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萍
(鎮雄縣廣播電視 臺,云南 昭通 657200)
淺論新常態下縣級廣播電視臺電視節目編排創新
李 萍
(鎮雄縣廣播電視 臺,云南 昭通 657200)
由于我國有著眾多的行政區域,我國的新聞廣播事業體系也是非常龐大的。縣級的廣播電視屬于整個廣電事業當中最為基礎的單位,其在很大程度上關系著一個地方的民生大事,因此從根本上提升縣級廣播電視的編排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文章主要從縣級廣播電視臺節目的形式、內容以及編排三個方面進行研究探討縣級廣播電視臺未來創新發展的道路,從而力求能夠推動未來節目采編工作的快速發展,為整個地區新聞傳播業的發展貢獻應有的力量。
縣級;廣播電視節目;創新;編排
(一)減少關于會議以及領導出席活動的報道
一直以來,我們都在強調和不斷地倡導在新聞節目播出的過程當中,減少關于領導的活動以及會議的相關新聞報道,但是在長期以來的實際操作過程當中卻并沒有進行嚴格的執行。在當前大背景下,國家廣電總局以及黨委的宣傳部門聯合響應中央的號召,并且積極地出臺相關的措施政策,從根本上減少新聞節目當中關于領導出席活動以及會議的相關新聞報道頻率以及時長,并對于播報的相關內容進行監督。作為縣級的廣播電視臺在進行會議新聞播報的過程當中要嚴格的控制新聞的長度、突出播出的重點,將整個會議的內容與當下正在開展的行政管理工作進行融合,深入發掘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重點以及熱點問題。鄉鎮以及縣級部門召開的一般性的工作會議通常不予報道,對于鄉鎮一級縣級以上的相關會議報道也要簡明扼要、突出重點。
(二)深入基層,充分的報道民生問題
作為基層主要媒體單位的縣級廣播電視臺,應該將報道的主要方向對準普通的大眾,把人民群眾當作主角。中國中央宣傳部一再要求,作為新聞戰線的記者一定要將“走轉改”活動持續而且深入地進行下去,作為縣級的廣播電視臺本身就是基層的媒體單位,要更好地為基層大眾服務,如果不能加強對基層相關報道的重視,那么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基本價值。作為縣級的廣播電視臺的主管部門應該鼓勵記者深入到基層和大眾當中,保證在自己的鏡頭當中,關于民生的出鏡率要超過領導干部,只有這樣才能夠制作出更加貼近人民群眾的新聞報道,才能夠從根本上提升地方宣傳工作的基本質量。
(三)著力打造本土類的電視節目
與省市級的廣播電視媒體相比,縣級廣播電視臺在自身的軟硬件設備以及人才等方面都處于絕對的劣勢,但是縣級廣播電視臺在地方的風土民情以及地方特色文化等方面卻存在著更大的優勢。而關于認清地方風土以及文化的相關內容都是我們節目開發過程當中不可多得的素材,我們應該加大對其的重視以及開發和利用。比如,甘肅省的蘭州電視臺有一檔名為《蘭州新聞》的節目,為了能夠更好地體現出“人性、人味、小人物以及人文關懷”的主要特點,整個欄目始終以民間的真實故事作為主要的新聞素材并且以“姐妹花”的形式來進行整個新聞的播音和主持,這無疑更加能夠表現新聞自身的生動性和鮮活性,目前該節目受到了當地居民的廣泛喜愛。因此,作為縣級廣播電視臺在欄目開發的過程當中必須立足于本土,打造富有本土特色的電視節目,這對于提升自身的影響力以及創新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新聞報道要突出“故事化”敘述
伴隨著居民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淺閱讀”成為居民更加容易接受的一種形式,因此怎樣以更加有效、直接的方式進行新聞信息的傳播就成為需要我們研究的重要問題。縣級的廣播電視單位在進行節目制作的過程當中首先應該充分地考慮到受眾的基本需求,并且努力地在受眾和縣級廣電單位之間進行橋梁的搭建。縣級廣播電視臺在進行節目的編輯以及動態化處理的過程當中應該盡量地采用“故事化”的形式來進行陳述和表達,這對于節目提升故事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故事化”敘述的方式本身更加生動有趣,也更容易被觀眾所接受。但是我們在進行“故事化”的新聞節目講述過程當中也應該注意避免“低俗化”以及“平庸化”,杜絕采用低俗的節目編排方式來博得大眾的眼球,以防最終使得節目編排陷入惡性循環的局面當中。
