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倚健
(天津體育學院 運動與文化藝術學院,天津 200000)
播音主持的風格培養與語言藝術探究
吳倚健
(天津體育學院 運動與文化藝術學院,天津 200000)
播音主持是媒體播音員主持人的必備技能,一位優秀的播音員主持人能對節目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播音員主持人要合理運用語言藝術,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才能更好地幫助節目應對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尤其是在當前新媒體蓬勃發展的新形勢下,播音員主持人的風格培養和語言藝術顯得更為重要。
播音主持;風格培養;語言藝術
播音員主持人是傳統媒體中廣播電視和新媒體視聽節目的重要組成人員,播音主持也是播音員主持人的基本業務技能。可以說,播音主持的業務能力如何,會對節目產生直接的影響。播音主持主要依靠語言,因此語言使用的藝術性就成了播音主持的能力體現,而語言藝術也成為播音員主持人形成自己風格的重要基礎。尤其是在新媒體崛起的今天,有鮮明風格和語言藝術的播音員主持人無疑更加受到市場的青睞。
在播音主持中,體現語言藝術和獨特風格具有重要意義。不同的播音主持方式可以形成不同的語言藝術,不同的語言藝術又可以形成不同的個人風格,語言藝術和個人風格的完美融合,就能對節目本身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首先,語言的藝術性和獨特的風格,可以增強節目的現場感染力。體現播音員主持人語言藝術和個人風格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訪談類節目。從中央電視臺的《實話實說》《藝術人生》到各地方臺的《魯豫有約》《非常訪問》等,無一不是在體現語言的藝術性和主持人的個人風格。訪談類節目中,如何使主持人與嘉賓的對話交流既不出現一問一答的刻板形式,又不出現漫無目的閑聊的情況,這都需要主持人利用語言藝術和個人風格來進行控制。當話題較為沉重時,幽默的語言和活潑的風格可以活躍氣氛;當話題較為開放時,中肯的語言和沉穩的風格可以體現主題;當話題較為敏感時,理性的言辭和冷靜的風格可以化解尷尬的局面。訪談類節目通常表現為主持人和嘉賓的現場交流,因此主持人的語言藝術和個人風格就成了增強節目現場感染力的關鍵。
其次,藝術性的語言和獨特的風格可以提升節目內涵。當下,人們越來越重視人文性,所以真正成功的節目,必定是具有人文內涵的節目。在新聞節目的新聞點評環節加入一定的深度思考的內容,可以提升新聞的深度。尤其是民生新聞節目,一般在某一條新聞結束后,播音員主持人會進行簡要的點評。有經驗的主持人不僅要分析發生新聞事件的原因,而且還要對今后再發生類似事件要如何處理提出建議,通過這種方式能有效提升新聞價值。當前,有許多電視臺都開辦了民生新聞節目,甚至某一地區有好幾檔民生新聞節目。在新聞素材都差不多的前提下,主持人主持功力的高低決定了節目收視率的高低;主持人的語言是否犀利、分析是否到位、風格是否大氣,都會影響節目的內涵和深度。
最后,語言的藝術性和獨特的風格可以加強節目的傳播效果。一部好的節目需要一位好的播音員主持人來帶動,播音員主持人、語言藝術、個人風格三者層層遞進,共同提升節目的傳播效果。中央電視臺《實話實說》欄目在全國打響了知名度,主持人崔永元幽默的語言、得體的表達和不凡的氣質讓《實話實說》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在崔永元離開后,《實話實說》難現往日輝煌。《星光大道》也得益于畢福劍“接地氣”的主持風格,后續的主持人很難有所突破。《楊瀾訪談錄》《魯豫有約》《一虎一席談》等節目更是以主持人的名字命名,在節目推出伊始就有了較高的知名度,而這都得益于主持人獨特的語言藝術和個人魅力。
當前,已經有不少播音員主持人認識到了語言藝術和風格培養的重要性,也從自身開始進行了塑造,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其在培養過程中出現了一些誤區,值得深思。
(一)過度培養語言藝術和個人風格
激烈的市場競爭與優秀播音員主持人的市場需求對播音員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其中也出現了播音員主持人過度培養語言藝術和主持風格的現象。有的播音員主持人為了培養幽默風趣的風格,故意在節目中穿插笑點、制作笑料,并輔以搞笑的動作和表情,引導現場觀眾和廣播、電視機前的受眾發笑,但由于時機把握不準,往往適得其反。有的播音員主持人為了培養自己隨機應變的能力,在節目錄制過程中隨意插話,打斷嘉賓和其他主持人的正常發言,不僅打亂了節目的正常秩序,而且還造成節目內容和轉場不連貫,這樣不僅不能提升節目的傳播效果,還會影響節目質量。
(二)語言藝術和個人風格的低俗化
這里的低俗化,主要體現在網絡節目中。作為新媒體節目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節目近年來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在網絡上吸引了許多受眾。這樣一來,本就稀缺的優秀主持人資源更為稀缺,網絡節目也不得不培養一些新主持人來主持節目。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壓力下,鑒于網絡節目的監管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網絡節目容易出現“打擦邊球”的現象。一些網絡節目用低俗、暴力等內容來吸引受眾,這種節目導向也會不可避免地影響網絡節目主持人的主持風格。有的網絡節目要求主持人用帶有挑逗性的粗俗語言來調動現場氣氛,有的網絡節目要求主持人在節目中用“出位”的語言和肢體動作來吸引注意力。靠這些手段雖然能讓網絡節目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關注,但實際上卻給整個行業和培養播音員主持人的主持風格帶來了消極影響,不利于構建和諧、文明的社會風氣。試想,一個沒有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播音員主持人,又怎么能在節目中傳播正能量呢?
