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瑞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4)
高職院校傳播與策劃專業新型人才培養調研報告
石 瑞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4)
近幾年,市場急需新媒體人才,具體表現在各傳統媒體紛紛自建網站,開發極具潛力的掌上媒體、金融機構電子信息服務平臺等未來“新新媒體”。另外,各企業對于全新傳播類人才的需求呈現日益擴大之勢,特別是對高職專業人才的需求。本文針對高職院校傳播與策劃專業人才需求進行行業調研,并結合當下問題,為將來相關專業的高職人才培養提供一些建議與對策。
高職人才培養;傳播與策劃;調研報告
隨著“互聯網+”理念的不斷深入,大數據、新媒體等技術的革新與發展,行業對畢業生應具備的職業素養與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一方面,要掌握基本的信息傳播技術;另一方面,需要迎合行業現狀,不斷掌握新媒體、新技術,在全媒體平臺上能夠熟練地完成信息傳播的工作流程。同時,為了應對行業內日漸激烈的競爭,擁有良好的運營能力也成為對相關專業畢業生新的職業要求。
此次調研主要采用的是網絡調查問卷的方式。根據調研需求,設計并制作了一份傳播與策劃專業人才需求情況的調研問卷,通過H5頁面直接推送給不同類別的企業負責人及高職畢業生。同時,配合使用了資料文獻查閱及網絡談話等方式,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數據的整理和信息的反饋收集。
(一)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
本次調研各類企事業單位共計33家,主要涵蓋文化傳播公司(6家)、公關策劃公司(6家)、廣告公司(4家)、企業宣傳部門(1家)、行政機關宣傳部門(1家)、新媒體公司(4家)、影視制作公司(2家)、電視臺(1家)、廣播電臺(1家)、網絡公司(4家)以及其他類型的單位(2家)。
從上述調查數據來看,傳播與策劃專業的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文化傳播公司、新媒體公司、公關策劃公司、廣告公司及其他企業、政府和組織的宣傳部門。
同時,本次調研也發現有半數以上的受調查對象在單位性質中選擇的是“其他”。仔細查看問卷內容發現,這一部分單位主要是各種中小型企業,他們沒有單獨設置宣傳部門,但卻需要這樣的專門人才來負責公司的宣傳事務。由此看出,傳媒行業在中小型企業中的發展尤為迅猛,對于傳媒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
(二)適合畢業生從業的職業崗位群及崗位分析
調研發現,該專業的畢業生崗位分布中,從事活動執行的占54.17%,客戶助理占12.5%,內容編輯占70.83%,策劃專員占50%,新媒體運營占62.5%,記者/編輯占29.17%,其他占25%。
從事的崗位主要集中在內容編輯、新媒體運營、活動執行、策劃專員等。其中,內容編輯和新媒體運營崗位,都偏重內容的策劃和編輯,特別是圖文策劃傳播;活動執行和策劃專員崗位,則偏重活動策劃傳播。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客戶助理崗位所占比重較往年有明顯增加。
因此,圖片策劃制作、文案寫作、新媒體推廣、活動執行(助理)、客戶服務等崗位是主要的對應就業崗位。
(三)相關職業崗位對知識、技能及職業素養要求分析
第一,傳播與策劃專業相關崗位對知識的要求。調研發現,相關崗位要求員工掌握知識的類別占比:公關傳播基本理論63.64%,廣告傳播基本理論81.82%,受眾需求分析知識77.27%,心理學知識50%,消費者原理77.27%,新媒體原理77.27,網絡傳播原理81.82%,其他31.82%。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75%以上的從業人員認為應掌握公關傳播基本理論、廣告傳播基本理論、受眾需求分析知識、消費者原理、新媒體原理、網絡傳播原理。另外,心理學知識等其他相關知識也是需要儲備的專業知識。
第二,傳播與策劃專業相關崗位對技能的要求。調研發現,相關崗位對技能要求的占比:溝通94.45%,數據收集與分析81.82%,活動策劃86.36%,活動執行81.82%,團隊協作77.27%,文案寫作81.82%,圖形、圖像處理54.55%,藝術創作22.73%,媒體運營86.36%,其他9.09%。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80%以上的從業人員認為應掌握溝通能力、數據收集與分析能力、活動策劃能力、活動執行能力、文案寫作能力、媒體運營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另外,對圖形、圖像的處理能力以及對藝術創作能力的需求增強。
第三,傳播與策劃專業相關崗位對職業素養的要求。調查發現,相關崗位對職業素養要求的占比:思想道德高尚50%,心態積極健康94.45%,為人處世和善50%,善于溝通90.91%,善于總結歸納63.64%,樂于團隊合作81.82%,吃苦耐勞72.73%,能夠自我學習95.45%,其他9.09%。從上述調查結果可以看到,90%以上的從業人員認為心態積極健康、善于溝通、能夠自我學習是最重要的職業素養。
(四)相關職業崗位對從業資格或職業資格要求分析
調查中,68.18%的從業人員對職業資格的要求是否定的,表示需要職業資格的占比31.82%。也就是說,從事本專業相關行業并不要求一定獲得相關證書。
(五)行業職業培訓及取證現狀分析
