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海
(寧夏互聯網新聞中心,寧夏 銀川 750004)
淺論如何做好新媒體的“把關人”
于 海
(寧夏互聯網新聞中心,寧夏 銀川 750004)
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廣度和深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和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的“把關人”成了一個新職業。筆者認為新媒體的“把關人”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它由編輯、記者、總編輯擔當,但是與傳統媒體的概念有很大的區別。新媒體“把關人”要做好網絡的審核員、服務員和引導員。
傳統媒體;新媒體;網絡輿情;把關意識
過去,網絡帶給人們更多的是新鮮感,就像品嘗完主流媒體這道“正餐”后,再去新媒體上吃些“甜點”。雖然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人們對網絡的態度發生了很大變化,加之信息管理部門對網絡的整治和管理,網絡慢慢走出了“無法無天”的局面,但是不得不承認,新媒體仍是傳播謠言的主要渠道,即使是主流媒體的官方微博、微信也難免淪陷。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精耕細作、穩扎穩打、步步為營相比,顯得脆弱很多。筆者在寧夏新聞網工作多年,經歷了網絡發展的各個時期,到如今寧夏新聞網微博、微信的操作,對新媒體應該培養“把關人”這一觀點有著深刻的理解,但是和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的“把關人”從記者、編輯到技術人員、管理人員,觀念上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就新聞報道而言,新媒體與傳統媒體有很大的區別。傳統媒體限于版面,只刊發有意義的新聞,將舊聞和新聞性比較弱的事件過濾掉,但是這些新聞仍具有一定的讀者群,在網絡上發表后,也可以獲得不錯甚至更高的閱讀量。所以做新媒體,在選稿時首先要具備互聯網思維,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做新聞。這就要求新媒體從業人員從傳媒的精細化操作更多地轉變為管理審核。
新媒體的興起及其引發的傳媒界的改變,引起了很多學者的關注。筆者發現,一些學者認為新媒體缺乏“把關人”,或目前存在的“把關人”概念并沒有起到多大效果,所以輿論失控的情況時有發生。這里要明確一點,我們討論的新媒體“把關人”,只限于傳統新聞媒體或主流媒體所經營的新媒體,對于那些“毫無操守”一切以點擊率為目的,甚至以傳播謠言色情而抓取眼球的自媒體,確實無“把關人”存在。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彭蘭認為,在新媒體時代網絡中的“把關人”仍然存在,傳統的“把關人”理論并未完全失靈。筆者很贊同彭蘭教授的這個觀點,而且在多年網絡工作的管理與操作中,嚴把關一直是筆者對工作人員的要求,甚至是第一要求。因此多年來,寧夏新聞網及其新媒體從未出過大的失誤,受到自治區宣傳部門的肯定。
何為“把關人”,筆者認為首先要有一個清晰的理解,至少應該包括以下三個含義:一是輿論的主導與引導。發布的信息要符合主流思想,要有輿論導向作用,不能為了獲得高點擊率傳播負能量的東西,要積極向上,傳播正能量。二是管理制度建設必須嚴格。對信息傳播確定規范的流程,建立懲處機制,對發布的虛假信息、違規經營進行嚴格懲處,同時對工作人員進行職業道德、網絡信息管理教育,明確什么樣的新聞不能發。三是利用新技術實現對網絡事件的監測,建立網絡輿情預測與預警常態,達到對網絡群體事件的精準分析與預警。
在具體操作上,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新記者
記者是提供“新聞食材”的第一道“把關人”,試想,一個不知道如何判斷真假的記者,如何能提供可靠的新聞素材呢?和傳統媒體記者不同,新媒體對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需要具有基本的職業素養和踏實求真的工作作風外,還要對攝影、攝像、音視頻具有操作能力。
(二)新編輯
與傳統媒體編輯的精細化操作相比,新媒體編輯更多承擔著審核員的作用,其審核、選稿,阻擋不良信息傳播。尤其是新聞板塊的編輯,每天面對海量文字、圖片、音視頻信息,稍有疏忽就會放過一些虛假信息、違反法律道德的內容。寧夏新聞網、微信微博審核把關的主要依據是:嚴格遵守法律法規;信息源必須真實,有權威依據,對于道聽途說的東西一律不采用;技術上,嚴格注冊、發帖規定,尊重作者的勞動成果。
(三)服務員
和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是讀者的活動“廣場”,在這個“廣場”上,讀者可以閱讀、留言、互動,便捷地獲得信息的同時也獲得了表達、參與的快樂。新媒體編輯要做的就是把人們吸引到“廣場”上來,推出優秀的稿件。這是新媒體的一個重要服務功能,“把關人”不僅要屏蔽不良信息,還要提供吸引讀者的好新聞。
以寧夏新聞網新聞版塊為例,精準定位的讀者群是經常上網的這類人群:年齡跨度在三十歲到五六十歲,關心社會、民生,關注社會發展,通過分析他們需要什么、想了解什么,從而在內容上加以選擇。在細節上,為了讓網民更便捷、更輕松地瀏覽網頁,我們的網頁設計簡潔明了,顏色設置人性化,欄目設置豐富多彩,排除各種閱讀障礙,同時技術上保證足夠的帶寬。
(四)引導員
一個成熟的新媒體不可能滿篇的負面新聞,但也不會只有正能量,適當的負面新聞是客觀現實的反應,有利于讀者表達對某些事件的不滿。但是過多的負面新聞,會給讀者造成一種壓力。網上引導員和交警很像,他們在網民情緒堵塞時予以引導,不良情緒不能堵塞,也不能流向一個方向。
筆者在日常工作中要求工作人員一定做好網民情緒的引導工作。相比傳統媒體,新媒體的信息一旦發布,網民的反饋往往在幾分鐘內完成,而且容易受彼此言論的影響,造成過激情緒的蔓延。所以,“把關人”一定要適時刪除一些極端言論和帖子,推薦比較理性的內容。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在紛繁復雜的信息時代,新媒體不僅切實需要“把關人”,而且對“把關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有這樣我們的新媒體才能完成向新型主流媒體的轉變。
[1] 戴維·溫伯格(美).知識的邊界[M].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95-98.
[2] 桑斯坦.信息烏托邦[M].法律出版社,2008:55-57.
[3] 喬·普立茲.自營銷互聯網方法[M] .張曉青,王冬梅,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213-216.
G206.2
A
1674-8883(2016)20-02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