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 波
(大足日報社,重慶 402360)
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的堅守與創新
瞿 波
(大足日報社,重慶 402360)
信息網絡時代的到來,帶來新媒介技術的日益革新,傳統媒體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同時,新媒體時代也帶來了各種發展機遇。在挑戰與機遇面前,傳統媒體想要搶占媒體市場的制高點,就必須堅守新聞內涵的原創性,堅持以深度報道為主,在人們心中樹立和保持高度的權威性和公信力,才能做到與時俱進。傳統媒體要充分利用強大的固有資源優勢,在堅守和創新中尋求突破,在與新媒體的融合中做到取長補短,以增強其作為傳統主流媒體的輿論影響力。本文根據筆者多年在傳統媒體機構的豐富工作經驗,對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應如何堅守與創新展開討論,以供廣大同行參考。
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堅守;創新
數字化是新媒體時代的主要特征,新媒體機構依托新媒介技術的快速發展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媒體市場呈現出百花齊放的良好局面。然而,傳統媒體受到固有思維模式的局限,不能充分把握市場規律的變化,使自身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甚至成為其發展的瓶頸。在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應如何改革創新,實現承上啟下,并順應時代大潮,成為眾多傳統媒體機構關注的熱點。而對于傳統媒體應當如何去堅守與創新這一熱點話題的研究討論,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新媒體時代是相對于傳統媒體時代而言的。計算機科技和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帶給數字電視、無線電和智能手機等技術研發的無限動力。傳統媒體機構沿用舊的宣傳和傳播模式,已經遠遠無法滿足新媒體時代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各種諸如微信公眾號、微博平臺等智能便攜式移動終端產品。新媒體時代給社會大眾帶來了迅速而及時的信息獲取渠道和更豐富的娛樂服務體驗。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既要與時俱進,也要堅守陣地,學會揚長避短。傳統媒體在勇敢面對新媒體的挑戰的同時,也要牢牢把握住發展的機遇,在媒體融合中獲得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一)堅守新聞內涵的原創性
傳統媒體通過長時間的發展,積累了強大的內容生產團隊,在內容原創方面具有網絡媒體等新興媒體所無法比擬的巨大優勢。較之大多數新媒體所采用的復制、轉載模式,傳統媒體在話題選擇上更具有自主性,在采編報道過程中更容易獲得第一手新聞信息,而對新聞內涵的剖析和編輯處理也具有獨特的風格特色。這些都是傳統媒體在媒體市場競爭中的制勝法寶。因此,傳統媒體要堅守新聞內涵的原創性。
(二)堅持以深度報道為主
微博客戶端和微信公眾號等新興媒體介質以動態新聞展示來提高新聞傳播的時效性,其以概括新聞事件為主,對新聞人物或事件的深度挖掘不夠。傳統媒體秉承深度報道的傳統媒體報道觀念,注重對新聞人物或事件的背景研究、原因分析、發展動態、調查反饋等進行全方位的深度報道,能夠讓受眾更為全面具體地了解新聞內容,提高新聞傳播質量。因此,傳統媒體要堅持以深度報道為主。
(三)樹立權威性和公信力
傳統媒體機構較之新媒體機構更能收獲受眾的信任度,這是傳統媒體的重大優勢。新興媒體層出不窮,標題黨之類的嘩眾取寵和扭曲事實的報道現象屢見不鮮,人們更傾向于從傳統媒體中獲得新聞人物或事件的真實面貌,這與傳統媒體一直以來所堅持的“真實、客觀、公正報道事實真相”這一原則是分不開的。因此,做好輿論向導,當好新聞真相的把關人,樹立權威性和公信力,是傳統媒體必須始終堅守的工作原則。
(一)設計創新
媒體作品在傳統的設計理念上普遍存在著結構老化、新意不足的問題,如何迎合受眾需求,是當前的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需要關注的突破口。媒體作品也是一種藝術產品,傳統媒體的創意設計要充分考慮自身實情和媒體市場的發展方向,切不可緣木求魚。不同的媒體機構要結合不同的受眾主體形成獨具特色的創意設計,才能在留住“真愛粉”的同時收獲“新粉”。
(二)內容創新
新媒體時代,信息網絡的普及使新聞信息的傳播速度越來越快。然而,內容同質化的問題日益凸顯,對于同一個新聞事件,多家媒體機構進行重復刊登轉載,不僅造成了新聞資源的巨大浪費,也容易給受眾帶來厭倦感。傳統媒體要利用自身的固定資源優勢,多嘗試進行專題策劃和獨家報道,形成具有一定壟斷性和不可復制性的媒體作品,在媒體市場競爭中占領高地。
(三)服務創新
新媒體時代,受眾對于新聞傳播過程的互動參與需求增強,人們已經無法滿足于傳統媒體機構在傳播過程中的線性、單向灌輸式傳播方式。與受眾群體的充分互動溝通成為當前媒體發展的大環境和大方向。對于受眾群體的各種反饋意見,傳統媒體機構要給予足夠的重視,適當篩選其中的合理化建議,提高自身的服務品質,增強受眾群體對傳統媒體機構的黏著度。
(四)運營策略創新
在科學技術日益革新的新媒體時代,新聞信息的傳播速度越來越快,傳統媒體需要開闊視野,主動探索和研究與新媒介技術融合的運營策略。借助微博客戶端、微信公眾號、網絡論壇等各種新媒介來掌握和預測社會熱點話題,學會從各個渠道搜集有效信息資源,再結合現場采編實現獨家深度報道。在傳播方面,傳統媒體也要借助多種新媒介工具做好品牌推廣,做好對廣告客戶的市場調研和網絡調研,以及對其廣告經濟效益設置專人管理,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運營策略,實現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互惠共贏、良性融合的發展格局。
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要在堅守自身優勢和特定原則的前提下謀求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在巨大的挑戰壓力之下,進行大膽創新,解放思想,努力實現設計、內容、服務和運營策略的創新,才能在媒體市場日趨激烈的競爭中不斷完善自我、與時俱進,形成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互利共贏的發展格局,共同為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發揮重要作用。
[1] 陳昌鳳.媒體融合中的全員轉型與生產流程再造——從澎湃新聞的實踐看傳統媒體的創新[J].鳳眼觀傳媒,2015(09):48-50.
[2] 尹漢寧.發揮優勢,走穩走好融合發展之路——新媒體融合背景下傳統媒體的改變與創新思考[J].新聞前哨,2014(09):5-6.
[3] 謝彥菊,黃曉峰.新媒體下傳統期刊的創新發展[J].技術與創新管理,2015(06):591-593.
G206.2
A
1674-8883(2016)22-02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