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唯佳
(河南農業大學,河南 鄭州 450000)
社會化媒體時代的三種媒介素養及其關系
楊唯佳
(河南農業大學,河南 鄭州 450000)
隨著媒體行業的逐步變革,社會化媒體也隨之對不同種類的媒介提出了與之對應的不同要求。社會化媒體主要面向的對象是大眾,但這里的大眾用戶并不單單定義為一般的網民,具有專業知識的媒體人士、政府機構等也包括在內。社會化媒體既然從字面就表明了社會這層含義,那么它的發展必然是由多方位的相關因素來共同決定的。而在眾多因素中最為關鍵的必然少不了媒介素養。因此,本文將著力探討三種媒介素養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媒介素養;社會化媒體;關系
社會化媒體時代的三大媒介素養分別為公眾媒介素養、傳媒業者的媒介素養以及政府機構與官員的媒介素養,它們之間不是相互獨立而是相互依存的關系。在當下社會媒體的整個媒體圈中,這三者只有相互磨合,找到一個最佳的平衡點,那么傳播系統才能提升到一個更好的層面。
首先,我們從公眾媒介素養說起,如今對于新媒體時代的到來,關于媒體行業我們所提出的變革和創新都是基于大數據時代發展下的。大數據時代,信息量的爆棚以及信息來源的多元化,讓大眾在面對這些信息的時候無法作出最佳的選擇。大眾作為信息消費者,為了避免獲取一些錯誤的、不正確的信息,需要不斷提高自身對信息的判斷能力和分辨能力。傳統媒體時代,我們對于信息的消費對象就著重強調對信息的篩選,現在對于社會媒體時代,與前者相比外界環境更為復雜,加大了信息篩選的難度,我們也就更需要提高自身的把關能力。
對于傳媒業者的媒介素養,我們也會從公眾媒介素養的基礎上進行探討。從上述內容我們不難看出,普通民眾參與信息傳播的機會和手段越來越多,這樣一來也就加大了專業媒體人士的工作難度。傳統專業媒體原本的工作機制也需要隨之作出改變,我們雖然極力要求普通民眾也要對自己發布的消息負責,但實際推行起來卻非常困難,只能依靠每個人樹立責任意識,不斷提高自身的媒介素養去逐步實現。因此,對于具有專業知識的媒體人,理應在社會媒體中扮演起一個監督者、驗證人的角色。例如,在信息的碎片化傳播過程中,由于信息散亂,不但多而且復雜,專業媒體人士需要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去保留這些碎片信息有價值的部分,但同時又要消除多余的部分,最后通過有效的整合把最有價值的新聞發布出來。特別是在如今這個大數據信息時代,專業媒體的洞察力、預測性都需要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面,新聞的質量也是隨著專業媒體人媒介素養的提高而逐步提升的。當然,若想僅僅依靠個人的力量,這些變革也是無法完成的,其自身的局限性和挑戰性都會成為阻礙。但無論如何,專業媒體人都必須適應當下的媒體發展形勢,學會運用大數據的技術處理模式。
由于網絡消息傳播迅速,常常會引發各種各樣的輿論。輿論的熱議話題會在一瞬間成為全民關注的焦點。政府機構與官員的媒介素養也就涉及輿論偏向,會影響整個事件的發展趨勢。當政府機構站在輿論的對立面時,更會博得群眾的眼球,導致事態發展擴大。近年來,政府機構在經歷一系列這樣的輿論事件之后,也越來越重視公關的處理。關于政府機構與官員的媒介素養,并非是要在輿論面前如何展現公關能力,更不是在群眾提出質疑的時候,做一些掩耳盜鈴的事。正因為數字化時代新聞的傳播速度非常快,首先無論是政府官員還是相關政府機構,都需要對媒體有新的理解,認識到媒體不是用來做公關應對的,而是我們的社會公器。
把輿論簡單當成“壞話”或“險情”來進行公關處理,這樣的處理方式帶來的結果往往事與愿違。雖然輿論并不能代表所有的民意,但它會影響民意的走向以及整個事態的發展趨勢。在這樣的情況下,與其去反駁或者扼殺這樣的輿論還不如進行自我反思,讓輿論自己消退。因此,在著手提高政府機構及官員的媒介素養的時候,我們并不需要把媒介素養的教育核心放在如何應對媒體技巧的培訓上,而是應該向大家灌輸政治與媒體的相關性。政府機構需要接受媒體的監督,與此同時,也要保障媒體工作者正常履行自身職能。
例如,政府機構可以開設一個公開的平臺供民眾發表意見。其實很早之前政府機構就推出了這樣的平臺,但由于信息的時效性不高、內部機制不暢,久而久之這樣的平臺就成了擺設。有了較好的維護也還遠遠不夠,如果沒有信息公開的誠意,依舊不能令其變成有效的溝通渠道。而有效地進行信息公開渠道的建設與維護工作,就是政府機構媒介素養的核心要素之一。
這三種媒介素養彼此之間是密不可分、缺一不可的關系。但非要理清它們各自之間的關聯,那么政府機構與官員的媒介素養這一層必將作為地基層,這是最基礎的作用層。政府機構與官員作為“被監督者”和“使用者”的素養,決定了他們受益于媒體的程度。無論是作為“管理者”的政府機構及官員在傳播系統中的管理理念與方式,還是作為“使用者”的政府機構與官員對媒體及公眾輿論的態度,都會直接影響公眾對于政府整體管理水平與社會發展的信心。作為“生產者”的專業媒體人,需要通過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來保證信息的質量。專業媒體人所發布的信息不僅會對公眾和政府造成影響,也會影響整個社會的信息認知環境。專業人士必須適應大數據時代下的媒體發展趨勢,做一個認知度更高的媒體人士。而公眾作為信息最主要的“消費者”,他們既可享受這些信息帶來的便利,也可作為評判者發表自己對新聞信息的看法。
“消費者”是整個市場的核心,但在社會化媒體時代,公眾除了“消費者”這層身份以外,他們作為“生產者”的作用也日漸凸顯。隨著他們話語權的逐漸增加,其所需擔負的責任也將越來越大。綜上所述,不管是哪一種媒介素養,它都是依附在其他媒介素養上的,僅僅依靠一種媒介素養無法達成我們所期待的傳媒效應。媒介素養的不斷提高是媒體行業,甚至是整個社會的必然趨勢,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和協作。
[1] 張玲.媒介素養教育——一個亟待研究與發展的領域[J].現代傳播,2004(1):78-80.
[2] 胡瑩,項國雄.傳者素養:媒介素養教育的根本[J].傳媒觀察,2005(8):89-91.
G206
A
1674-8883(2016)21-0106-01
楊唯佳(1992—),女,河南鄭州人,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