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立新
(長治廣播電視臺,山西 長治 046000)
淺析綜合性廣播新聞節目的編排創新
董立新
(長治廣播電視臺,山西 長治 046000)
隨著新聞受眾興趣的變化及自媒體新聞等因素的影響,綜合性廣播新聞節目的傳統編排模式已無法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為了遏制受眾流失,提升節目的影響力,需要對傳統節目編排模式進行合理創新。本文從廣播新聞節目的編排流程入手,對綜合性廣播新聞節目的編排創新進行分析。
綜合性廣播新聞節目;編排;創新
相對于電視新聞節目而言,綜合性廣播新聞節目對受眾感官的影響是通過聽覺這一單一途徑實現的。隨著新聞獲取過程的便捷化發展,綜合性廣播新聞節目吸引受眾的優勢逐漸消退。為了應對這一現象,綜合性廣播新聞節目應該從節目編排方面入手,通過創新編排方式的應用,提升綜合性廣播新聞節目對受眾的吸引力。
廣播新聞節目的編排流程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步驟:
(一)稿件的篩選、修改、整合統籌
在這個環節中,編輯需要充分參照節目需求,完成適宜稿件的篩選、修改以及整合。編輯所選新聞內容的質量直接對廣播新聞節目的質量產生影響,進而影響聽眾的收聽體驗。[1]
(二)撰寫節目提要
這個環節的作用是通過簡練的語言讓受眾對本期所播報的新聞節目形成一個大致印象。
(三)配發評論
對于廣播新聞節目而言,編輯所配發的評論從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其對所提供新聞內容的看法和態度。為了保證合理發揮節目的導向性作用,需要對評論內容的合理性加以重視。
這里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對綜合性廣播新聞節目的編排創新進行分析:
(一)綜合性廣播新聞節目的創新編排思路
1.新聞內容引起受眾共鳴的創新編排思路。為了通過編排的創新實現促進節目良性發展的目的,綜合性廣播新聞節目編輯在選擇新聞內容、設置導語的過程中,應該對其內容安排能否引發受眾的共鳴加以重視。
2.峰谷式編排模式應用思路。心理學中提出,隨著受眾關注某一內容時間的延長,其對該內容的注意力會逐漸下降。只有當受眾再次受到某種刺激時,其注意力才會發生提升變化。基于這一原理,目前大多數綜合性廣播新聞節目都將該模式應用在了實際的編排工作中。但由于對受眾刺激點把控不準確,使得峰谷式模式的應用并沒有產生良好的效果。對此,節目編排的創新可以通過對受眾興趣了解程度的提升,實現有效應用峰谷式編排模式的目的。[2]
(二)綜合性廣播新聞節目的編排創新
這類節目編排的創新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新聞內容呈現方式方面。為了更好地達到吸引受眾的目的,綜合性廣播新聞節目應該從內容的多樣化呈現的基礎上,實現編排的創新。為了實現該目的,在實際編排過程中,應該將與內容有關的背景資料、其他相關新聞內容以及反映等結合起來,使得新聞事件或者新聞人物的特點可以從多個角度體現出來。這種層次性編排方式的應用可以提升受眾對新聞信息的理解速度,并讓受眾產生愉悅的收聽體驗。
2.新聞材料價值挖掘方面。隨著受眾獲取新聞內容途徑的增加,綜合性廣播新聞節目受到的沖擊越來越大。為了改善這一現象,可以以提升節目質量為原則,從編排角度入手,通過有效挖掘新聞材料的價值實現創新的目的。以“工信部近期發布消息稱,將加快電話實名制的推行。手機開卡將留存照片,2016年10月末電話用戶實名制的概率將上調為96%,年底則將達到100%”為例。在編排這條新聞材料的過程中,編輯應該注重分析推行電話實名制的原因,如頻發的電信詐騙案件等。在編輯語言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實質性語言的應用。
3.個性化編排方面。在當前的背景下,綜合性廣播電視新聞節目正面臨極大的競爭壓力。為了保障自身的良性發展,可以將編排創新方向放在新聞節目的個性化編排方面。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措施來達到這種創新的目的:第一,編輯意圖的合理發揮。綜合性廣播新聞節目包含大量新聞內容,由于新聞內容本身具有公開性特點,因此其中部分新聞可能會被其他節目播報。由于編輯思路不同,相同的新聞內容所產生的導向作用也會存在一定差異。為了保證實現編排創新的目的,編輯在編排過程中應該注重自身編輯意圖的融入和發揮。在合理挖掘新聞事件深層次內涵和價值的基礎上,利用編輯意圖的發揮實現有效引導輿論的作用。第二,從判斷綜合性廣播新聞節目編排是否成功的角度來講,受眾能否從整個節目中感受到編輯的頭條意識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判斷標準。從這個角度來講,綜合性廣播新聞節目編排的創新可以通過編輯頭條意識的提升和應用來實現。當編輯將某期節目的所有內容瀏覽一遍之后,應該能夠快速將所有信息中的頭條新聞確定出來。該新聞內容選擇的準確性將會從一定程度上影響受眾的收聽體驗。
4.新聞內容關聯特征挖掘方面。對于受眾而言,他們每天可以從手機、電腦等多種途徑中獲取大量的新聞信息。在這種情況下,綜合性廣播新聞節目早已不再是受眾唯一的新聞信息獲取途徑。對此,該節目可以通過挖掘不同新聞內容之間關聯特征的方式實現創新。例如,某一期節目包含兩則這樣的新聞:第一,廣東某市的18歲女孩用來交大學學費的4000多元錢被騙,女孩因想不開投湖自殺;第二,湖北某在校大學生使用網上貸款,因貸款數額在一周內莫名由3000元漲到10萬元服藥自殺。在編排節目時,節目編輯可以按照先后順序編排這兩則新聞。這兩則新聞事件的主人公都是大學生,自殺的原因都是因為錢財被騙。對此,可以在二者之間插入起到承接關聯作用的導語。應用這種編排方式不僅能提升新聞內容之間的銜接流暢性,還能通過對事件原因的分析引發受眾共鳴,以此收獲良好的收聽效果。
就當前新聞行業的情況而言,綜合性廣播新聞節目有必要通過節目編排創新實現吸引受眾、提升輿論影響力的目的。編排工作的創新可以從新聞內容呈現方式、挖掘新聞內容關聯性特征、個性化編排等方面入手,通過應用有針對性的創新措施促進節目的良性發展。
[1] 楊迪.綜合性廣播新聞節目的編排創新——以北京新聞廣播《新聞2013》為例[J].新聞與寫作,2014(01):83-85.
[2] 王利民.廣播新聞節目的編排與創新[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01):96-98.
G222
A
1674-8883(2016)20-01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