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棋
光電信息工程專業校外實習基地建設與管理的實踐研究
□李宏棋
實習基地的建設是高校實踐教學工作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本文從光電信息工程專業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與管理出發,分析了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和管理的實踐過程中發現的一系列主要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改善措施,為進一步加強校外實習基地建設、提升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提供了一些思路。
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管理;光電信息工程
影響大學生就業的根本問題是就業能力的不足,由于很多高新技術企業除去研發人員,大量需要的是生產工人和技術工人,而大部分本科生因為實踐能力不足,又自視過高,不受用人單位的歡迎。增進校企合作,推動產學研結合,加強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和管理不失為一條增強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出路。近幾年來,利用地處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的優勢,我校光電專業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內的光電企業建立起了固定的、良好的校外實習基地,比如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華俄激光工程有限公司等。幾年來的實踐經驗證明,校外實習基地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綜合素質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實習基地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場所,是學生了解社會和企業、接觸生產實踐的橋梁,也是高等學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條件和保證,實習基地建設作為培養學生技能的重要保證,要以學校發展規劃目標所設專業的實際需要為依據,充分體現規范性、先進性和實效性,建設光電信息工程專業校外實習基地在實現學校人才培養目標、促進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完善、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緩解學生就業壓力等方面具有積極的意義。
應用型本科以培養能夠將成熟的技術和理論應用到企業實際生產、生活中去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己任。光電信息工程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工科專業,而其中很多重要的專業課目,如“光纖技術”“光電技術”等既有很強的工程實用性,又具有非常強的系統理論性,學生學習起來往往感覺十分抽象,雖然學校開設有相關實驗課程,但與工廠實際應用比較起來顯然還不夠形象生動。而諸如“應用光學”“物理光學”等專業基礎理論課程,因為有配套的實驗室和儀器設備,利用實踐學時學生可以通過開展相關實驗過程而受到一定工程基礎訓練,為到工廠進行生產現場的相關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作為學校教學的補充,為豐富教學方式方法,將課堂理論教學與課下工程實踐有機結合起來,推進實踐教學內容的建設,是提高應用型光電信息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必由之路。而作為實踐教學的重要部分,校外實習基地以其規模相對大、穩定、工程性強,能夠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習場所和條件,為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良好的專業素質、團隊協作能力等提供重要的渠道保證。加強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和管理是高校應該始終堅持的一項重要任務。
近年來,經過不斷的實踐、探索、改革,漢口學院光電信息工程專業畢業實習在時間上從8周變為16周,為學生更好地參與生產實踐過程提供了時間保證,同時也為開展實踐教學帶來了新的困難和挑戰。光電信息工程專業每年畢業生人數較多,而企業愿意接受的實習人數有限,安排集中畢業實習較為困難,為此我們通過與一些企業建立長期的校外實習基地,以提供畢業實習場所。通過安排學生到工廠生產現場實習,一方面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光電信息工程專業的認識和理解,通過理論聯系實際,進一步鞏固所學專業知識,并且可以明顯地提高專業興趣;另一方面,學生在工廠實習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生產壓力,提高生產效率,因而頗受廠方歡迎,也為校外實習基地的持續建設和發展提供了原動力。盡管如此,在校外實習基地建設與管理的實踐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1.校外實習基地管理不夠規范
