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瑛羚
(貴州民族大學文學院 貴州 貴陽 550025)
黔東苗語諺語的構成與結構
楊瑛羚
(貴州民族大學文學院 貴州 貴陽 550025)
苗諺是苗語語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寶貴的非物質口頭文化遺產。本文主要分析苗諺的構成成分和結構類型。
黔東苗語;諺語;構成成分;結構類型
語是由詞和詞按一定的方式和規律組合而成的。探討語的構成成分和規律,并分析其內部結構,對于深入了解語的性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1 語素
語是由詞和詞組合而成的,詞則是構成語的要素?!罢Z素,是語的構成成分中最小的能獨立運用的音義結合體?!比缑缰V“n?55hɑ44 xhi33 ɑ55hɑ44.人窮志不窮”,是由“n?55、hɑ44、xhi33、ɑ55、hɑ44”五個詞組成。這些組成成語的詞,即n?55、hɑ44、xhi33、ɑ55、hɑ44都是語素??梢哉f,語素等價于詞,自然地具有詞的性質,如具有語音形式、表示一定意義以及可以獨立運用等。另外,我們對諺語進行劃分時,根據其構成語素的多少,可分為四字諺,如“ɑ53 shɑ44 tsu53 no13.背傘逃雨”;五字諺,如“ɑ13 pi1131ɑ35 niɑ13.拿到手才算捉到賊”;六字諺,如“ɑ35 s?44 q?44 qɑ35 ki53 n?55.悶著不叫的狗愛咬人”;七字諺,如“qɑ33 qia55 n?ɑ44 q?33ia55 shei35.壞人說壞話”;八字諺,如“i33o55 nɑ55 niɑ33 t?11u33 tɑ44i13.一根草也有露水養”。
1.2 語步
“語步,是由語素和語素組成的‘音步’單位,是根據語的語音節奏劃分出來的。音步,原指表現詩歌節奏的音組,也稱‘頓’”。苗諺講究押調,富有節奏感。但由于其口語化強,又不同于詩歌要唱,要求句式整齊、聲調一致。因此,諺語相對而言調號、語步及句子長短要顯得更加富于彈性、靈活多變。為了便于觀察和理解,我們借用圖表分別分析一下它們的組合方式:
我們可以運用漢諺劃分語步的做法,對苗諺的語音結構進行分析。根據苗諺內部自然語音停頓所形成的音節組合方式,可分為“二二” 式、“二三” 式、“二二二” 式、“二一二” 式,等等。
1.3 語節
“語節是構成語的具有相對獨立性的‘部件’”。諺語是由語節與語節構成的,它們之間有隔離性停頓,書面語用逗號或句號表示。從句法結構上看,構成諺語的語節可以是主謂短語,也可以是非主謂短語。如苗諺“ni55 tu55 ɑ55hi33 phi35 tu11,n?55 lɑ55 ɑ55hi33hi35 mɑ11.真金不怕火煉,壞人不要臉面”都是由兩個語節構成的。為了便于觀察和理解,我們借用圖表分別分析一下它們的組合方式:
語節1 +語節2=語
當然,諺語的語節不拘于語節1+語節2的組合方式,除了少數由一個語節構成語的方式外,還有少數由三到八個甚至更多語節構成語的組合方式。如語節1 +語節2+語節3=語、語節1 +語節2+語節3+語節4=語、語節1+語節2+語節3+語節4+語節5=語等。
另外,我們根據諺語構成語節的多少,可分為單項式、雙項式、多項式三種。所謂單項式是指由一個語節構成的語;雙項式是指由兩個語節構成的語;多項式則是指由三個以上語節構成的語。從語節結構上來看,苗諺大部分以雙項式為主,單項式和多項式很少,其中多項式主要源自苗族“理辭”或者歌謠中的一小段話。
“語的結構類型,是指語的整體結構類型及其內部結構類型。”諺語是非二二相承的表述性語言單位,在形式上相當于一個意思完整的句子。從語的整體結構來看,諺語屬于“句子型”結構類型,而根據諺語的內部結構關系,分為單句型、復句型,單句型再分為主謂句型和非主謂句型,復句型再分為聯合復句和偏正復句。
2.1 單句型
“單句是由短語或詞充當的、有特定的語調、能獨立表達一定的意思的語言單位?!备髅褡逯V語中都有大量的單句型諺語,這類諺語直接陳述了語義內容,大部分從字面意義即可得知諺語的語義。單句型諺語又根據內部結構關系再分主謂句型和非主謂句型。例如:
2.1.1 單句型主謂句
人窮志不窮。
悶著不叫的狗愛咬人。
壞人說壞話。
2.1.2 單句型非主謂句
背傘逃雨。
拿到手才算捉到賊。
摔跤乘人褲子掉。
2.2 復句型
“復句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意義相關、結構上互不作句法成分的分句加上貫通全句的句調構成的。”而根據諺語的意義關系,復句型再分為聯合復句和偏正復句。
2.2.1 聯合復句
聯合復句,是指構成諺語的語節間意義平等,沒有輔助之分的復句。苗諺的聯合復句主要有并列、選擇兩小類。如并列復句型“ɑ13 ɑ55 ki35 nɑ31ɑ55 pi11,hɑ44 ɑ55 ki35 nɑ31 qɑ33iɑ33.得勢時不要忙于驕傲,失敗時不要急于氣餒”;選擇復句型“hɑ35u35 pi33 l?33 xh33 lɑ11,ɑ55 hɑ35u35 pi33 l?33 tho53 ni55.寧愿要三句好話,不要三罐銀子”等。
2.2.2 偏正復句
偏正復句是指構成諺語的語節內部或語節與語節之間的意義有主輔之分的復句。苗諺的偏正復句主要有因果、條件、假設三小類。如因果復句型“nɑ31o33 tu13 vi11,nɑ31 kɑ35 tu13i44.急菜鍋破,急飯甑垮(急不可耐)”;條件復句型“tu44o13 t31 tɑ55 t?11,?44 tien1331ɑ55 lu11.樹直才成材,穩慎成理老”;假設復句型“qɑ33hu33 ɑ55 no55 qɑ55,qɑ33 niu55 ɑ55 hɑ44 po44.如果不吃大蒜,嘴巴就沒有蒜味”等。
[1] 溫端政.漢語語匯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2] 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貴州民族大學科研基金資助項目校學生科研2014(141)號
楊瑛羚(1988—),女,苗族,貴州雷山人,文學碩士在讀,貴州民族大學文學院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專業,研究方向:苗瑤語族語言研究。
H216
A
1672-5832(2016)02-01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