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琰
(廣西人民廣播電臺,廣西 南寧 530022)
?
大數據浪潮中交通廣播的生存與發展
王琰
(廣西人民廣播電臺,廣西南寧530022)
摘要:20多年來,交通廣播發展得順風順水,但互聯網的出現和席卷而來的大數據浪潮,使得廣播以前對路段信息的壟斷優勢已不復存在。受眾對交通廣播的需求也有了新的變化,交通廣播行業的發展受到了沖擊,交通廣播的生存受到了嚴峻的挑戰,大數據是一把雙刃劍,為廣播行業帶來威脅的同時也蘊含生存發展的機遇。
關鍵詞:大數據;交通廣播;廣播行業
大數據(big date)源于2011年麥肯錫公司發布的關于大數據的研究報告,自此之后,大數據被各行業競相解讀。目前學界對其定義尚未定論,它的數量大、多樣性、高速度以及真實性的特點是大家都認可的。大數據是通過挖掘、存儲、分析、處理網絡中開放、公開的海量動態數據進而形成具有一定預測性和決策參考意義的信息。
交通廣播是傳統媒介的典型代表,其專業資源的壟斷性與市場定位的“窄眾化”是廣播媒體走專業化之路的思維結晶。交通廣播自1991年誕生至今成為廣播領域發展得最穩健的代表。正如麥肯錫所言:“數據已經滲透到當今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已成為重要的生產因素。”交通廣播領域也未能避免這場浪潮。探討交通廣播的發展之路顯得迫在眉睫。
(一)多渠道對內容生產的影響
傳統意義上說,交通廣播的服務對象是各類車主,隨著小轎車的普及,交通廣播的受眾將越來越龐大,受眾的數量、質量和偏好決定了交通廣播的發展方向、廣告份額和內容。在過去,播報路況是交通廣播的核心競爭力,因其與城市交管部門合作,擁有路況監測探頭的實時道路信息,所以可以憑借獨家壟斷信源吸納高忠誠度的受眾和優渥的廣告。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3G、4G移動信號的覆蓋,人們得以使用交通APP、導航軟件等各種各樣的渠道了解道路信息。以滴滴打車為例,受眾可以定制自己行程所需的路況信息,并且能夠及時快速地規避路段堵塞情況。此外,車聯網也逐漸普及,其將為人們提供城市交通管理、交通擁堵檢測、路徑規劃等更為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務。因此靠壟斷路況而產生的交通廣播其生存也受到了威脅,變革交通廣播單一的內容是當務之急。
(二)受眾需求的變化
“受眾中心論”指出媒介對受眾的考慮可以基于兩個方面:一是從內容生產與形式上滿足受眾,二是提供為受眾與媒介或受眾之間互動的可能性。研究發現,收聽交通廣播的受眾大多基于實用、求知、休閑娛樂的心理需求,而新媒體盛行時現代人強調“主體意識”。受眾已經越來越不滿足于被動的角色、媒體全知全能的敘述方式與刻板保守的議程設置,而是希望自己可以在更自由的話語空間里主動參與、講述話題。交通廣播節目在未來應該加入更多的互動節目,節目只有不斷變化方能滿足受眾的需求。
(三)盈利模式決定行業生存
長此以往,由于交通廣播生產單一的路況內容會過度依賴廣告進行盈利,正如俞國明所言,“受到一種單一傳統經營模式的增長極限制約的媒介,其經營收入的增長會放慢并進入一個平臺期”。行業經濟支撐受限容易導致人才流失,傳統報業被新媒體沖擊后廣告收入斷崖式地下跌,大批量的記者離職。在不斷普及大數據技術的過程中,人們對人才、基礎設施的要求也會不斷地提高,交通廣播的生存空間受到行業發展的威脅。
(一)轉變訴求:借助專業性與公信力留住受眾
對路況的實時了解伴隨著車主開車的過程,使用APP、導航等客戶端不僅需要耳朵聽,還需要分神觀看。一方面可能存在安全隱患,另一方面是軟件對路況的播報都是機械式宣讀,行駛遠距離的受眾不僅身體疲憊還伴隨視覺疲勞。廣播卻恰恰相反,其專業的播音員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講述路況,刺激受眾對內容的思考,改變乏味的傳達方式。再者,琳瑯滿目的內容由無責生產者發布,其內容的真假及專業度都良莠不齊,受眾對信息的選擇具有很大的困難,車主尤其渴望權威的信息。面對大量雜亂的信息,普通的受眾司機很難準確歸納有用的信息,這時,綜合歸納的信息變得尤其重要。在大數據時代,交通廣告面臨多重媒介選擇的挑戰,生產權威和專業的內容是抓住機遇的法寶。
(二)跨領域合作,樹立品牌形象
交通廣播行業不再擁有壟斷路段信息的優勢,可以考慮與車聯網相關技術合作,將無線通信技術、GPS技術以及傳感技術配合起來,實時將車聯網獲取的信息以廣播的形式播報給受眾。同時移動通信、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構建交通廣播大數據平臺提供了支撐,為大數據收集數據提供了技術支持。通過跨域合作打造出具有核心優勢資源的品牌節目,進而增強影響力,吸引受眾。
(三)精準定位,提供多層次內容
在大數據的基礎上利用云計算分析用戶的收聽習慣,將內容分類,由受眾自行選擇類別進行點播,這樣受眾把過去被動的收聽方式轉化為受眾自主選擇的模式。在精準定位的前提下,對已有客戶的需求和消費特點做好關聯數據庫,利用智能投放的方式與將廣告投放帶受眾關注的相關領域,并且設置好反饋功能,及時了解觀眾的需求。受眾有參與節目和互動的新需求,可以在節目中設置在直播室與受眾連線的環節,如加入微信語音播報環節,利用這種碎片化的時間進行互動。
(四)與高校搭建人才后備平臺,推動“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
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人才的質量直接影響到行業的競爭力量。面對席卷而來的大數據,交通廣播要發展不僅需要在新聞采集方面專業的新聞記者,更需要懂得挖掘分析數據的復合型人才。廣播行業要與高校合作,保證有充足的人才,且在受眾定位、品牌研究、廣告創收等方面更是需要高校的技術指導和理論建議,充分利用傳媒學界的優勢資源,為推動交通廣播行業的產業化經營提供可能。
參考文獻:
[1] 王國鵬.大數據時代媒介生產方式和傳播機制的變革研究[D].山東大學,2014.
[2] 涂子沛.大數據[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35.
[3] 自陳亞然,梁宇,曹三省.基于大數據的廣播電視技術轉型[A].全國互聯網與音視頻廣播發展研討會[C].2014:42-46.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16)11-03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