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旭東
(吉林省鎮賚縣黑漁泡鎮中心小學校 吉林鎮賚 137300)
淺析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
牛旭東
(吉林省鎮賚縣黑漁泡鎮中心小學校 吉林鎮賚 137300)
新課改要求小學教學要建立愉悅的課堂氛圍。所以,在構建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時,方式的選擇應以愉悅課堂的實現為主要元素。在建構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時,愉悅的課堂氛圍是教學的鋪墊,而有效的教學方法則是核心。通過課堂氛圍與教學方法的有機結合,便構成了現實的有效教學平臺。
新課程改革 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教學平臺
依據新課程改革的目標,針對小學教學需強調建立愉悅的課堂氛圍。因此,在構建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平臺時,其方式的選擇應以“愉悅課堂的實現”為關鍵要素。在新課改背景下,各地同行都在努力探索上述課堂氛圍的形成途徑。然而,從反饋的信息中發現:許多同行在建構起愉悅的課堂氛圍的同時,卻忽略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接收效果。該結果便本末倒置了新課改的內在要求。[1]
根據教育心理學原理可知:寬松的教學氛圍,有助于提高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效率。若是過于強調教學氛圍的寬松,那將造成教學環節的松散,結果卻是分散了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注意力。由此可見,在建構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平臺時,愉悅的課堂氛圍是教學的鋪墊,而有效的教學方法則是核心。通過課堂氛圍與教學方法的有機結合,便構成了現實的有效教學平臺。[2]
早在10年前,我國就已做出在小學階段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通過具體的教學反饋發現,效果并不明顯。不明顯的原因有內外兩方面的因素,即:升學壓力所形成的外部因素,以及傳統教學習慣所產生的內部因素,仍然影響著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實施。通過教學反饋,目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面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以應試為導向
以應試為導向主要是迫于目前的升學壓力,基于這種導向在具體的數學教學中表現為:過于注重學生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同時,運用題海戰術來促使學生加深對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這種具有功利性特征的教學方式,使得最終只以學生的測試成績作為教學效果的惟一指標。因此,學生就形成一種怪現象:高分低能。盡管,學生在計算能力方面進行了有效訓練,結果卻無法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似乎根本就沒有具備解決問題的意識。[3]
2.傳統教學習慣使然
小學數學的教材版本在相當時間內是不會變更的,這既方便了教師的備課,也促進了他們對教材內涵的不斷理解。然而,在提供上述優越性的同時,也客觀形成了許多負面的傳統習慣因素。如,課程設計的固化、例題選取的老化等現象。這就在教學信息傳遞上,限制了學生思維能力的養成。同時,在教學環節上受傳統授課模式的影響,顯得過于程式化。其結果自然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關乎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也就無從談起。[4]
根據本文開篇所闡述的構建邏輯,應分別建立:愉悅的課堂氛圍、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通過對二者的有機結合,便形成有效的教學平臺。為此,這里將引入:“賞識教育”方法,實現“愉悅課堂氛圍”的營造;“探究式”教學,對有效教學方法的形成。
1.“愉悅課堂氛圍”的營造
賞識教育方法,根源于現代教育思想中的“主體性”教育理念。其本質就在于,引致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
(1)非功利化的教育環境。賞識教育強調為學生的學習營造一種非功利化的教育環境。這種環境的營造關鍵在于這3個方面:①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②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引導與鼓勵;③激勵學生努力克服自身的弱點,使他們形成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這樣就能激發學生們的學習潛力,并將優化小學數學學習的效果。
(2)尊重、激勵、寬容的教育手段。尊重體現為:承認學生的能力將在不同方面展現。因此,以一種包涵的教育心態來對待不同特點的學生。激勵將形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動力機制,有助于他們發揮自身的學習主動性,從要我學轉變到我要學的學習態度上來。寬容是賞識教育的重要特征,區別于功利性教育的方面就在于:允許學生在學習中犯錯,不用尖刻的言語與行動懲罰他們。
2.有效教學方法的形成
探究性學習是以問題為導向,通過提出問題,使學生卷入學習,通過引導學生探究問題,促使學生開展積極主動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能力,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探究性學習離不開個體的獨立思考,從問題的發現到問題的解決整個過程都與個體的獨立思考緊密相連,在探究性學習中,從形成問題、制定問題的方案、收集資料、分析資料直至得出結論,學生需要同他人聯系,以便對如何建構問題解決的方式方法得到共識,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相互合作、取長補短、相互溝通,形成尊重、傾聽、平等、民主等態度,建立友愛、融洽的人際關系。
以“重量單位”的教學內容為例:在導課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一個有趣的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自己有多重嗎?這個問題直接與學生自己有關,因此,課堂氛圍就活躍起來了。然后,教師隨機抽一位學生回答自己的體重,學生可能會回答:XX公斤或斤。這時,教師就可以引出本堂課所要講授的內容:重量單位——千克。教師在糾正了學生剛才所回答的XX公斤或斤后,就應及時引入千克與公斤、斤的換算公式。及時的目的便是:學生在產生迷惑與好奇的心態時,往往是注意力最集中的。由此,給出三者之間的換算公式,便有助于學生掌握。最終,教師再讓全班的學生使用“千克”為單位,報出自己的體重。如果班里的小胖報出自己的體重是XX千克,一定會激發課堂愉悅的氛圍。[5]
由此可見,在有機結合了愉悅的課堂氛圍與有效的教學方法后,教學平臺的構建也就完成了。
[1]許佳.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自主學習教學模式[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12).
[2]王淑霞.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趨向淺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2).
[3]夏方平.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引導”策略[J]. 上海教育科研,2010(12).
[4]壽業青.賞識教育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2).
[5]黃樹彬.論家庭教育的理智與賞識 [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