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躍平 吳卓儀
大額授信客戶風險管理淺析
□龔躍平吳卓儀
在結構調整、利率市場化倒逼和互聯網金融沖擊的多重影響下,銀行業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率因經濟下行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出現“雙升”。本文分析了大額授信客戶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防范和化解大額授信客戶風險的建議。
(一)風險防控意識不強。一是貸前營銷過多關注同業對大客戶的競爭力度和支持政策,激發了爭奪市場份額的內在沖動,為了吸引大客戶往往不由自主地降低準入門檻。二是在大客戶某種光環的籠罩下,一味迎合客戶的信貸需求,而忽略了信貸資金規模增長與企業實際經營需求之間的匹配程度,盲目增加授信額度和擴大授信范圍,形成風險隱患。三是對大客戶的經營潛在風險認識不足,過分信任企業外在規模、表面繁榮,把大客戶等同于優良客戶,為了增加存款、營銷產品一味迎合企業,忽略了對其潛在的行業發展風險、政策風險、經營管理風險的深入分析,貸后管理形同虛設。
(二)銀企之間信息不對稱。大客戶往往跨區域運作,經營范圍涉及面廣,集團或關聯公司關系復雜、關聯交易頻繁、信息透明度低,銀行難以全面了解和掌握其整體情況。銀行之間對大客戶的激烈爭奪增強了企業的優越感,銀企之間信息溝通不順暢。另外各家金融機構之間缺乏有效的信息溝通和交流,單家機構很難全面掌握大額客戶的整體授信情況及關聯企業相互之間的擔保關系,很難掌握和判斷其經營與財務信息的真實狀況。多種因素導致銀行因信息把握不準而對企業無法及時采取行之有效的管控措施。
(三)占用信貸資金投資過度。相當一部分大客戶在經營中存在非理性的過度投資,信貸資金某種程度上承擔了企業投資失誤的風險。一些大額授信客戶利用自身的融資優勢從銀行獲得大量授信,在已經滿足自身經營的情況下并不及時歸還貸款,而是借此資金不斷擴張企業規模,甚至跨行業投資。固定資產投資占用流動資金貸款、長期投資占用短期融資、承貸主體與實際用貸主體分離的現象屢見不鮮。這類企業一旦出現銷售下滑、投資產出不達預期、銀行抽貸壓貸的情況,企業資金鏈就會斷裂,從而直接威脅到銀行信貸資金的安全。
(四)用信關聯擔保過多。有些大客戶在規模擴張、新建企業時,除了征得的一塊地,往往難以提供符合其融資規模的有效資產抵押擔保。而銀行為了吸引這些客戶的準入,往往降低了擔保條件,由集團公司、關聯公司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事實上,保證擔保并不是一種穩定可靠的第二還款來源,當企業處于事業巔峰時,其擔保能力不成問題。但集團公司、關聯公司一旦自身已經存在大量的銀行用信,其擔保能力直接削弱,如果一根擔保鏈條上某個企業出現問題,所有關聯方將會出現“多米諾骨牌效應”,一損俱損,使整個集團陷入困境。可見,銀行信貸資金并不會從集團公司、關聯公司的連帶保證擔保中獲得保障。
(五)信貸資金監管難度大。大額授信客戶由于規模大的特點,內部自成一套財務管理制度。在銀行信貸資金的使用管理方面,習慣性地根據自身需要在集團內、關聯人之間隨意串用信貸資金。由于企業關聯公司多,可根據銀行要求任意提供交易合同和發票,從而達到調用信貸資金的目的,銀行很難監測到信貸資金的真實流向。
(一)加強貸前盡職調查,嚴格客戶準入門檻。
信貸業務貸前調查作為風險防控的第一道關口,是信貸業務準確決策、安全投放的基礎,事關信貸資產質量的優劣。加強貸前調查,也是信貸業務從業人員切實保護自已、規避信貸業務操作風險的根本保證。對大額信貸客戶的準入,不能受外部輿論的夸大宣傳或表面“光環”所左右,從而放寬政策條件和信貸管理要求。要充分利用內外部各類信息渠道,核實其實際經營信息,合理確定其信貸需求。信貸調查不得簡單以借款人的口述為依據,“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調查要實地調查與外部走訪相結合,從企業的主營業務生產銷售情況、所在行業發展前景、貨款回籠情況、存貨價值變動情況、他行融資和對外擔保情況、是否涉及民間融資以及法定代表人、股東等個人行為方面進行詳細調查,以真正掌握企業的真實發展情況,認真做好資金需求測算和貸款發放可行性分析。同時在調查過程中要切實提高識假防假的能力,防止企業提供虛假的財務報表以粉飾企業的真實情況,防止企業利用關聯公司虛構交易套取信用。對關聯企業較多且結構復雜的,要利用多種渠道對整個集團、關聯方進行綜合調查,在核實集團或關聯公司授用信總量的基礎上合理確定單個企業用信額度。