僅有40.91%的被調查者認為,傳播與策劃專業的畢業生需要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另外,59.09%的被調查者認為證書不是就業的必要條件。一方面,雖然這些從業資格證書對于畢業生所具有的基本能力是一種有效的參考與佐證;另一方面,用人單位正在積極探索用人模式,更加注重考察畢業生的實際工作能力與積極的人格特質。同時,40.91%的認為需要職業資格證書的被調查者中,大部分人并未明確說出需要的職業資格證書的具體名稱。63.64%的被調查者表示,他們所在的公司或單位會不定期進行行業培訓,而36.36%的被調查者表示,他們所在的公司或單位不會或很少進行行業培訓。
調查還顯示,在不定期進行行業培訓的公司或單位中,他們對于行業培訓的內容主要有:廣告策劃能力42.86%,整合營銷傳播能力57.14%,業務能力57.14%,其他28.57%。主要集中在培養廣告策劃能力、整合營銷傳播能力以及業務能力上。
(一)以行業為導向,調整專業培養方向
隨著新興媒體與傳統商業企業的深度融合,行業對相應人才不斷出現新的崗位需求。但無論行業如何變化,主要的崗位職責也集中在表現和執行兩個大類上。因此,高校應根據這一特點,結合該專業學生的定位,調整專業培養方向。這樣,有利于明確不同專業方向的培養特色和目標,也能為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指明方向。
(二)制定以能力為本位、素質為基礎的人才培養方案
在制定方案的過程中,貫徹適應性、整體性的質量觀。在企業提供崗位需求的基礎上,通過分析崗位對知識、能力、素質等的基本要求,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同時,不僅僅只注重提升職業的崗位能力,更要注重在職業崗位標準的、規范的、嚴謹的工作流程中,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和提升實戰能力。因此,需要嘗試依據職業崗位工作流程,依托真實工作項目,以項目制為基礎重新設置課程體系。
(三)以項目制為基礎,進一步完善課程體系
依據專業方向的不同,將三年的課程體系遞進式設置為相應的項目課程,以教師為核心,引進和整合生產與服務型項目。以應用為目的,構建課程的教學內容體系,堅持突出應用性、實踐性原則,強調基礎理論知識的必需、夠用,將信息傳播專業的重點放在適應新興媒體的發展、滿足中小企業需求的實際落腳點上。課程設置與新媒體的發展緊密相連,注重培養學生的新媒體思維。迎合行業發展需要,調整教學內容,加強數據分析、營銷、運營等方面的課程內容。
(四)引入“學徒制”教學,進一步加強實踐教學
在專業教學過程中,啟用“學徒制”教學,將企業運行環境帶入課程,強化實戰導向,打造學生的核心職業技能。“學徒制”,就是師傅帶徒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言傳+身教,學與做融為一體。學生小部分時間在課堂上集中學習專業基礎知識,大部分時間則主要在生產性或服務性項目中實習。讓學生同步學習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通過系統的鍛煉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技能。
(五)實踐“小班制教學”形式,提高傳播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小班制教學”是在“學徒制”的基礎上對教學對象的調整變化,指的是專業班級人數的減少。“小班制”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不斷提高。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小班化教學模式的合理應用,需要對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空間、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時間等多個方面進行靈活調整,并注重各個教學環節的緊密聯系,最終才能有效落實在教學評估上,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和教師的教學效率。
(六)注重素質培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在教學過程中,改變原來以知識傳授為主的方式,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創造能力,加強對學生溝通協調、人際交往方面的訓練,注重禮儀文化的熏陶,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1] 張濤.高職院校創業教育透視:基于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創業教育體系構建與機制的研究[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21-25.
[2] 吳光明.中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理論與實踐[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2016:8-10.
[3] 王海平.高職院校管理創新研究[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50-53.
[4] 申曉偉.校企合作 共筑未來:高職院校校企合作育人理論與實踐研究[M].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2014:17-21.
[5] 方法林,印偉.高職院校頂崗實習質量管理探索與實踐[M].旅游教育出版社,2015:35-39.
G642
A
1674-8883(2016)21-0262-02
石瑞(1988—),男,傳播學碩士,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