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曉艷
(吉林省鎮賚縣慶余小學校 吉林鎮賚 137300)
教師角色轉換與課堂師生互動的研究
佟曉艷
(吉林省鎮賚縣慶余小學校 吉林鎮賚 137300)
現代教學追求平等,要求老師和同學們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知識的傳遞與發展,教學過程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統一,其實質就是師生之間的互動。師 生互動在語文教學中體現為:教師的期望;教師的監控與學生的自律;教師的善教與學生的樂學等。在教學中實現師生互動的具體做法是:師生共同開發課程,共同教學,共同評價等。
師生互動 角色轉換 平等教學 課堂氛圍 學習效率
良好的互動模式可以使教學任務事半功倍,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成績有著很大幫助。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互動式教學方式越來越受教師和學生的青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師生互動就是常見的一種互動方式。在實施互動的過程中,既可以提髙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將課堂交給學生,對提高教學質量有著積極的作用。
首先我們要明確概念,角色轉換和師生互動不只是一次活動、一次游戲,而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主體是全體師生。師生互動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確保讓所有學生都能夠參加進來,教師充當引導者的角色。有的課堂上老師沒能夠清晰互動的含義,認為在講課過程中提問幾個同學即可,一問一答其實不是課程改革中要求的互動和角色轉換。這一項要求面向的是全體師生,要求每個人都參與進來,明確自己的角色,然后再轉換角色。這個轉換不是真的轉換,而是指的是擺脫傳統觀念束縛,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老師做引導者、傾聽者,讓一切學習活動都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最終目標是實現師生關系的和諧、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
明確自己的角色不容易,做好自己的角色扮演更不容易,生活和學習中出現的很多問題都是由于我們沒有完成自己角色應有的任務,出現了角色混亂導致。在現實生活中,由于學生所處的社會地位和背景不同,受不同角色期待的制約,往往使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行為規范和不同的角色扮演方式。其中有的與學生角色規范要求相一致,有利于學生完成角色行為,也有許多行為規范和扮演方式會妨礙學生角色的完成,從而造成角色緊張,形成精神方面的壓力。如果長期得不到緩解,就會危害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因此,學生入學后,學校和教師在使學生具備相應角色認知能力的基礎上,應及時加強角色訓練,使學生獲得相應的行為能力。
角色轉換和互動在小學課堂上是一種新的嘗試,驗證它有沒有效果需要靠老師和同學們充分而有效的反饋。每次完成了課堂互動和角色轉換,都要進行客觀地評價,評價的作用是進行總結和反思,針對授課過程中出現的具體問題,找到相應的解決辦法,做到理論和實際的結合。合理地對學生進行評價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評價應著眼于學生能否在活動過程中主動去發現問題和探索問題;能否積極地為解決問題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資料、能否根據占有的課內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設和觀點,能否綜合運用學科知識和能力等。例如,班上一個成績較差的同學李明,平時上課也不怎么專心聽講,從來沒有主動舉手回答過問題,幾乎和老師沒有交流和互動。在我們進行的角色轉換互動過程中,他敢于站起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我才發現,他分析問題的能力原來如此之強。我當著全班同學的面重重地表揚了他,并且把他樹立為榜樣,要其他同學都像他學習。從此,李明的學習熱情空前提高,課上積極表現,課后認真作業,學習成績有了顯著提高。
除了學生接受老師拋出的互動,學生自己更應該有自己的想法,敢于質疑,敢于否定。不管提出的問題是否正確,都說明這個學生在思考、在學習,這種精神起碼值得肯定。學貴有疑,疑則進,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與眾不同的疑問、觀點、見解以及標新立異的設想,對學生挑戰性的探索予以支持和贊許。質疑是創新之源,教師要鼓勵學生以自己的創新思維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追求真理,讓學生大膽質疑。質疑是學生認真參與學習,積極思考的表 現,也是訓練學生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質疑可以從課題發問,從課文內容發問等。再次,提問要優化。師生的交往互動,除了師生的討論交流外,提問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種方式,但值得注意的是,提出的問題必須整體優化,既要有明確的目的性,又要大小、多少得當,從而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筆者要強調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授課過程中,老師要意識到互動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師生之間的互動,這種是最常見的;另一種是學生之間的互動,這點是最容易忽略的,但也是最重要的。以往的互動理論大都局限于教師與學生群體之間的彼此影響,否認了學生同伴之間的相互影響。合作學習的重要代表人物約翰遜弟認為:“從本質上說,教與學的成人——兒童雙邊觀過低地估計了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生關系的重要性。”可見,我們所倡導的互動觀,應是一種多邊立體的互動觀,它不單倡導師生雙邊互動,更倡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多邊互動。
課上的時間有限,有些教學活動會延續到課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成立學習小組,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一來可以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二來可以解決老師精力有限,不能有問必答的問題。推行“以優帶差,互助學習”的機制,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進步,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體學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進課堂教學效益的提高。
綜上,角色轉換與互動的好處不言而喻,課改教學經驗告訴我們,只有打破傳統的教師“一言堂”模式,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真正進行師生、生生之間平等的、全方位的對話,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語文課堂“互動教學”,從而促進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