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桂梅
(農安縣開安鎮第一中心小學 吉林農安 130201)
探討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曲桂梅
(農安縣開安鎮第一中心小學 吉林農安 130201)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對學生的自身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并努力激發學生的個人興趣,以保證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能力得到積極提升。在本文中,根據教學中的實際情況,為了能對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就要利用相關方法嚴格解決,并為小學數學教學提供有效的支持依據。
小學數學 教學 學生 自主學習
數學學科對小學生的今后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能夠提升小學生的數學素養。根據小學生的日常學習情況,不斷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在期間發揮主導地位,并在日常學習中將數學知識積極引入其中,這樣不僅能提升小學生的自學能力,還能為教師提出有效的建議和意見。
俗話說,興趣是教學中的最好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因為小學生的年齡、身心發展還處于初步成長時期,對社會以及生活中的各項事物都產生較大興趣。小學生是渴望得到知識的,所以,根據這種狀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就要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具體實施期間,主要表現在:其一,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要根據課本上的內容來增加小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并讓小學生在學習期間能夠充分認識到,小學數學并不是單純的計算、考試。教師在對其教學期間,還要將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簡單數學知識與課本知識有效結合起來,并使小學生在日常學習中能夠簡單的應對生活中存在的問題[1]。例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學習乘法計算,教師就可以將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現象積極引入。學生在家里買東西期間,需要學生將花費的總金額進行計算,并鼓勵學生在放學后能夠讓家長找出一些關于乘法的知識進行計算。例如:家長帶領學生到超市中買蘋果,如果一斤蘋果為3元,家長要買2斤,需要花費多少錢?在生活中對一些問題進行計算,能夠使學生以自身的角度產生新的認識。而且,在激發學生學習情況下,教師還要利用課堂游戲的方式,讓學生明確數學知識樂趣。在這種發展形式下,小學生能夠真正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并讓學生積極融入到數學學習中去,從而為數學知識學習提供有效基礎[2]。
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發揮自主學習意識,并保證他們在日常學習活動中能夠形成新的認識。在該發展過程中,要改變傳統的教師地位,并為教師與學生創建一種和諧的交流氛圍。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在課堂上對知識進行講授,并在學生認真聽課后,加強日常的習題訓練和練習重復,這樣才能保證教學效果得以充分發揮。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形成強有力的緊密關系,能夠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一種合作機制,所以,在教師與學生和諧相處情況下,充分發揮教師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并讓學生與學習與生活中都能找到合適的合作者[3]。而且,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會遇到一些問題,如果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處理不恰當,就會在他們之間形成一定的隔閡,在該現象下,教師與學生將會不平等的交流,也會給教師、學生之間增加一道阻礙,從而影響了小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例如:在學習認識多邊形教學過程中,為了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可以在課堂中為學生提供一個有效的交流平臺,并以游戲的方式來增強學生與教師的互動方式。在多邊形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呈現某個含有多邊形的玩具,然后找出某個同學,與教師一起進行拆卸活動,在拆卸期間,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不認識的多邊形與認識的多邊形分開,然后再將分離出的不認識的多邊形發放到其他學生手中,并使學生在相互合作與討論中找出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等。在該教學活動中,學生不僅實現了與教師之間的有效交流,還促進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與合作[4]。
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實施任務型教學模式,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提升小學生的自主能力。教學任務的開展就是小學生通過自身的勞動來獲取知識,并獲取自身的能力。一般情況下,在日常教學期間,教學目標的實現都能為學生建立良好的科學知識,在教學任務壓力下,還應該讓學生掌握已經學到的知識,這樣才能發揮其真正的教學效果。所以,要對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教師就要積極引導學生,并使學生能在自身的努力上進行自主學習,以保證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還要為學生準備一些充足的任務量,并使學生在以后的數學學習中能夠打下基礎。例如:教授學生學習幾分之幾,在該教學任務中,為了讓數學知識更形象,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正方形折紙的方式將其分為四分之一,并考驗學生,看誰利用的方法比較多。基于此,教師可以再次向小學生提出問題,還有哪位同學掌握新的折紙方法,最后,在對正方形進行不斷對折期間。得出直觀的四分之一[5]。在這種任務型問題教學中,小學生能夠在數學操作中獲得成就感,并促進學習任務、學習知識的積極完成與掌握,從而為小學生的今后發展提供有利的發展平臺。任務型教學方法的體現主要就是將小學數學教學內容進行不斷深化與完善,并使小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提升自身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建立合適、有效的發展平臺,才能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能力。
總而言之,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僅是教師積極努力形成的,教師與學生之間還要形成有效的合作關系,這樣才能保證積極作用的充分發揮。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興趣,還要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合適的交流平臺,并以任務型教學模式作為基礎條件,這樣不僅能對學生的自主數學能力進行培養,還能為小學生的以后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1]丁銀霞.小學數學自主學習的實踐——以“運算律”教學為例談小學數學自主學習[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5,29(2)∶106-109.
[2]丁海君.淺析如何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J].新課程導學,2015(5)∶52.
[3]吳廣和.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課堂的構建[J].教學與管理(小學版),2013(3)∶47-48.
[4]申德林.小學數學自主學習的教學策略[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5(1)∶204-205.
[5]孫艷莉,郭文超.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J].神州(下旬刊),2015(12)∶12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