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雅麗 吳立軍
(青銅峽市廣播電視臺,寧夏 青銅峽 751600)
全媒體時代下市縣廣播電視如何創新發展的思考
徐雅麗 吳立軍
(青銅峽市廣播電視臺,寧夏 青銅峽 751600)
本文通過研究新媒體和電視媒體的特點,分析了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影響,并討論當前電視媒體的應對策略,力求為廣播電視的發展尋求新的發展方向。
新媒體;廣播電視;發展
21世紀,不斷變化的新媒體已經影響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就目前來說,公眾對于新媒體的定義為:具有媒體的構成要素卻和傳統媒體不同的數字化復合媒體,其本質為不斷變化的媒體在不同時期所呈現的一種方式。一般來說,新媒體包含三大類:寬帶互聯網、數字電視和移動媒體。在這三類之下,又包括IP電視、手機電視、車載電視、網絡廣播、互聯網、手機短信、虛擬社區、博客、門戶網站和搜索引擎等不同形式的媒體。不同于傳統媒體,新媒體的顯著特點是其可以消解電視、廣播、報紙舊媒體的邊界,也可消解國家之間、社群之間、產業之間、信息發送者和接收者之間的邊界。
據不完全統計,各年齡段人群接觸網絡的時間遠遠超于其他媒體,年輕人花在網絡媒體的時間更是驚人。正是由于新媒體具有如此大的發展空間,才讓信息傳播更加迅速。與此同時,傳統媒體受到巨大沖擊而日趨沒落。在如今的全媒體時代下,作為傳統媒體的“領軍人物”——市縣廣播電視,又該如何走出一條康莊大道呢?
(一)對電視媒體傳播功能的影響
受到新媒體的沖擊,如今觀看廣播電視的群眾數量越來越少。據相關數據顯示,2008年之前,平均每天每人看電視140分鐘,但從2009年開始,便降至92分鐘。面對新媒體趨勢愈演愈烈,廣播電視媒體作為傳統媒體的“領頭羊”,遭受到的沖擊也是最大的。伴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原來傳統媒體獨占的資源開始變為共享資源,單向傳播變成了雙向傳播,封閉系統也轉變為開放系統。不僅如此,社會中的信息資源從產生到消費都發生了質的變化,原本傳統媒體的基本功能就是為受眾提供大量信息資源和娛樂功能,但是與互聯網技術相比,電視媒體的傳播速度遜色許多。
(二)對電視媒體傳播方式的影響
如今,電視媒體的發展勢頭比新媒體遜色許多,使大量廣電單位倍感壓力。新媒體之所以能夠吸引受眾,就是因為其具有高度的交互性,用戶在使用新媒體時的自主選擇權更大,完全可以依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節目。而傳統媒體與之相比,不乏強制性和信息分散等問題。新媒體實現了媒體的整合效果,就這一點來說,電視媒體的信息集成度遠遠小于新媒體。
(三)對電視受眾市場的影響
我國傳統媒體的生存環境在新媒體發展趨勢下被逐漸改變,電視媒體在遭受到巨大沖擊與影響后如何保持原有地位,將何去何從,都是大眾非常關心的問題。目前,新媒體逐漸吞噬著電視媒體的市場份額:許多電視觀眾消失,其他傳統媒體的份額也在逐漸減少,電視收視率和廣播收聽率不斷下降,而微博、移動電視等更具競爭力的新媒體不斷出現。根據相關統計,中國觀眾每人每天看電視的時間從2005年的140分鐘左右,至2010年就降為90分鐘左右。同時,新媒體受眾數持續增高,截至2016年6月,中國網民數突破6.8億,手機上網用戶超過9億。新媒體的發展使傳統媒體的市場逐漸削減,許多企業都相繼減少了對傳統媒體的廣告投入預算,使得傳統媒體觀眾急劇流失,市場廣告份額劇烈下降,電視媒體再不做出改變,將難以維持生存。
(一)提高廣播電視媒體自身的能力,大力整合內部資源
在新時期,市縣廣播電視為了更好地發展,必須發揮其自身優勢才能實現新的發展。對此,首先我們需要明白的是,與形態各異、形式新穎的新媒體相比,傳統市縣廣播電視的最大優勢,主要表現在其系統性、職業化、信息傳遞能力等方面,還有在多年堅持“受眾本位”思想下形成的權威性和公信力。而新媒體由于處在網絡的包容性與寬松環境下,對信息來源篩選性不強,很容易發布一些虛假或夸大的信息,而長期擁有采寫權的廣播媒體,其形成的公信力在受眾心中留下了為人民服務、真實權威的形象。所以,市縣廣播電視要發揮自身的優點、提高從業者的業務素質、增強自身綜合實力,在增加自身多樣性、融合新媒體優勢的情況下重視信息來源、認真辨別信息真假,通過圍繞信息可信度與權威性入手,以多樣的傳播方式吸引更多的觀眾。
(二)廣播電視媒體應該在其內部努力形成“全媒體”記者
市縣廣播電視媒體一直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任何時候人都是主體,而在目前全媒體發展的環境下,我們依舊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培養一批具有融合兩種媒體形式能力的“全媒體”記者。記
(三)將區域壁壘打破,實現不同區域之間的聯合
傳統的市縣廣播電視媒體,主要面向本地區的觀眾和聽眾群體,但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人們獲取信息不再局限于本地區,這就要求信息的傳播媒體也不能局限于本地區,這就需要不同媒體機構進行跨區域合作。打破不同地區之間的區域屏障,不僅可以壯大自身,也可以實現跨地區協同發展,實現資源共享,讓各大電視媒體在協同發展的同時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四)采取不同的合作方式,將新媒體和廣播電視媒體融為一體
廣播電視媒體和新媒體都想在媒體競爭中奪得一席之地,而這樣的競爭關系也會維持較長的一段時期,因為兩者可以在激烈的競爭中不斷汲取對方的優點進行融合。對此,傳統媒體不能閉門造車、故步自封,而是主動尋求與新媒體合作的機會。具體來看,可以學習新媒體的先進技術與新媒體理念,促進相互之間的融合,形成一個新的、多元的傳播格局。
在如今的媒體融合大環境下,傳統廣播電視媒體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困境,而唯一的出路就是,不斷改革與創新自身的傳播模式,汲取新媒體的傳播優勢,進而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找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從整體來看,電視媒體依然在媒體行業中占據一定主導地位,所以市縣廣播電視的發展前景依然可觀。
[1] 彭吉象.數字技術時代的中國電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99-101.
[2] 石磊.新媒體概論[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77-79.
G220
A
1674-8883(2016)19-026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