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平
(阿克蘇人民廣播電臺,新疆 阿克蘇 843000)
?
如何表現廣播新聞播音的新鮮感
王平
(阿克蘇人民廣播電臺,新疆阿克蘇843000)
摘要:播音員在通過廣播這個媒介將新聞傳遞給聽眾的過程中,融合了播音員本身的主觀看法在里面,這將直接對社會輿論起到引導作用。所以,作為新聞的傳播者,播音員在一個節目中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怎樣才能既精準、及時地達到新聞播報的要求,同時又表現出廣播新聞播音的新鮮感,吸引更多的受眾群體,是廣大播音工作者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關鍵詞:廣播新聞;播音;新鮮感
社會的快速發展讓人們進入了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接收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多。而廣播新聞作為信息傳遞的途徑之一,其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尊重事實,這是對廣大受眾負責任的一種表現,也是廣播媒體成為權威新聞傳播機構的保證。在此基礎上,如何讓廣播新聞播音更加生動、更具新鮮感,值得我們去研究和思考。
播音員進行新聞播報之前,首先接觸到的是新聞稿件。播音員要播報的內容即是新聞稿件的內容,若播音員照本宣科、一字不落的念稿件式播音勢必會使信息傳遞的質量大大降低,長時間下來,會使新聞受眾感到乏味與空洞,[1]味同嚼蠟,進而導致受眾流失。因此,播音員在播報新聞時要不斷地在語言上下功夫,不斷改進語言的表達方式,同時代入情感,讓觀眾能有更貼近的感覺,不斷增強新鮮感,激發聽眾的興趣。
(一)保持良好的狀態
不同的播音員會有不同的播音風格,但是作為一名稱職的播音員,在備稿過程中認真仔細、始終保持精神飽滿與積極的工作狀態是每一位播音員都需要做到的。[2]認真備稿,對稿件的內容進行深刻的理解與有效的把握是播音工作者進入良好播音狀態的前提與基礎。飽滿的熱情、優雅的播音儀態和優秀的用聲技巧以及積極的播音狀態,更能加強廣播新聞播音的真實感與新鮮感。
(二)仔細研究稿件內容,增強感染力
廣播新聞的新鮮感包括事實報道的時效性,同時也涵蓋了明確的輿論導向性。播音員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深入研究稿件的內容,發現稿件除了文字本身外所隱含的其他思想性質。深層次尋找新鮮點,對記者的寫作意圖和宣傳目的深入了解,將記者報道的事實轉換為自己的語言,有針對性地傳達新聞信息,在傳達過程中以適度的情態語言進行播報,同時注意播報節奏的設計,善于將較為抽象的概念表達得更為具象,讓受眾易于理解和接受,以達到引起聽眾注意和激發聽眾共鳴的目的。
著名播音藝術家齊越就認為:“播音,應從稿件的內容出發,假設自己為一名聽眾,讓聽眾聽懂稿件的主要精神與內容,感受到稿件精神的鼓舞與教育。”對播音員來說,表達什么,對誰表達,怎樣表達,是需要我們每一位播音工作者仔細研究,化于心、踐于行的。
(三)優秀、得體的語言組織
播音員置身于公眾化的廣播平臺,面對的是大量的聽眾,因此發音不準、對氣息的控制不穩、對語調和速度的把握不準等瑕疵都會在新聞廣播節目中被放大,播音員一定要不斷錘煉自己的基本功,語言表達的流暢、準確是對播音工作者的最基本要求。播音員也要注意到新聞播音的一些特殊性要求,如與主題相關的詞語要重點突出,讓聽眾聽得明白,運用節奏的變化強調比較重要的層次、段落并保持一定的播報速度,讓聽眾不會感到乏味;另一方面,不同的節目有其各自本身的欄目風格,播音員在播音時要注意與此相契合,讓新鮮感更加充足。
廣播新聞播報人員如果采用過多的正面陳述的句子,會讓人感到拘謹和呆板,新聞報道的每一個事實都有作者自身的思想感情,播音員要深刻理解這種感情并將其呈現于播音的過程中,這樣更能賦以新聞播報鮮活的生命力,播音員還要注意播報的節奏,研究大眾的心理需求,對一些較難理解的部分適當放慢速度,對于次要的部分,可適當加快節奏。
維護河勢穩定、保障防洪和通航安全是長江河道采砂管理的目的,實現長江河道采砂“依法、科學、有序”是長江河道采砂管理的目標。長江河勢穩定和防洪安全事關沿江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長江通航安全事關長江黃金水道作用的發揮和沿江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做好長江河道采砂管理工作,有利于維護國家的整體利益和社會公共安全。只有加強長江河道采砂管理能力建設,才能落實實現長江河道采砂管理的長遠目標。
(四)加入情感式藝術創作
