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思陟
(新鄉學院歷史與社會發展學院 河南新鄉 453000)
當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悖論
姚思陟
(新鄉學院歷史與社會發展學院 河南新鄉 453000)
全球化時代的到來,讓英語在地域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這有效的縮短了世界不同國家的距離,真正促進地球村這一概念的形成。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其本質是為了搭建起不同種類語言溝通的橋梁,起到了語言符號的轉化作用,有效的實現各項人類活動的順利實現。在這種情況之下,語言理所應當地肩負起文化交融的歷史使命。然而,落實到當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上,不少高校英語教學課堂教學效果不高,教學資源整合及教學組織形式還存在較多的問題,從整體上降低了由于教學的質量和效果,不利于真正提升我國高校英語教學效能。
大學英語 教學悖論 文化 全球化
根據我國教育部門的相關規定,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為國家和社會培養英語綜合運用人才,使之具備很強的聽說都學能力,以此在今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發揮英語的媒介和溝通作用。但是,從目前高校英語教學現實來看,不難發現由于教學還僅限于表面,對于英語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還處于相對較低的層次;盡管不少大學生已經能夠用英語來進行有效簡單的交流,但是由于他們的英語綜合素質較低,缺乏英語交流和學習的一般成長土壤,這在很大程度上讓高校英語教學處于尷尬的境地。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要想讓我國大學英語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須要善于解決好當前大學英語教學悖論的問題。[1]
1.時代語言潮流與高校英語教學的悖論
地球村成為當今世界的最好概括,這在很大程度上強化了一種通用語言存在的必要性,英語作為世界上使用最為廣泛的語言形式,成為了時代語言潮流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隨著國家之前的頻繁往來,時代英語語言潮流開啟了新時代,這也進一步凸顯出來英語語言的重要意義。但是具體到高校英語教學中,由于不少英語課堂教學還停留語言的理論層面,教學內容大多強調句式、語法等,不具有實踐指導意義,無法與時代語言潮流有效的契合,這就造成了理論與實踐的斷層,不利于全面的促進高校英語課堂與現實的連接性。[2]
2.語言本質屬性與潛在教學方式的沖突
從語言本質屬性入手來進行分析,英語語言其實更加強調一種互動手段和溝通媒介,因此在對于語言的解讀上,它本質屬于抽象的傳播學范疇。而對于高校的英語教學來說,大學英語知識化色彩較為明顯,抽象化的溝通媒介被進一步具象化,這就很容易造成不少英語教學中過分追求形式化的現象,忽視了語言本身的抽象性本質。這種語言本質屬性與潛在教學方式的沖突,是目前大學英語教學悖論的生動呈現,在根本上阻礙了英語教學效能提升,也不利于學生的長遠進步與發展。[3]
1.回歸本質,對于英語語言學習進行重新定位
針對當前大學英語教學悖論,必須要充分回歸英語本質來對英語語言學習進行重新定位,從而來不斷地實現對于英語的本質理解。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 ,必須要善于對英語語言的本質和意義進行闡述,結合其現實使用功能來對之進行再審視,認清其作為一種溝通媒介的重要性,并結合現實來對英語促進貿易經濟發展的作用進行思考,以此來不斷地為英語教學提供有效的實踐現實指導。同時,應該站在社會的角度來重新打造高效英語語言學習新體系,確立新的教學目標,保證教學計劃與現實的緊密聯系。
2.強化語言理論與實踐能力的共同提升
不斷強化英語語言理論與實踐能力的共同提升,是發揮英語語言本質價值的最有效方式。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應該重點以理論帶動實踐,并以實踐強化認知,從而來對大學英語進行全方位的深刻認識。在具體教學實踐過程中,應該立足于現實需要來進行學習體系打造,對于學生平時交流中需要的口語交際能力、聽力水平、寫作水平、翻譯水平等多方面能力都應該進行有效的滲透,這樣可以最大化地提升英語教學效能的實現。同時,不斷提升學生的語言素養,要求學生對于英語語言的理論知識進行系統化的梳理和掌握,從而來全面的提升自身的英語素質,為后續自我發展提供基礎。[4]
3.塑造高效、開放化的高校英語教學課堂空間
塑造高效、開放化的高校英語教學課堂空間,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主動地位,來對之進行有效的引導,提升其英語感悟能力和分析能力,以此來不斷地實現自我綜合素質提升,為今后的成長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應該以時代語言發展潮流為基礎來進行英語教學設計,不斷地來進行語言學習內容的更新,以便于能夠讓學生在短時間內跟得上時代的步伐;同時,還應該立足于學科定位和學生今后發展方向,來進行人性化的高校英語課堂教學設計,這樣能夠有效的來解決當前大學英語教學的悖論,從而為學生未來發展指明方向。[5]
4.構建完善、科學化的高校英語教學評價系統
教學評價是督促教學效果實現的最佳手段,因此在高校英語教學中必須要構建完善、科學化的高校英語教學評價系統,來對學生的英語水平進行全方位的教育和提升,這樣可以在根本上保證教學效果的實現。實現多元化的全方位教學評價,對于學生理論知識、口語能力、聽力水平、交流能力、理解能力等要素進行綜合性評價,老師必須要給每一位學生客觀公正的評價,這樣能夠不斷地來督促學生朝著未來社會發展的方向進行英語能力提升,以此來從根本上提升自我語言綜合素質,這不僅僅是時代高校英語教學質量提升的保證,更是學生自我發展的核心支撐。
當前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悖論的存在,一直是英語教學質量提升的矛盾點。時代語言潮流與高校英語教學之間的反差、語言本質屬性與潛在教學方式的沖突等問題的存在,最終消解了英語語言的本質內容,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語言的教學效率。因此,必須要善于從根本上來解決當前大學英語教學的悖論,回歸語言的本質來對英語語言學習進行重新定位;強化強化語言理論與實踐能力的共同提升;塑造高效、開放化的高校英語教學課堂空間;構建完善、科學化的高校英語教學評價系統等,從而來從根本上保證我國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
[1]張愛珍,林明金. 規則悖論及其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啟示[J]. 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10,03:115-116.
[2]林黌. 左右腦協調運用與傳統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悖論[J]. 新西部,2010,08:191+187.
[3]國榮. 非英語專業大學英語教學的悖論與探索[J]. 海外英語,2015,03:41-42.
[4]汪火焰. 基于跨文化交際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
[5]李軼群. 文化定型與大學英語文化教學[D].吉林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