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叢明
(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9)
淺論國產動畫電影《大魚海棠》的藝術之美
王叢明
(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9)
《大魚海棠》的導演梁璇曾經在訪談中提到整個影片的靈感源自自己的一個夢,他在夢里變成了一條不斷成長的魚。夢醒后,導演將自己的夢境與現實世界有機融合,給我們帶來了一場美輪美奐的視野盛宴,讓我們在這場“夢境”中也獲得美的思考。毫無疑問,《大魚海棠》處處都充滿了美,本文嘗試研究這部飽受業界盛贊的國產動畫電影的藝術之美,以供同行參考和指正。
《大魚海棠》;人物美;傳統美
《大魚海棠》這部國產動畫電影從2004年就投入運作,歷經12年,終于在2016年登上了銀屏。在未上映之前,《大魚海棠》就已經收獲了不少專業獎項,包括第六屆亞洲青年動漫大賽最受觀眾歡迎獎、韓國第14屆首爾國際動漫節最佳技術獎、北京電影學院第四屆動畫學院獎“最佳新人導演獎”、第16屆上海電視節最佳創意獎等。動漫界對這部國產動畫電影予以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贊許,認為這是一部充滿中國味道的佳作。《大魚海棠》的導演梁璇曾經在訪談中提到整個影片的靈感源自自己的一個夢,他在夢里變成了一條不斷成長的魚。夢醒后,導演將自己的夢境與現實世界有機融合,給我們帶來了一場美輪美奐的視野盛宴,讓我們在這場“夢境”中也獲得美的思考。毫無疑問,《大魚海棠》處處都充滿了美,本文嘗試研究這部飽受業界盛贊的國產動畫電影的藝術之美,以供同行參考和指正。
(一)人物美
《大魚海棠》為我們展現了一場神奇之旅,一個名叫椿的少女與一個人類男孩的靈魂彼此相伴,他們相知相惜,為我們帶來了不少感動。這部電影將我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有機融合在一起,展現了“現實世界”與“異世界”并存的奇幻場景,傳達出了濃厚的中國韻味。
少女名叫椿,這個名字源自莊子的《逍遙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這位少女掌管世間海棠花的生長,表面看起來冷漠無雙,但是內心卻十分善良。她在成人禮上化作一條紅色海豚來到人間,體驗7天的人間生活。也正是這次人間之行改變了椿的一生。她在人間遇見了一個男孩,聽見這個男孩吹陶笛,后來椿在返程途中被一張漁網困住,男孩為了救她反而被卷入漩渦而失去了生命。為了報恩,椿以自己一半的壽命為代價換回了男孩的靈魂。男孩的靈魂變成了一條魚,名叫鯤。椿對其進行照顧,希望鯤能早日長大,回歸大海,重返人間。椿對鯤的悉心照料大家有目共睹,而海棠花的花語正是思念。《大魚海棠》借海棠花的花語,表達了椿與鯤跨越種族、跨越生死的真摯愛情。
鯤的名字也來自莊子的《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鯤一開始是人類,但是為了救椿而喪生,在椿的幫助下,他的靈魂變成了一條魚。《大魚海棠》的導演在影片中道出了這部電影的宗旨:“所有活著的人類,都是海里一條巨大的魚;出生的時候他們從海的此岸出發。他們的生命就像橫越大海,有時相遇,有時分開。死的時候,他們便到了岸,各去各的世界。”我們都知道,魚象征自由,它們快樂地遨游在海洋中,導演將人的靈魂寄托在魚的身上,寓意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廣闊無邊的海洋,那是對自由的向往。
《大魚海棠》中的另一個男主人公名叫湫,他的名字源自宋玉的《高唐賦》:“湫兮如風,凄兮如雨”。這個詩句從側面交代了湫的命運,是對湫一生的真實寫照。湫與椿是青梅竹馬,他沒有父母,自幼由奶奶撫養長大,能掌控秋風。湫的性格也好像一陣風,他天不怕地不怕,但是最怕椿受苦,他一直將對椿的愛慕藏在心里。雖然湫知道椿做的事情違背天理,但是一直陪著椿,還幫椿出謀劃策。他最后還犧牲了自己的性命,將椿送到了人間。正是因為他有一顆純潔的心靈,最后他成了靈婆的接班人,能掌管人類靈魂。
椿、鯤、湫這三個人的人生歷程事實上就是對彼此的救贖。鯤為救椿而死,椿為救鯤而違背天意,而湫為了不讓椿受苦,愿意用自己的命換椿重生。這三個人的故事讓我們感動,椿的旁白總是帶著一股淡淡的哀傷,將我們的思緒帶到了對美好愛情的向往中。哀傷與美好巧妙地融為一體,情緒節奏也把握得恰到好處,淋漓盡致地交代了人性的純真與美好。在《大魚海棠》的結尾,鯤和椿歷盡千辛萬苦重返人間,當他們以赤裸的身姿重逢時,正是暗喻了人性最初的純真美好,體現了生命輪回的坎坷與震撼。
(二)傳統美
