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旭
(鄭州煤礦機械制造技工學校 河南鄭州 450013)
信息技術與中職數學整合的教學模式研究
王 旭
(鄭州煤礦機械制造技工學校 河南鄭州 450013)
中職院校學生在學習上更注重專業技能,在數學方面可能重視程度不足,造成數學課堂有效性偏低。在現代化教學中,信息技術的運用已不罕見。本文以此為背景,簡單闡述了影響中職院校數學課堂有效性的相關因素,分析了信息技術在數學課堂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礎上對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的整合提出幾點意見和建議。旨在進一步完善中職數學課程教學模式,提升課堂有效性。
中職院校 數學教學 信息技術 策略
隨著我國對教育事業的關注程度的不斷提升,中職教育范圍逐漸擴大,呈現普及狀態。學生數量的增多造成原有硬件設施以及師資水平無法滿足現階段教學要求。另外,學生在學習興趣以及學習能力上可能處于偏低水平,尤其是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并不高。以汽修專業的中職院校為例,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明顯處于偏低程度,學生對數學課程不重視,數學能力較弱。本文以以此為主線,研究了中職數學教學中,融合信息技術對數學課堂有效性的改善效果,現報道如下:
數學教學重點在于對數學思維以及數學方向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難免會重復性地對同一種數學類型的題目加以講解,同一知識點可能需要兩至三節課程才能夠讓學生掌握。在沒有使用多媒體技術時,教師需要將知識點寫在黑板上列出,再傳授給學生,在板書的時間上花費較多,因此課堂上學生與教師交流的有效時間較短。數學學習重在思考,若單純就是將知識點了解而不運用,數學能力則無法提升。因此教師須重視課堂進度以及效率,保障學生在課堂上的數學思考時間,壓縮黑板板書造成的時間浪費。信息技術的利用能夠通過備課時對信息的綜合提前做好上課準備。對學生的數學教學不再通過板書形式完成,而是通過ppt、圖片、視頻等方式,讓學生了解數學原理,并將數學原理生動地展現出來,對學生學習熱情以及學習動力均有所幫助。同時,信息技術的使用能夠讓教師極大節省課堂上不必要時間,可利用更多時間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了解學生對學習數學中存在哪些困難,或是在知識點的理解上存在哪些偏差,以便于調整教學狀態,提升教學效率。[1]
1.轉變觀念,加強信息技術整合質量
在數學課堂中融入信息技術首先需要教師在觀念上加以轉變,認識到汽修中職院校中培養學生數學能力的重要性。信息技術有利于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培養,在信息技術幫助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更有效地提升主動性與積極性。對于教師而言,在完成多媒體課件寫不應敷衍了事,應仔細研究教學課程以及教學目標,制作出高質量的教學課件。例如在學習立體圖形這一知識點時,傳統教學為教師在黑板上將立體圖形畫出來,學生對圖形的理解屬于二維平面形式。但若采用信息技術模式教學,教師可以將不同角度的立體圖形向學生展現,讓學生能夠更清楚地看到線段與線段之間的關系。通過信息技術將圖像的三維形式向學生展現,能夠幫助學生更明確的理解立體圖形構建形式,明確解題思路。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融入重點在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減輕平面看圖造成的學習困難。在課件制作上,教師可以在多媒體課件中加入一些圖片、動態圖像等有趣的元素,將學生注意力吸引在課堂教學上。[2]
2.信息技術與小組合作的融合
小組合作式學習是我校目前使用較多的教學模式。在信息技術幫助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分配每個小組的學習任務,并要求每個小組將自身的探究成果,通過ppt向全班同學展現。這樣一來小組內成員的積極性將更高,為了能夠向全班同學展現完美的探究成果,每個組員都將更努力的尋求知識解答方法,對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與積極性的發揮與培養有所幫助。例如在學習數學象限知識時,可將全班同學分為四個小組,每個小組探究不同象限的特點,并自行制作ppt將小組所研究的象限特點展現出來。又如在學習直線、射線、線段相關知識時,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通過ppt向學生展現這三個概念之間的區別。同時讓學生分小組討論不同概念之間的區別,例如直線沒有端點、線段有兩個端點,而射線只有一個端點,學生能夠通過具象化的觀察了解抽象的概念,并找到三個概念之間的差異性,這樣一來學習效率自然能夠提升。[3]
3.提升學習實踐性
信息技術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不僅需要將信息技術的優勢有效的發揮,而且教師的教學主導作用也不能忽略,教師在教學中需要保證教學過程的因材施教。信息技術的應用不是簡單的采用多媒體演示或者節省教師的板書時間,而是為了更加直觀的將數學知識的計算和證明過程表達清楚。在信息技術使用時,將教學過程和學生學習過程中多方面的優勢整合起來,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使教學效果最優,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利用信息技術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能夠讓學生從傳統“聽數學”狀態變為“做數學”狀態。教師也可利用信息技術,讓學生自己動手觀察數學現象。例如在學習一元二次不等式時,可以通過電腦讓學生在幾何畫板上做出一元二次函數的圖形,通過鼠標的移動觀察圖形變換與坐標軸之間的關系。這種能夠讓學生實踐的教學方式可以更好的讓其了解數學原理,提升學習的實踐性。學生在最初接觸一元二次不等式時難免對其中元、次的概念有所模糊。教師若能夠利用信息技術,將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變化形態向學生展現出來,學生對不等式的中x和y的變化關系能夠更明確的了解,從而深層次的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形態,對解題有所幫助。
4.利用微信教學
目前學生基本上都會使用手機,其中微信軟件已經普及。在業余時間,如果學生無法聯系到教師但在學習上又存在困難時,可通過微信聯系教師獲得輔導,教師也可在微信中開設討論組,方便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問并統一解答,節約單獨解答的時間。采用微信方式教學能夠讓學生感到新穎性,從而提升使用這一學習方式的積極性。微信教學模式能夠幫助學生在課余時間學習遇到困難時得到正確的解答;同時采用微信方式交流也能夠在教師不在線情況下,得到其他同學的幫助,在互幫互助下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與問題討論氛圍。
學生學習數學的重點在于興趣與實踐性。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加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提升其對課堂的關注程度;之后利用信息技術提升數學教學實踐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去學習數學,從而提升課堂有效性。
[1]趙福平. 基于項目教學法的中職數學教學實踐與探究[J]. 電子制作,2013,21∶164.
[2]趙琴琛. 優化預設 精彩生成——談信息技術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與展望[J]. 當代職業教育,2014,05∶71-73.
[3]劉愛芳. 基于中職數學應用性專業性特點的多媒體數學教學探析[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19∶77-78.
王旭;性別:女;工作單位:鄭州煤礦機械制造技工學校;出生年月:1983年9月12日;民族:漢族;戶口:河南省鄭州市;畢業院校:洛陽師范學院;職稱:講師;學歷:本科;學位:理學學士;專業:數學與應用數學;研究方向: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