(二)加強信貸資金監管,防止貸款資金挪用。
要切實加強大客戶的資金監管,充分利用現金管理系統歸集企業資金,對存在集團且必須歸集到總部的資金,要定期與企業核實歸集資金量,敦促承貸主體確保信貸資金用于自身經營,嚴防總部隨意調用資金,或將資金挪至其他關聯方使用。要加強信貸資金專款專用的合同約定,將挪用信貸資金的行為作為違約行為在合同中體現,并約定違約責任,確保在發現風險的情況下能夠第一時間宣布貸款提前到期,提前收回貸款,及早防范風險。
(三)優化貸款擔保方式,強化第二還款來源。
對大額授信客戶要堅持企業核心資產抵押的原則,盡最大可能控制由關聯企業保證擔保。擔保物包括土地使用權及地上建筑物甚至在建工程在內的一切有效資產,且設定權利價值要超出實際用信金額,能夠有效覆蓋借款本金、利息、罰息、復利、違約金、損害賠償金、按《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確定由借款人和擔保人承擔的遲延履行債務利息和遲延履行金以及貸款人實現債權的一切費用等。接受資產抵押時,需進行合理評估,房地產應充分考慮在本地的公允價格,土地使用權要考慮企業購置價格、政府給予的優惠政策、變現可能需要交納的稅費等,切忌因為企業一時的興旺而人為抬高價值。如果企業暫時確實無法提供合法有效的抵押,可接受具備擔保能力的保證人提供保證擔保,對提供連帶責任的保證人必須認真核實其擔保能力,不能簡單要求實際控制人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防止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的實際控制人在發生風險后,名下無有效資產,無法承擔保證責任。故對保證人保證能力的核定要剔除其現有的負債,包括或有負債,并在貸后管理過程中,實時關注其負債的變化,一旦保證人因增加負債導致擔保能力降低,必須要求借款人及時補充擔保。
(四)密切關注行業變化,及時調整信貸結構。
在信貸業務經營中,僅僅關注企業現時的經營狀況是遠遠不夠的,還應該分析企業所在行業的發展趨勢。行業的興衰決定了涉及該行業的企業生存條件和發展前景,在全行業虧損的趨勢下,即使行業巨頭也難有利潤空間,也難以改變其虧損的事實。因此要把行業分析作為信貸客戶風險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密切關注客戶所屬行業政策變化,關注所屬行業以及其上下游產業鏈的現狀和發展情況,了解行業產品市場的供需情況,以及影響客戶經營的各種因素和風險情況。通過客觀判斷行業和企業未來發展趨勢,正確把握信貸風險,對于行業政策發生重大不利變化的企業,及時調整信貸結構,壓縮授用信金額。
(五)加強貸后管理力度,實時把控信用風險。
要定期對大額授信客戶開展貸后檢查,做細做實貸后管理工作。要通過現場檢查,及時了解借款人和擔保人的生產經營、銷售、庫存、利潤等方面有無變化。如發生重大變化,要認真加以分析研判,做好風險信號預警。要通過貸后的各項信息驗證貿易背景真實性,確認貿易項下的貨物是否真實存在。要通過客戶賬戶資金變動和貨物銷售進度進行比對,關注資金流入頻率和銷售進度是否匹配、回籠金額與貨物市場價值是否匹配。要加強企業還貸資金來源的核查,對企業通過民間融資、小貸公司借款或其他融資方式籌措資金歸還貸款的,要予以密切關注,及時了解企業資金鏈情況,防止企業出現資金緊張導致信用風險發生。
(作者單位:農業銀行靖江市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