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秦星
(榆林市第八小學 陜西榆林 719000)
如何讓音樂課堂更高效
付秦星
(榆林市第八小學 陜西榆林 719000)
音樂,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我國是個傳統禮儀之幫。早在幾千年以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說:“始于禮,成于樂”可見,音樂教育在悠久的中國歷來受到人們的重視。
當今社會,人才輩出,家長們更是望子成龍,不惜給孩子買鋼琴、電子琴、小提琴等。這些家長無疑是負責而明智的,因為,他們懂得音樂教育的重要意義。
在這樣大好的形勢下,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我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同時,更感到自己工作責任重大,因為,大部分學生音樂素質的提高,還有賴于課堂教學,也有賴于我們這些平凡的音樂老師的指導。
那么,怎樣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效率呢?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情境教學已被大量運用于各種學科的課堂中,音樂課堂也不例外。情境教學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方式來說,具有較高的帶入度,很容易將學生帶入一種特定的環境中,帶給學生真實的體驗,也就更容易激發學生學歌的熱情和唱歌的感情。小學音樂課本上的每一章都有一個主題,以"抗日烽火"這一章為例,老師可以在上課前將有關抗日的歷史告知給學生,可以向學生播放一些具有歷史代表性和震撼性的圖片或音頻,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愛國情感,然后讓學生在觀看一組具有震撼性的幻燈片時感受將要學習的歌曲,強烈的帶入感更易觸碰到學生心靈中的愛國之情,使其一觸即發。在學生感情最為充沛之時,老師可以向學生說明學習此類歌曲的原因以及自己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可以是"讓學生胸懷愛國之情熟唱所學歌曲",然后將歌曲教給學生。通過這種方式,不僅打消了學生對于學習音樂課本上歌曲的懈怠感,而且充分調動起學生的愛國之情,取得超出預想的教學效果。
小學的音樂教學應充滿趣味性,這樣才能喚起學生對音樂學習的激情,放松學生緊張的學習心情。在上課前,老師先要消除部分學生的緊張感,讓學生擺脫拘束,為接下來的活動奠定好基礎。接下來,老師可以將準備好的影視劇的劇照展示給學生,在多媒體放映機上隨機選擇;將班上同學進行分組編號,然后隨機抽取小組對老師選擇的影視劇進行角色扮演,其中必須穿插影視劇的歌曲;最后進行小組評比,選出表現最好的小組進行嘉獎。這樣不僅增強了老師與學生的交流互動,而且使每位學生參與其中,緩解了部分學生的拘束感,并提高了同學間的配合度。
歌曲的學習對于小學生來說難度較低,學生將歌曲學會后往往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所以老師若想要保證全班同學的精神集中度,就要給音樂課堂增加一些挑戰度。以"絲綢路上"這一單元為例,老師可以在課前收集多種新疆少數民族的樂器圖片和音頻,比如彈布爾、冬不拉、達甫、熱瓦甫等典型樂器,然后在新歌曲學習完畢后將樂器聲音播放給學生聽,然后讓學生將聲音與圖片進行結合。老師可以在每節課后都通過此方式拓展學生的音樂知識,通過累積積分原則給予表現優異者以表揚或者小獎勵。這樣,既解決了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也豐富了學生的音樂背景,可謂一舉兩得。
小學生正處在樂于表現自己的成長階段,尤其在音樂課堂上,很多學生都希望能夠向老師和同學展示自己優美的歌聲和舞蹈。作為老師,我們應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的平臺,給學生一個肯定自己的機會。這也是音樂教學與其他學科與眾不同之處,所以老師應該充分利用這種優勢。比如,老師可以單獨抽取一節音樂課作為學生的表演時間,可以設置"卡拉OK大賽".第一輪讓學生演唱所學習過的歌曲,根據歌詞記憶度和旋律契合度進行排名;第二輪為自由演唱,讓學生演唱自己喜歡的歌曲,根據聽眾喜歡程度進行排名;最后為臨時合唱比賽,將參賽學生分為若干小組進行合唱,然后根據小組成員默契程度、歌曲完成程度進行排名。最后根據分出名次,給予前三名獎品,對其他參與學生進行表揚。這種方式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參與程度,而且增強了學生對歌唱的自信,聯絡了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感情,教學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總之,作為一門學科必然有它自身的體系,音樂學科也不例外。通過創設一種可以讓學生聽、視、感、觸的環境、氛圍,使學生興趣濃厚地參與到音樂活動中;讓學生由淺入深地步步展開,在實踐操作中,逐步獲得學習音樂必需掌握的淺顯音樂基礎與基本技能;在生動、形象、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激發、感染、陶冶、誘導學生的情感,從而使音樂課的課堂效率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