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令 王 昱
(第二炮兵工程大學 陜西 西安 710000)
如何從我國現代文學視域中探析文學批評
夏 令 王 昱
(第二炮兵工程大學 陜西 西安 710000)
隨著西方現代理念的傳入,我國新文化批評已由五四時期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心理學的批評家遭到西方現代理論的洗禮。本文主要通過分析現代文學意識的相關理論,實現批評文學的構建及其方式,最大化探析現代文學批評運動。
現代文學;視域;文學批評
引言
中國文學批評觀念的現代轉型表現在中國傳統文化批評得反思上,是我國現代化文學轉型的重要契機。中國古代文學批評主要表現在對藝術作品的個性、精神風貌以及相關審美藝術等方面。
現代化文學批評的發展是經歷過反思文化大革命及以前的文學批評。現代化文學意識的形成主要根據中國現代文化發展的歷史脈絡、認知以及思考中國現代文化發展的歷史。中國現代文學意識是以虛構、想象、情感為主要特征得文學概念,體現出從“廣義文學”到“狹義文學”、從“雜文學”到“純文學”等階段的轉變。
2.1 從“文學”到“現代”
文學的變革在發展以來,經歷過“詩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說界革命”。這種革命是一次本質性革命,實現了從中國古典文學到現代文學的歷史性轉變,進而進入現代文學的初創期。文學的現代化轉變實現了從工具重造,到精神重造及品格定位的過程,這個轉變也是經歷過白話文學、到人的文學以及平民文學的轉變。
2.2 從“問題”到“主義”
新文學的建立,面臨著許許多多的困難,一些依靠“主義”解決問題的思想依然存在許多作家的意識中,新文學的轉變面臨著最大的兩個問題,其一是如何確定自己美學合法性的問題,其二是突破純文學的界限,在更廣闊的政治思想觀念中創建屬于自己的文學地位。
2.3 從“身作”到“心構”
從“身作”到“心構”的轉變是一個接續“傳統”重塑“正統”的過程。構建“新傳統”的過程是從文本選擇到分析意識以及形象塑造的過程,如同“人們要用你結的果子來批判你”。從文學的角度對后世的影響如何是對新文學安身立命的根本。
文學時期在經歷過漫長的發展之后,其文學內涵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代文學作家們的文學意識不乏膚淺、盲視及荒謬之處。但這依然不容否認其光輝形象,這需要用我們的智慧去點亮,這是我們當前的作家與文學家的歷史擔當。
[1] 孫佳.李健吾文學批評的審美現代性[D].遼寧.遼寧大學.2010.
[2] 黃念然.論中國文學批評觀念的現代轉型[J].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10,06:141-149.
[3] 吳浪平.中國現代作家批評與中國現代文學意識[D].武昌.華中師范大學.2012.

I206
A
1672-5832(2016)02-0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