(二)將“新聞采制直播式”應用到新聞報道當中
“新聞采制直播式”的報道方式在整個新聞節目的采訪以及制作的過程當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所謂的“新聞采制直播式”指的是在新聞事件發生的現場就將整個節目的采訪以及制作工作進行完成,并且直接將新聞節目進行播出。采用“新聞采制直播式”能夠使得觀眾在第一時間就了解到新聞的相關內容,而且新聞記者也可以在第一時間就與觀眾進行見面,這無疑能夠大大地提升新聞欄目報道的真實性,并且充分地發揮新聞電視節目自身的優勢,增強第一傳媒本身的作用。
(三)在電視節目當中增強受眾的活動性
廣播電視節目播出的過程當中,插入與受眾的互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受眾與電視節目之間的互動性,另外對于新聞節目的傳播以及整個節目整體形象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且通過與受眾的互動,能夠更好地收集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并且進行分類整理,從而充分地了解受眾對于節目未來發展的期望,這對于后期節目的整體調整以及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關系到整個節目質量的提升。目前傳媒業已經發展到了“自媒體時代”,在這個時代當中每一個個體,只要手中有手機、電腦或者其他移動設備和網絡就可以自己作為自媒體節目的制造者和傳播者。而且由于節目自身有了受眾的參與,在進行制作的過程當中勢必會具有更加廣泛而且真實的素材,這對于節目自身的魅力以及傳播性的提升也具有較大幫助。
(一)進行“編播季”的引入,節目采用按“季”進行節目的編排
“編播季”指的是根據頻道自身的定位,以及觀眾自身的收視習慣靈活地進行整體節目的編排。由于“編播季”本身在最大限度上迎合了觀眾自身以及來自于市場的雙重需求。自從2012年開始,按照“季”進行播出的節目就收到了各大廣電平臺的廣泛關注,比如每年第一季度的《我是歌手》《最強大腦》以及《中國好歌曲》;第二季度的《奔跑吧兄弟》《中國好聲音》;第三季度的《十二道鋒味》等以娛樂大眾為主旋律的節目,都贏得了大眾的廣泛贊譽。
(二)重大事件、突發性事件實行特殊節目編排
重點報道當時所發生的重大新聞報道,目前對于突發的新聞事件進行大篇幅報道的行為在整個市場上只占到了很小的份額,而此種類型的節目本身在當時的社會上卻具有很大的傳播能力以及事件的影響力。由于重大新聞事件本身是一種相對比較稀缺的資源,只有能夠把握先機的人才能夠更好地獲得市場的競爭力,并且使自己具有良好的核心競爭力。在實際的操作過程當中,除了要保證具有先進的傳播技術以及具有通暢性良好的新聞傳播渠道,另外,對于新聞從業人員來說,自身也要具有超強的反應能力。在我國,這方面最具有能力也最具有優勢的當屬中央電視臺,而中央電視臺也在全國做出了表率,在對于重大新聞事件的報道當中,央視能夠靈活地進行安排,并且打破原本的節目播出計劃,采用大篇幅的報道方式來進行報道,而最終使得自身的收視率獲得了大幅度的提升。
[1] 華廣平.探析縣級電視節目編排策略[J].新聞傳播,2014(03):45-46.
[2] 沈偉敏.探析縣級廣播電視臺電視民生新聞的優勢、問題及發展[J].中國傳媒矜日支,2013(06):37-39.
[3] 啜利平,高煒卿.節目本土化:提升地方廣播電視競爭力的重要途徑[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2(09):61+32.
G222.3
A
1674-8883(2016)24-02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