的使用成本。
(四)新媒體社群的分化
在改變內容之前,要先分析市場,就是要滿足大眾的各種需求。新媒體社群的發展模式是,新媒體用戶只有本身具備鮮明的個人品位和主觀色彩,其個人賬號才能成功吸引彼此欣賞的人。
電視媒介融合的策略之一就是不放棄小眾,諸如體育賽事和社會事件的互動與反饋;充分利用和發揮其所依托的新媒體渠道優勢和特點,滿足電視觀眾的觀看和參與需求,提供超常的用戶體驗與內容。
[1] 崔光紅.媒體融合下,再說內容為王[J].青年記者,2014(24):19-24.
[2] 何平華.多屏時代視頻廣告的敘事轉向[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4):129-132.
G222
A
1674-8883(2016)24-0148-01
林鋒(1970—),男,廣東廉江人,本科,助理編輯,從事電視新聞工作,研究方向:廣播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