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強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 太原 030024)
傳統媒體編輯如何辨別與使用網絡新聞資源
胡 強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 太原 030024)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不斷進步,網絡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到了人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隨著網絡應用的不斷發展和普及,網絡資源在新聞編寫中的應用也越來越頻繁和廣泛。對新聞編輯辨別和利用網絡新聞資源的方式進行探究,可以有效地將豐富的網絡資源與新聞編寫的工作相結合,從而使我國的新聞行業獲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以及更加良好的發展前景。
新聞編輯;網絡新聞資源;辨別與利用
對網絡新聞資源的辨別以及應用方式進行研究,可以使傳統的新聞媒體在網絡新媒體被廣泛應用的環境下,積極有效地改革自身的新聞傳播模式,適應時代發展,從而在激烈的媒體競爭中增強自身的競爭實力。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也在逐漸加快,因此對信息的傳播速度的要求也有了明顯的提升。網絡新聞的出現,不僅能夠更好地滿足人們對于新聞信息的實效性的要求,同時能夠有效地促使新聞信息的傳播更具有全面性、豐富性以及趣味性。因此,相較于傳統的新聞內容編輯方式,應用網絡新聞資源顯然更能夠滿足人們對新聞信息傳播的要求。
雖然網絡新聞內容具有全面性、豐富性以及時效性等特點,但由于網絡上存在的信息良莠不齊,網絡資源所包含的不同信息所具有的新聞價值也是千差萬別,新聞編輯只有慎重地篩選和辨別網絡資源上復雜的新聞信息,才能夠將真正具有新聞價值的網絡新聞資源應用于新聞編輯工作中,增加新聞編輯內容的豐富性和趣味性,確保新聞傳播內容具有價值,能夠傳播正能量。因此,探究新聞編輯如何對網絡新聞資源進行辨別與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新聞編輯將網絡新聞資源應用于新聞編輯工作中,首先也應當對網絡資源進行良好的篩選和辨別,才能夠真正實現網絡資源在新聞編輯過程中的恰當的應用。[1,2]由于網絡新聞資源的來源較為廣泛,資源涵蓋的面較廣,并且資源的管理系統也相對寬松,因此新聞編輯在應用網絡資源開展新聞的選材工作時,應當盡可能地過濾掉網絡新聞資源所具有的消極的、極端的內容,從而確保新聞內容更具理性、客觀性和全面性,真正發揮其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的作用。
開展新聞編輯對網絡新聞資源進行辨別與利用的方法的探究,主要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
(一)進行辨別和利用,應用真實有效的網絡新聞資源
由于網絡新聞資源的來源渠道相對雜亂,并且監管力度也相對不足,因此很多網絡信息根本不具有真實有效性,新聞編輯在應用網絡資源開展編輯工作的過程中,應當對其進行辨別,應用真實有效的網絡新聞資源,才能夠真正確保新聞內容具有可信度和權威性。因此,新聞編輯在篩選和應用網絡新聞資源時,對于所要應用的網絡新聞資源,應當盡可能地對其進行多方面的考證,確保網絡新聞資源的真實有效性,決不可“人云亦云”,才能夠在應用網絡新聞資源豐富新聞內容的同時,有效地確保新聞內容的嚴謹性。[3,4]
(二)堅守新聞的基本傳播信念,杜絕低俗文化的傳播
由于網絡新聞信息質量良莠不齊,存在著大量為了博取眼球而傳播低俗文化的現象,這種不健康的網絡新聞內容的傳播,在挑戰人們的思想道德底線的同時,也嚴重地損害了社會風氣,甚至給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帶來了極為不利的影響。因此,新聞編輯者在篩選和應用網絡新聞資源時,應當牢記自身的職業道德,堅守新聞的基本傳播信念,杜絕低俗媚俗的網絡文化的傳播,在編輯過程中,始終堅持弘揚健康文化、促使社會和諧發展的新聞內容的創作初衷。[4,5]
(三)將黨的基本方針和黨的基本思想與新聞編輯的內容相融合
在對網絡新聞資源進行辨別和利用的過程中,應當積極地將黨的基本方針和黨的基本思想與新聞編輯的內容相融合。[6,3]很多網絡新聞信息本身缺乏堅定的輿論導向性,并且新聞內容的內涵和實際意義也欠缺。新聞編輯在對網絡新聞資源進行辨別和利用的過程中,將黨的基本方針和黨的基本思想融合到新聞內容中,可以借助網絡新聞資源使人們對黨的基本思想和黨的基本方針的概念更加明確,從而有效地發揮新聞內容的社會思想導向作用,為和諧社會的發展和建立提供強大的推動力。[7,4]
開展新聞編輯對網絡新聞資源進行辨別與利用的方法的探究,首先應當探究新聞編輯對網絡新聞資源進行辨別與利用的重要性,即增加新聞編輯內容的豐富性和趣味性,實現新聞傳播內容的價值和正能量作用。其次整理新聞編輯對網絡新聞資源進行辨別與利用的思路,進而探究新聞編輯對網絡新聞資源進行辨別與利用的方法,即辨別和利用過程中,應用真實有效的網絡新聞資源和堅守新聞的基本傳播信念,杜絕低俗文化的傳播,將黨的基本方針和黨的基本思想與新聞編輯的內容相融合。開展新聞編輯對網絡新聞資源進行辨別與利用的方法的探究,也可以促使新聞行業積極有效地改革自身的新聞傳播模式,適應時代的發展,從而在激烈的媒體競爭中增強自身的競爭力。
[1] 彭蘭.中國網絡新聞的六大發展[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5):14-20.
[2] 邱耀洲.新聞社會時空的涵義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4.
[3] 曾軍輝.電視媒體與微博融合傳播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3:34-10.
[4] 杜毛第,劉長虹.時事編輯對網絡新聞的利用[J].浙江廣播電視高等??茖W校學報,2012(03):19-20.
[5] 羅弦.網絡新聞生產中大數據運用的倫理問題及編輯對策[J].科技與出版,2015(1):67-70.
[6] 高虹.中外新媒體教育發展報告[R].世界傳媒產業評論(第9輯),2014:10.
[7] 魯煒中.應當重視制作網絡新聞標題[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15(05):12-13.
G213
A
1674-8883(2016)20-02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