通看整部《大魚海棠》,我們可以真實地感受到創作者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致敬。不管是人物形象,還是細節處理,無不透露出濃郁的中國風味。這部影片的題材靈感源自莊子的《逍遙游》,還將我國經典書籍《搜神記》《山海經》的部分精華抽取出來,融為一體,為我們提供了一場豐富的文化大餐。創作者還將幻想與現實有機融合,展開想象的翅膀,為我們展現了一個既神秘又浪漫的奇幻世界。
影片一開頭就交代人類海底住著一個神秘部落,他們的天空與海洋相接,這個部落中生活的是“其他人”,他們既不是人,也不是神,可以掌管世間萬物的運行規律,季節變化、花開花落,維持著人類世界的平衡。這些“其他人”住在“神之圍樓”中,而這個建筑物的設計源自我國福建龍巖永定區的客家土樓。“神之圍樓”共有四層,上上下下有400間,已經歷過300年的歲月洗禮,規模龐大,充滿了神秘色彩,也讓我們感受到了濃郁的民俗之美。
神秘部落中的“其他人”生活在“神之圍樓”中,斗轉星移、風云變幻,夜色中的紅燈籠將“神之圍樓”襯托得光彩奪目,初看好似張藝謀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場景,但是沒有陰郁的氛圍,反而襯托出一種神秘的味道。當穿著紅衣服的椿第一次看到鯤能在空中飛翔,開心得與鯤一起共舞時,那活躍的身姿也感染了我們,讓我們感受到椿的活力與雀躍。其實,這種紅一直貫穿在影片始終,紅色的魚、紅色的海棠花、紅色的鳳凰、紅色的木箱柜、紅色的繡球……紅色成了《大魚海棠》的主色調,而且這種紅是一種暖紅,不刺眼、不突兀。我們都知道,紅色一直是我國的吉祥色,是我們的文化圖騰與精神寄托。在現代社會,家家戶戶每逢辦喜事,都會使用各種紅色。影片正是靈活應用了紅色基調,使我們在影片中嗅到了濃濃的中國味。
另外,《大魚海棠》中的很多細節都蘊含著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之美。例如,靈婆所住的如升樓的門上掛著一副對聯,寫的是:“是色是空蓮海慈航游六度,不生不滅香臺慧鏡啟三明。”這副對聯源于北京雍和宮的法輪殿,由乾隆皇帝御筆所賜。靈婆掌管人類靈魂,如升樓是用來存放人類死后的靈魂的。這幅對聯的寓意與如升樓的功能如出一轍。同時,如升樓的門鎖是太極陰陽魚,《芝田錄》曰:門鎖必為魚者,取其不瞑守夜之意。眾所周知,魚的眼睛是從來都不會閉上的,門鎖以魚為相,寓意如升樓日夜看管世間萬物,對一切都了如指掌。事實上,如升樓確實已經看透神秘部落的一切動態,不管是椿為了救鯤,還是湫為了救椿,這一切輪回,都凸顯了一種人性的真善美。還有,我國古書記載:“金眼夜明燈為貓之上品,雪白次之,黑色最為不詳,以及貓以少子為貴,一貴二笨三賤四抬轎。”當湫為了救椿去找靈婆時,我們看到有四只白貓與靈婆一起打麻將,而抬轎子的卻是四只黑貓,可見白貓與黑貓的地位各有差別,這種細節處理體現了影片的東方哲學色彩,也能使我們進一步認識中國傳統文化。
在《大魚海棠》中共出現了一百多個人物(如圖1),這些人物都出自我國的神話故事,如嫘祖,據資料記載,她是黃帝正妃,致力于教民育蠶寶制衣,被世人贊譽為“先蠶娘娘”。還有靈婆、厚涂、帝江、赤松子等,都是神話人物。通過這些人物,我們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神話故事,領略先人的智慧結晶。
《大魚海棠》這部電影歷經12年才登上銀屏,凝聚了無數創作者的智慧與心血。整部電影就好似一次壯美的、詩意的人生之旅,讓我們感動、引我們深思。《大魚海棠》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其中的人物美和傳統美值得贊賞。這部電影是弘揚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在未來,我國動畫創作者要從《大魚海棠》中汲取經驗,使影片凸顯文化內涵和人性情懷,這樣的電影才能釋放中國特色,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
[1] 莊子.逍遙游[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11:11-13.
[2] 李驁.宋玉及其辭賦研究:第二屆宋玉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M].北京:學苑出版社,2016:34-35.
[3] 湯顯祖.牡丹亭[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55-67.
[4] 蘇珊?朗格.情感與形式[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22-49.
[5] 劉婷.國產動畫電影新媒體營銷分析[J].新聞世界,2013(10):260-262.
[6] 楊豐.中國動畫電影觀眾養成初探[J].中國電影市場,2014(08):32-35.
J905
A
1674-8883(2016)21-01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