語言藝術是個人風格的直接體現,什么樣的語言藝術就會形成什么樣的個人風格,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因此,在實踐中,二者也應該共同培養,互相促進。具體來看,應該在播音員主持人和節目雙方的共同作用下來完成。
(一)播音員主持人要提升自身綜合素質
首先,要提升播音員主持人的專業能力。專業能力是播音員主持人取得其他成就的基礎,只有基本功扎實了,播音員主持人才能在不同的節目環境中做到游刃有余。其次,播音員主持人自身要有一定的人文素養,要對播音主持風格有正確的認識,要對自身主持的節目內容和領域有深刻的認識,要能預先估計節目中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還要能在播音主持的過程中拓展內容與話題的深度,這樣才能恰當地使用語言,明確自身的風格定位。再次,在明確個人定位的情況下,播音員主持人要在模仿中追求創新。新入行的播音員主持人可以選定一名優秀的主持人作為自己的模仿對象,來吸取對方的長處;學習其在播音主持過程中對節奏的把握,對內容的引導和對現場的控制,尤其要注意學習模仿對象隨機應變的技巧,并將其合理運用到自己的節目中,這是一個事半功倍的好辦法。但同時要注意不能照搬照抄別人的主持方式,否則就會失去自己的特點。最后,播音員主持人要把握風格培養的度。幽默的主持風格并不是瘋瘋癲癲地傻笑,隨機應變也不是越描越黑,引導話題不是隨意插話。恰當地把握度,才能真正形成適合自身的播音主持風格和語言藝術特點。
(二)節目本身要幫助播音主持人培養自身風格與語言藝術
播音員主持人都是在某一類型或者某一個節目中長期實踐而逐步形成自身風格的,節目作為播音員主持人展示自己的平臺顯得至關重要。首先,節目要有清晰的定位和明確的主題,用節目來挑選和培養主持人。如果某位播音員主持人的性格特點是沉穩,那么就不適合主持娛樂類節目,又或者某位主持人的語言風格言簡意賅,那么其也不適合主持談話類節目。一旦節目挑選到了合適的主持人,就要通過各種方式來對其進行培養。如多組織播音員主持人學習、借鑒、模仿優秀的節目主持人,在實踐中讓播音員主持人逐漸培養出自己的主持風格,或開展“傳幫帶”活動,讓有經驗的優秀主持人引導新入行的播音員主持人。特別是網站要在節目主題和節目內容上加強把關,在錄制節目的過程中如果發現不良傾向要及時叫停,規范播音員主持人的言行舉止。其次,要給播音員主持人犯錯的機會。主持人在積累經驗,逐漸形成自身風格的過程中,出錯是難免的。除了原則性錯誤外,要讓播音員主持人從錯誤中吸取教訓、獲得成長。最后,節目本身要做好內容管控,杜絕播音員主持人語言和行為無下限的現象,也要避免其無意識地表現出低俗的行為。
播音員主持人形成自身的獨特風格和語言藝術,是節目發展的要求,也是媒體發展的要求,更是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的要求。加快播音主持的風格培養和語言藝術形成,需要播音員主持人和節目組的共同努力。只有優秀的播音員主持人越來越多,媒體行業才會有更加光明的前景,才能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服務。
[1] 解俊格.當今語境下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特征[J].赤子,2014(11):38.
[2] 朱紹祥.淺析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的語言藝術生成[J].新聞研究導刊,2015(23):28-29.
[3] 李鵬.廣播電臺播音主持風格培養策略分析[J].科技傳播,2015(19):160-161.
G222.2
A
1674-8883(2016)22-0176-01
吳倚健(1994—),男,廣東人,天津體育學院運動與文化藝術學院播音主持藝術專業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