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 巖
(東營廣播電視報社,山東 東營 257231)
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報的發展分析
莊 巖
(東營廣播電視報社,山東 東營 257231)
近年來,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完善和發展,互聯網發展的黃金時代已經來臨。互聯網的飛速發展迅速帶動了各種新興媒體的興起,傳統的媒體格局在新媒體的影響下正在不斷作出調整和改變。新媒體的快速發展,給傳統的廣播電視報的發展造成了強烈的沖擊,其生存狀況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和挑戰。本文主要通過分析目前廣播電視報的生存現狀以及新媒體的發展模式,來研究和探討廣播電視報如何在新媒體環境下生存下來并且發展壯大。
新媒體;廣播電視報;現狀;發展策略
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也在不斷進步,身處21世紀的我們已經正式進入了互聯網時代。新興媒體在互聯網平臺上正在逐步發展壯大,新媒體環境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一種趨勢。在此情況下,以廣播電視報為代表的傳統媒體受到了嚴重的沖擊,生存狀況堪憂。然而筆者認為在新媒體的沖擊下,廣播電視報仍然有發展的機會和空間。筆者就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報的發展發表了以下一些個人看法:
(一)廣播電視報在新媒體環境下的優勢分析
相對于新媒體來說,廣播電視報具有更加突出的專業性。因為廣播電視報的從業人員都是來自各大專業院校,并且是經過層層選拔而留下的優秀人才。他們的專業性是廣播電視報高質量的保證,與網絡媒體上的復制鏈接內容不同,廣播電視報上刊登的內容絕大部分都是原創作品,能夠極大程度地滿足受眾的新鮮閱讀需求。
(二)廣播電視報在新媒體環境下的劣勢分析
首先,與受眾的互動性不足。廣播電視報等傳統媒體一般都是采用一點對多點以及點對面的形式進行信息傳播的。這種不對等的傳播方式不能夠及時有效地反饋讀者的意見,相較于新媒體來說,與受眾的互動性還是相當不足的。這種與受眾互動性差的劣勢是由于廣播電視報采用了傳統媒體的傳播機制造成的。而新媒體能夠及時有效地為用戶提供交流的渠道,所以更加受到群眾的歡迎。[1]
其次,信息的新鮮感不足。信息的時效性不足也是目前廣播電視報一個較為明顯的劣勢。雖然,其時效性相對于報紙新聞來講還是有一定的優勢,但是在新媒體面前卻毫無優勢可言,其信息的滯后性顯露無遺。
最后,受眾的選擇性較為單一。一般來講,廣播電視報刊登的電視信息都是根據電視臺事先制定好的節目時間和順序而編輯的,因此讀者們也只能按照電視臺安排的順序來收看節目。而那些觀眾較為喜歡但是沒時間觀看的節目卻無法進行保存。但新媒體的出現卻解決了這一問題,它依托于網絡技術的進步實現了節目保存這一功能,這樣就彌補了觀眾對于沒有及時觀看電視節目的一些缺憾,觀眾擁有了更多選擇的權利。
(一)鞏固權威,積極發揮自身優勢
國家廣電總局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發現,相對于網絡上的新興媒體,大眾更加認可傳統報紙的權威性和公信力。這項調查表明,傳統紙媒還是得到受眾的認可和信賴的。因此,在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報應該充分保證這一競爭優勢。周報的閱讀周期雖然比日報長,在新聞信息的實效上有先天性的缺陷,但是我們可以根據其傳播特點來取長補短,發表比日報更加周全、周到且有深度的報紙內容,從而滿足讀者想閱讀優質好文的需求。廣播電視報是周報,所以更應該借助這一點來發揮自己的特長。例如,廣播電視報可以充分利用事后發表文章的優勢,在稿子完成之前可以將其他報紙關于這一事件的評論和看法都收集起來,然后對這些觀點進行比較、鑒別或重組,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入分析,從而創作出更加有閱讀價值的立體報道。
(二)彌補自身不足,增強互動性
廣播電視報應該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一些反饋機制。利用新媒體互動性強的優點,增添一些如微信、微博等相應的受眾反饋平臺,讓受眾在接受這些新聞信息的同時,也能將自己的想法及時有效地反饋給報紙。[2]另外廣播電視報的管理者也要及時回復讀者反饋的信息,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互動機制。有了讀者意見的參與,廣播電視報才能越辦越好。
(三)準確定位,擁有自己的特色
網絡時代的到來讓人們獲得了足夠的資訊來源,無論是從新鮮感還是便捷方式上來說,傳統的廣播電視報都沒有優勢可言。這個時候,紙媒就要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調整,其閱讀價值就需要從資訊的提供者轉變為生活觀念以及生活方式的傳遞者,由原來的面向所有受眾傳播轉化為面向特定人群的專業且深度的服務。廣播電視報是一張每周發行的報紙,周報的周期性雖然較長,但是我們可以采取揚長避短的辦法,主要策劃和挖掘有深度的話題。把受眾感興趣的內容做好做精,努力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高”。例如,針對最近熱播的電視連續劇《解密》,除了介紹演員的專訪以及其中拍攝的花絮等內容之外,廣播電視報的從業者還可以從該劇拍攝的歷史背景、軍閥內幕以及主人公的原型等方面進行有效的深挖,力爭為閱讀者提供一些感興趣的歷史知識。
(四)轉變觀念,利用數字化技術進行轉型
在互聯網時代,廣播電視報如果還只是沿用傳統報紙的方式,而不是盡快利用互聯網進行品牌戰略轉型,那么它就只能面臨被淘汰出局的命運。廣播電視報的管理者可以著眼于運用網站新聞、電子報紙、手機報等新型媒體,來規劃自己未來的發展點和盈利點。尤其是目前較為流行的手機報、APP等新聞媒體,這種新型媒體具有投資少、成本低、傳播快等特點,并且可以更好地幫助廣播電視報快速實現服務受眾的功能。在新媒體對傳統媒體帶來巨大沖擊的大背景下,傳統媒體正在逐步進行整合。如果廣播電視報能夠早一步介入數字化媒體,就能夠早日實現轉虧為盈的目標,哪怕是開始盈利較少,也是值得嘗試的一種方法。
在網絡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廣播電視報只有拋棄傳統的思維觀念,從現實出發,努力創造出一種適應新媒體時代的新型辦報模式,才能帶來新的突破和發展。
[1] 馮珺.廣播電視報如何提高新聞宣傳正能量[J] .當代電視,2014(01):6-9.
[2] 張志紅.淺析廣播電視報的創新發展[J].中國地市報人,2013(07):18-20.
G216.2
A
1674-8883(2016)19-034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