情感是賦予每一部藝術作品靈魂的重要因素。播音工作者在播音過程中要始終注意對情感的有效表達,每一個新聞采編的創作過程都匯集了幕后工作人員全部的智慧和心血,播音員作為觀眾的直接面對者,是對新聞工作最后一個環節的再創作,[3]是連接新聞媒體和受眾群體的橋梁,播音工作者在鏡頭前或者廣播中所表現出來的飽滿的熱情和誠懇真摯的態度是可以被聽眾感受到的。所以,對播音工作者來說,在工作中要有全力以赴的精神,對于感情的投入不能過于夸張,而是要合理、適度,控制好語速和思想感情,讓受眾能從流暢且富有感情的語句中理解到新聞的意義。另一方面,對于有搭檔的播音工作者來說,要不斷培養兩人之間的默契,搭檔之間互相配合的整體性和協調性,也是體現新聞播音完整性的一個關鍵點。
廣播新聞播音成立的初衷就是讓廣大聽眾獲取新聞信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廣播新聞播音的需求也在不斷地提高。新媒體時代的發展不斷刷新、更替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所以對于新時期廣播新聞播音的發展進行不斷的探索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不斷了解聽眾最新的心理需求
隨著社會和新時代的快速發展,廣播新聞的聽眾越來越趨于多樣化和多元化。人們對于新聞報道的主流價值取向和時代感要求更為強烈,廣大播音工作者需不斷研究要采用什么樣的方法才能讓受眾保持持久的注意力。另外,播音員要注意對新聞的分析和思考是理性的、客觀公正的,對生活中的社會現象有較為正確的認識,不斷挖掘新聞背后所蘊含的核心,不斷開拓新的視角和思路,增強新聞播音的新鮮感。
(二)不斷貼合聽眾的審美需求
不論何時,美好的事物總是更容易受到人們的青睞。因此,在廣播新聞播音中,播音工作者要不斷增強自身的親和力,在態度上表現得大方得體、自然真誠,展現出藝術性的風采,逐漸養成聽眾所需的美感形式,讓聽眾找到符合自己的審美感受。
(三)背景烘托氛圍
在廣播新聞播音中,有效地利用背景對新聞主題進行烘托也是新聞播音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對播音內容的策劃上,創作人員要緊跟新聞主體,對新聞的風格和內容有一個深刻的理解與梳理,選擇一些符合新聞主題的背景音樂或者文字、圖片、語言,能讓聽眾在音樂和語言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感受到新聞內容的價值與意義所在。所以,在某些方面來說,處理得當的背景對深化新聞主題、揭示事物內在含義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四)增強稿件的設計創造性
面對眾多的新聞稿件,新聞播音的創作者要有自己獨特的視角與判斷,對新聞事件背后更深層次的意義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從而甄別、選擇出那些兼具社會意義的、有價值的新聞題材,繼而將這些創造性的新聞傳達給廣大受眾。由于信息時代信息流傳的廣泛性,查看各個新聞媒體會發現很多內容大都相似,這時若出現較為獨特的新聞稿件,則會在眾多的新聞媒體中脫穎而出,迅速吸引受眾的注意力。同時,播音工作者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與想法,不僅能為受眾答疑解惑,也要起到輿論引導的作用。再者要多維度、多視角地去觀察社會現象,及時了解新聞動態,對資源進行整合,確立自己獨特的新聞播報風格,開展更寬廣的廣播新聞播音發展空間。
在有聲語言的傳播過程中,廣播新聞播音的再創作是難度較大,同時要求也較高的一種創作。因此為了順應時代的要求,緊跟新時期新聞播音的理念,同時滿足人們審美情趣的提升和對新聞輿論環境與日俱增的受眾需求,我們就必須要對新時期的廣播新聞播音進行不斷的探索、改革和創新。
無論什么樣的播報形式,都不能脫離新聞真實性的本質,要以體現新聞本身的價值為首要原則。同時,要不斷思考通過創新來提升廣播新聞播音新鮮感的方法,如在對稿件內容的理解上要集中注意力,在對新聞精神的傳達上,要突破傳統的思維模式,不再一成不變,而是不斷調動自己的活力,在語言上不斷改善自己,讓受眾感到新聞播報更加的生動和鮮活。不斷探索讓受眾保持長久注意力的方法,盡量貼合大眾的審美心理,不斷豐富自己的播音風格,不斷拓寬自己的播音視野,善于捕捉節目的亮點,為廣播新聞播音的可持續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 朱友東.淺談新時期新聞播音的改革與創新[J].西部廣播電視,2013(18):118.
[2] 葛曉雯.廣播新聞播音的新鮮感如何表現[J].中國傳媒科技,2013(20):96+104.
[3] 鐘銘華.新時期新聞播音的發展探討[J].中國傳媒科技,2012(02):101-102.
中圖分類號:G22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16)10-015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