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 莉
(玉溪日報社 新聞評論部,云南 玉溪 653100)
?
傳統報業介入體育賽事運營的思考
攸莉
(玉溪日報社新聞評論部,云南玉溪653100)
摘要:因為媒體本身具備的特殊性,一旦介入體育賽事的運行和管理,就能起到至關重要的營銷傳播和平臺搭建作用,助推其發展。當新聞媒體以組織者或是介入參與者的身份出現,更能充分發揮傳播功能和經濟功能,更加有利于體育賽事搭載媒體力量,通過媒體介入來建立營銷機制。
關鍵詞:媒介;傳統;體育賽事
近年來,隨著微博、微信、博客等新媒體的出現與日益強盛,使獲取信息的渠道極大豐富,有時甚至能擔任起信息生產者的角色,報紙單一的廣告經營模式顯得后勁不足。在重重壓力之下,報紙尋求新的經營方式成為必然。
雖然壓力當前,但擺在傳統媒體——報紙前的新選擇也很多。文化產業與媒體同屬于大文化范疇,自然具有天然的關聯性。而體育文化產業是文化產業的一部分,自然也就是傳統報業新探索中必然關注的領域。充分認識并發揮自身優勢,將運營規律和本土發展完美結合,報紙就能在體育文化產業方面取得新成就,體育文化產業也將得到更好的發展,取得“雙贏”。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體育運動社會化、產業化進程不斷加快,人們對體育運動的需求不斷變化,全民健身、體育賽事不僅是國家發展需要,更是人民群眾的自主需求。所以,助力類型更多,內容更好的商業性、群眾性體育賽事取得良性發展,對玉溪的體育產業、體育消費盡快實現提質升級將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品牌賽事對促進體育產業發展,促進全民健身,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促進城市形象提升的作用顯而易見。但多年來,因為體育場館設施單一、落后等原因,經濟發展處于全省前列的玉溪,已多年未舉辦過大型綜合性體育賽事。就連業內好評如潮的格蘭芬多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國際高校賽艇挑戰賽等多個國際單項比賽,落地玉溪后也遭遇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如此背景下,如何解決體育場館建設與市民需求之間的矛盾,如何抓住國家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政策導向,打造具有玉溪特色、助推玉溪“體魄”發展的體育產業,這都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一座城市的“體質”、形象如何,怎樣才能更好地做好對外推介、營銷,展示出自身的形象、姿態,體育無疑是一個重要且有效的手段。從歷年來的實踐證明,通過市場化運作體育賽事,尤其是有了傳統報業的參與介入,玉溪的氣候和風景越來越多地被外界認知。
2015年2月14日,新春環東近面山自行車賽上,除了市內、省內的自行車愛好者踴躍參賽外,還有新疆、江蘇及美國等國內外的選手趕來參賽,最終有1262名自行車愛好者參賽。時隔兩個月,2015年4月18日上午10點,2015“玉商行杯”ITF國際男子網球巡回賽中國·玉溪站在紅塔網球中心開拍,為期9天。這是一個給網球選手提供從準職業向職業化過渡的賽事,同級別的賽事在全球大約有700站。值得一提的是,玉溪報業傳媒有限責任公司作為此次賽事的運營方,走出了報業傳媒發展體育文化產業的一種新型運營模式。
長久以來,體育與新聞傳媒之間的關系從“兄弟式”到“朋友式”演化,目前又發展成為“伙伴關系”,有了利益關系,更有了合作與共贏,這在大型賽事中表現得更為突出。大型體育賽事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文化現象,有著獨特的魅力,備受廣大受眾青睞。所以近年來,在體育、文化產業迎來利好政策的大背景下,各地方政府和企業都在摩拳擦掌,希望率先起跑,也有越來越多的報業集團介入了文化、體育賽事的運營當中。
網球作為職業化和市場化程度最高的體育項目之一,其賽事也越來越多地被報業集團所青睞。中國網球公開賽是北京青年報運營,廣州網球公開賽是南方都市報業集團運營。而作為社會責任感強烈、經營意識強烈的報業傳媒,玉溪日報當然也希望介入大型體育賽事的報道、傳播甚至直接組織參與,以此吸引受眾,獲得經濟利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豐收。瞅準并抓住了這一良機,玉溪日報成功運營此次網球賽事,成為繼北京青年報、南方都市報、重慶晚報后,全國第四家承辦網球賽的媒體。
體育賽事組織者與新聞媒體互為依存,共贏共生。新聞媒體在賽事的各個階段都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在體育賽事的申辦和籌備階段,媒體可以積累資源,制造輿論,擴大影響;在體育賽事的進行中和結束時,媒體可通過評價和總結來塑造良好城市形象,做好城市的對外宣傳和推廣。當新聞媒體以組織者或是介入參與者的身份出現,就更能充分發揮傳播功能和經濟功能,能讓體育賽事與媒體共同搭建起營銷機制,并擴大影響,吸引更多、更強勢的企業贊助。當下,有越來越多的報業集團介入了文化、體育賽事的運營,一方面因為傳媒擁有豐富的廣告資源,有良好的賽事宣傳、推廣優勢;另一方面因為傳媒擁有很好的商業資源,體育賽事能吸收到更多的贊助,得以順利舉行。此次網球賽事就通過玉溪日報媒體的力量,成功引入了大批企業和公司。
而在此前,玉溪已在2012年、2013年、2014年連續3年成功舉辦該項賽事,已成為玉溪重點打造的賽事品牌。“七彩云南”全民健身運動會、“七彩云南”格蘭芬多自行車賽樂騎組賽事、2015新春環東近面山自行車賽、“玉溪網杯”足球賽和廣場舞大賽等活動,在玉溪日報社的運營下也成功舉辦。2016年7月“ITF國際男女子網球巡回賽中國·玉溪站”又將開拍。
在風風火火開展網球運動、引進舉辦大型網球賽事的同時,玉溪并沒有忘記細水長流才能孕育更強大的生命力,將精力投入到網球運動在老百姓中的普及和青少年人才的培養上,踐行體育的初衷,也讓玉溪這座城市更加強盛。借助網球賽事的平臺,玉溪正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國際化的意識,更好地走向全國、世界。今后,可以繼續通過報業傳媒運營大型網球賽事這種模式,加強多方合作,拓展合作方式,引進更高規格男子賽事和女子賽事,吸引更多網球明星到玉溪參賽,繼續推動我市網球運動的普及和發展,提高網球競技水平,增進國際國內交流,宣傳玉溪,展示玉溪生態城市建設成果。
中圖分類號:G2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16)10-0217-01
作者簡介:攸莉(1978—),女,云南玉溪人,本科,中級職稱,就職于玉溪日報社新聞評論部,研究方向:新聞采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