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迪王堯偉趙鴻迪張藝洋
(1大連理工大學 新聞傳播學系,遼寧 大連 116024;2大連理工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4;3大連理工大學,遼寧 大連 116024)
從《華氏911》看紀錄電影的創作內涵
王一迪1王堯偉2趙鴻迪3張藝洋3
(1大連理工大學 新聞傳播學系,遼寧 大連 116024;2大連理工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4;3大連理工大學,遼寧 大連 116024)
《華氏911》是由邁克爾·摩爾自編自導的電影,也是政治題材的紀錄片。該片的采訪對象遍布各個階層,反映了911事件以及伊拉克戰爭的狀況,揭露了政府與國外資本的利益往來。它用犀利而又不失幽默的語調向觀眾呈現了911事件背后的交易內幕,同時直接指出了美國社會結構存在的問題以及資源分配的不公。該片獲得第57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是獲得該獎項的第一部紀錄片。
紀錄電影;社會價值
《華氏911》是一部政治題材的紀錄片,影片中涉及大量關于911事件、伊拉克戰爭以及布什政府的問題,其社會價值不言而喻。電影不僅僅供觀眾休閑娛樂時觀看,它同時要具備啟發民智、披露問題的社會價值和教育意義。紀錄片是以人為中心或以人的價值為中心真實而非虛構的,它的本源在于逝去的歷史和現實的存在。邁克爾·摩爾在美國是最讓政府頭疼的人,他的紀錄電影抨擊了美國的槍支管理、醫保政策甚至直指布什政府。邁克爾·摩爾的敘事方式在幽默風趣中更有內容的真實嚴謹。紀錄電影本身情節起伏不如劇情片,但是導演的敘事手法成功為紀錄片增加了趣味性和觀賞性。同時,影片按照時間順序層層深入,整體節奏較快,激發觀眾的求知心理和探索興趣,觀眾很容易跟隨邁克爾·摩爾的線索繼續觀看下去。
《華氏911》中也揭露了諸多社會問題,層層分析最終落到美國的社會結構上。
首先,他揭示了美國總統的選舉問題,導演暗示布什的當選,并不是民意的表達而是美國高層的操控。在看似公正的美國大選中,選票統計存在問題,普通民眾被剝奪了權利,自發游行示威,這與美國曾經標榜的人民主權的理念嚴重不符。
其次,他從經濟的角度分析布什總統的種種舉措是帶有自利性質的。電影中提到的卡萊爾集團就是布什家族和沙特王室共同經營的,從表面上的政治問題逐步探索得出其背后的利益勾結。影片中也展現了伊拉克戰爭中的美軍和伊拉克普通人的種種真實的狀況,其中尤為關注與戰爭相關的平凡人。他在紀錄片中進行了表現:在戰爭中受到傷害的伊拉克民眾、像萊拉·利普斯科姆這樣因在戰爭中失去兒子而轉變對布什政府發動的伊拉克戰爭的看法的平凡母親、像進入巴格達普通家庭逮捕無辜市民的美軍、像厭惡伊拉克戰爭的美軍大兵、像那些成為美國新兵源的密歇根州的貧困的非裔美國黑人。
與一些紀錄片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結構不同,《華氏911》是一個不斷由表及里、不斷向觀眾揭示布什政府舉措真實原因的過程。通過在紀錄片中展示布什總統在911事件后邀請沙特大使參加宴會,體現了布什家族所經營的企業與沙特王室的利益關系,同時也解釋說明了在911事件中,布什沒有向沙特宣戰的理由——家族利益,從而告訴觀眾其實伊拉克只是他們選擇的替罪羊。
在911事件過后,布什政府刻意制造恐怖的氛圍令民眾害怕,同時又邀請世界各地的人來美國參觀名勝。政府按照自己的心情操縱安全指數,將美國民眾玩弄于股掌之間,而他們則趁機發了一把國難財。因為社會的恐怖情緒四處蔓延,民眾渴望尋求安全庇護,因此各種“安全屋”和逃生工具層出不窮,許多公司正是利用民眾的恐懼來獲得利潤的。
再次,電影反映出美國公民的權利因為政府所標榜的“國土安全”而被踐踏。美國政府居然安排特工潛伏到公益團體中,有普通民眾因為說了關于布什政府和本·拉登的負面言論,普通的民眾也會被FBI調查。公民被監視,他們的權利得不到保障,這與美國宣揚的自由民主嚴重不符。
美國國會通過愛國法案,而大部分的國會議員都沒有閱讀過它。法案宣布政府可以監視公民的郵件、電話,可是整個俄勒岡州卻只有8名警衛。美國政府并沒有加強對民眾的保護,沒有告訴警察要怎么對付恐怖分子,他們只是在讓民眾感到恐懼,通過民眾的恐慌感營造民眾對國家的高度依賴氛圍,從而加強政治穩固性。也因恐懼,激起民眾的反恐怖主義的行為,找到攻打伊拉克的理由。
影片重點分析了伊拉克戰爭,這其中就承載了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的背景,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美國以薩達姆建造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進攻伊拉克,同時其多次表示薩達姆和基地組織有關系,企圖將民眾對911事件的憤怒情緒轉移到伊拉克人身上。伊拉克變成一片火海,當美國媒體不斷地報道伊拉克軍隊被美軍打得節節敗退時,美軍在伊拉克戰爭中也損傷慘重。對于美國來說,想要控制一個主權國家并不容易,美國只能不停地征兵,來壯大自己的實力。參加伊拉克戰爭的美國青年大多來自經濟不發達的地區,他們家境貧困,找不到工作。美國政府征兵的方式居然是發傳單,他們對每一個年輕人游說,告訴他們當兵的種種優勢,灌輸給他們一個個關于未來的美好夢想。而美國政府開始大量地播放征兵的宣傳片,向觀眾展示士兵的英勇形象,告訴他們每年只需要工作幾個星期就可以賺夠上大學的錢。而沒有人告訴這些年輕人,在戰場上的士兵死傷的情況。
布什政府在鼓勵年輕人當兵的同時還在削減部隊的開支,大量的傷兵得不到有效的治療,退伍之后他們成了殘疾人,大學離他們越來越遠。而參議院中,只有一位議員的子女參軍,當邁克爾·摩爾勸服他們把子女送到軍隊時,他們全部快速離開了。影片鞭撻了美國的軍隊政策以及社會結構的不公。底層人民接受的是最差的教育,但卻在最危險的時候站出來,獻出自己的生命使頂層的人獲得自由。而這一社會結構恰是布什政府想要維持的。影片的最后,邁克爾·摩爾代表美國的民眾發聲,我們不會再被愚弄了。
《華氏911》是一部具有深遠意義的作品,它勇敢而犀利地揭示了布什政府給美國民眾甚至世界和平帶來的傷害。影片的邏輯性極強,分析問題鞭辟入里,包括大量的史料證據和人物采訪。用諷刺又幽默的敘事方式講述了一個頗為沉重的主題,反映了美國的社會結構問題。觀眾接收起來更加容易,影片公映后在國際上的反響巨大。
[1] 歐美熱映新片[J].數字生活,2004(09):96-98.
J952
A
1674-8883(2016)20-017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