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晨
(大慶油田報社,黑龍江 大慶 163000)
非突發性新聞圖片的拍攝技巧相關分析
宋慶晨
(大慶油田報社,黑龍江 大慶 163000)
作為新聞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新聞圖片的拍攝具有無可比擬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傳播信息的媒介也從原先單一的文字轉換為圖片與文字并存的狀態。而在非突發性新聞事件當中,通過靈活、自然地捕捉采訪對象與拍攝內容的真實狀態,能夠使新聞更加充實和飽滿,大大增強受眾的觀感體驗。為此,本文將通過簡要論述非突發性新聞圖片的具體內容以及實際特點作為切入點,結合筆者多年的拍攝經驗,著重圍繞非突發性新聞圖片的拍攝技巧進行分析研究。
非突發性;新聞圖片;拍攝技巧
鑒于非突發性新聞事件能夠被事前預知,因此攝影記者可以在事前經過精心準備制定拍攝計劃,做到有計劃、有順序、有組織地從容采訪;而這與常常在不經意間發生的突發性事件以及需要通過“搶拍”“抓拍”等方式拍攝的突發性新聞圖片相比,非突發性新聞圖片的拍攝看上去要相對容易許多。故而使得部分攝影記者未能對非突發性新聞圖片的拍攝給予應有的重視,這也成為當前新聞圖片拍攝中的一大思想誤區。在此背景下,本文將簡要分析非突發性新聞圖片的相關拍攝技巧,希望能幫助記者拍攝出更多的好作品。
(一)具體內容
所謂的“非突發性新聞”,具體來說指的就是譬如政治、經濟、外交等時政要聞一樣,能事先得知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內容以及采訪對象的新聞事件。[1]而非突發性新聞圖片則是在此類新聞事件當中拍攝的各類圖片,非突發性新聞與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拍攝非突發性新聞圖片不僅能使新聞報道更加生動、真實,還能幫助人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身的生存環境。同時,其對于人們的思想觀念以及推動和諧社會發展也產生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二)實際特點
因為非突發性新聞事件可以事先確定好采訪對象或是拍攝內容,所以此類新聞圖片具有非常鮮明的自身特點,即拍攝人員有充足的時間查閱大量關于拍攝對象或是拍攝內容的背景資料,可結合具體情況制定完善、周密的拍攝計劃,從而在實際拍攝非突發性新聞圖片時能夠做到有條不紊、從容不迫。
(一)時政新聞
時政新聞是非突發性新聞當中的一大重要類型,以領導人會見相關代表、接見外國元首等為主要內容,并且攝影記者通常需要拍攝時政活動現場的全景,這也體現出時政新聞類的非突發性新聞事件具有鮮明的規范性和規律性。因此,在拍攝此類非突發性新聞圖片的過程當中,尤其是在拍攝領導人會議等內容時,攝影記者需要嚴格按照規定的拍攝動作完成新聞圖片拍攝任務。但與此同時,根據具體的新聞拍攝內容,攝影記者還要靈活地表現出人物活動的細節,使新聞圖片更加自然、生動,具有較高的吸引力。[2]
(二)人物拍攝
非突發性新聞圖片拍攝當中的人物拍攝,一般多以人物專訪為主。通常情況下,攝影記者需要與被采訪對象提前溝通并約好拍攝的時間、地點,為采訪對象預留足夠的準備時間,避免其在拍攝時感到緊張或不自在。但在某些特定場景下,由于被拍攝者難以克服緊張、害羞、焦慮等心理障礙,因此導致動作僵硬、情緒緊張,拍攝出的人物圖片往往“擺拍”痕跡明顯,缺乏真實感,顯得不自然。因此,攝影記者要充分做好事前的拍攝準備工作,以親切柔和的態度和語氣多與被拍攝者進行交流和溝通,逐漸幫助其放松緊張、焦慮的心情,令其進入自然狀態,從而“抓住”其最自然和放松的一刻,進而拍攝出人物表情輕松自在、肢體語言生動豐富的新聞圖片。
(三)文體新聞
非突發性新聞當中的文體新聞,絕大多數為各種類型的文藝表演以及體育比賽等極具動感的場面,但如果只是單純地按照規定的拍攝動作和拍攝場景進行新聞圖片拍攝,則難以避免地會產生一種“俗套感”。[3]為此,攝影記者需要具備敏銳的觀察能力與靈敏的快速反應能力,努力在關鍵時刻抓住最精彩、最具決定性的瞬間,從而準確、真實、生動地反映出非突發性新聞事件的本質。例如,在劉嘉玲等人前不久出席某一慶典活動的過程中,退場時一名保護明星安全的保安無意中撞倒了一位女孩,劉嘉玲立刻俯身將其扶起并幫女孩擦拭眼淚,同時貼心地叮囑現場的觀眾注意安全。攝影記者利用特寫鏡頭立刻捕捉到這一精彩瞬間,同時也為此次新聞報道增添了一抹亮色。
(四)日常新聞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同樣也包含許多極具新聞價值的非突發性新聞事件,雖然與突發性新聞事件相比缺少震撼人心的效果,但許多事件中仍然有或感人至深,或唯美浪漫,或風趣幽默的場景,同樣也為觀者帶來了強烈的視覺效果以及閱讀體驗。[4]考慮到普通日常新聞具有一定的平淡性,因此,在拍攝此類非突發性新聞圖片的過程中,攝影記者需要努力挖掘出日常新聞的藝術性、審美性,可以通過轉換不同的取景角度或是借助其他取景物以及人物的肢體語言等,拍攝出更加具有美感和沖擊力的優秀作品。
非突發性新聞圖片的拍攝對于豐富新聞內容、增強觀者的視覺效果與閱讀體驗等均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簡要分析、研究幾類常見的非突發性新聞及其圖片的拍攝技巧,了解到不同類型的非突發性新聞圖片各自有不同的拍攝技巧,但無論是拍攝何種類型的非突發性新聞圖片,都需要攝影記者花費心思、耐心探究,并熟練掌握其中的拍攝規律與拍攝技巧。只有這樣才能為人們拍攝出更多具有深厚意蘊和豐富美感的佳作。
[1] 吳方敏.非突發性新聞圖片的拍攝技巧[J].新聞愛好者,2014(15):91-92.
[2] 周航屹,馮岳輝.關于新聞圖片及其拍攝技巧研究[A].安徽省第七屆新聞傳播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C].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2015:20.
[3] 李仁臣,曾慶香,高世屹.論非突發性新聞圖片的拍攝技巧[J].新聞大學,2016(01):79-85.
[4] 吳瑞瑞,周旭玲,李天舒.怎樣拍好新聞圖片[J].新媒體研究,2016(02):94-95.
J419.1
A
1674-8883(2016)24-0230-01
宋慶晨(1988—),男,山東濟南人,本科,初級職稱,研究方向:新聞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