在校外實習基地運行過程中,出現了一些管理不夠規范的現象,使校外實習基地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第一,雖然與實習基地企業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但是相關的配套措施,比如學生管理規范、實踐教學的細節內容、校企雙方指導教師的職責劃分等,沒有進行明確的規劃和規范。例如,有個別學生在實習中因事不能出勤,可能只與值班師傅和車間主管請假,而并未告知校方指導老師,學生管理過程存在漏洞。
第二,光電信息工程專業畢業生產實習時間為秋季第7學期,為不影響考研學生的復習安排,允許部分學生參加大學生系列科技競賽和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等校內實習。為保證在學生找工作之前即完成實習任務,允許部分學生中途改變實習基地或自行聯系實習單位。由于實習地點比較分散,這為我們進行實習過程管理帶來了一定困難。校方指導老師雖然會在暑期和實習期間走訪各實習基地和實習單位,了解學生實習情況,但是對監控實習過程的完整性,還是顯得不夠。
2.校外畢業實習模式及內容不夠豐富
從光電信息工程專業學生以往的校外實習情況來看,實習內容相對單一,或是在光電器件自動化生產線車間值班,或是參與光電儀器組裝測試工作。由于校外集中實習周期相對較短,學生能力還未達到而不能快速融入有一定深度的企業項目設計開發工作當中,而實習內容的不合時宜將使得學生實習的效果大打折扣。從目前實習的實際情況來看,根據實習崗位不同,學生反映的實習效果存在較大差異。若實習崗位安排在企業生產任務吃緊的時候,則學生可以獲得更多的實習參與機會,實習效果好;反之,若實習崗位在企業生產任務減少的時候,則學生的實際實習參與率下降,或者因實習業務難度較小,學生缺乏成就感而失去實習興趣,而不能獲得較好的實習效果。學生同時要求工廠根據工作量發放實習補貼。因學校實踐學時與企業生產需求并不總能契合,學生實習效果存在差異是目前實際存在的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必須探索更為豐富的校外畢業生產實習模式及內容。
3.校外實習效果評價機制不夠健全
目前,學生校外實習的評價機制主要由企方鑒定、畢業實習日志、畢業實習報告、畢業實習答辯四個環節組成。由于對學生校外實習過程的監控程度不強,企方鑒定成績通常由校外實習基地的指導老師予以評定。從以往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的企方實習鑒定成績都很好,難以看出差距,不能反映學生真實的實習效果,也很容易造成部分學生對校外實習不重視,為今后長期開展校外實踐教學活動帶來不利影響。另外,以往實習答辯通常采取小組答辯方式,即同一實習項目上的學生可以4~5人為一小組一起答辯,學生實際實習情況不容易區分。
在對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的不斷實踐、探索和總結中,我們不斷地發現問題,也不斷地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從中積累了一些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和管理的方法和經驗。
1.加強制度建設和實習過程管理
為了更好地發揮校外實習基地作用,應該建立健全相關的管理規范制度,并嚴格執行。
第一,實現規范的校外實習文檔資料管理,如制定實習安全規范、實習獎懲制度、實習計劃、實習大綱、實習鑒定文件等。為開展規范高效的畢業實習提供全面的制度保障。
第二,強化校外實習的過程管理,建立不定期的巡視考勤制度。在企方管理實習學生的基礎上,校方指導老師加強與企業聯系,譬如在不方便到實習基地現場的情況下,可以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進行實習考勤管理,規范學生的校外實習行為,及時了解學生的校外實習情況,必要時做出調整,以創造良好的實習氛圍,并為最終的實習成績評定提供參考依據。
2.創新實習模式和實習內容
根據校外實習基地提供的實習部門、實習崗位,充分考慮學生的崗位興趣,合理安排光電信息工程專業學生下廠實習。通常可采取師傅幫帶、參與實踐小項目、設備故障檢修,甚至光電產品銷售等方式進行實習,一段時間后,通過實習交流,還可通過雙向選擇交換崗位實習,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采取直接頂崗的形式進行實習。此外,為了促進學生理論結合實際,充分利用校外實習基地的各種資源、設備,通過與實習基地指導老師協商,鼓勵學生結合畢業實習工作完成畢業設計課題。
校企聯合培養模式的畢業設計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學生開始畢業設計前,由合作企業技術人員通過講座的形式講解具體的要求。通過講座,可以更直觀地為學生描述設計的整體思想和框架,讓學生對畢業設計形成初步的認識,給學生樹立做好畢業設計的信心。通過開題答辯,企業指導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題目的把握情況,學生可以通過答辯與指導教師進行交流。在校教師側重理論層面的問題,合作企業擅長應用層面的問題,使學生的設計更加貼近實際,能從實際工程角度進行設計。校企合作使理論學習和工程實際有機結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了教師的選題思路,深化了校企合作的內涵。
3.建立科學的實習評價機制
為了進一步完善實習評價機制,促進實習過程監控,通過不斷征求校外實習基地指導老師對實踐教學的改進意見和建議,校企雙方共同制定學生實習評定機制。根據學生實習期間的考勤、實習態度、實習能力、團隊協作等各方面表現,要求實習基地指導老師給出契合學生實際實習情況的實習鑒定意見。學生在實習后提交實習日志、實習報告中應能有體現實習過程的相關圖片、內容。在規范實習資料的前提下,進行現場實習答辯,答辯環節采取學生獨立答辯形式,以區分同一實習項目學生的實際實習情況。最后通過合理分配各評定環節比重,經綜合考慮給出每個學生最終的實習成績。
近兩年來,在光電信息工程專業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和管理的實踐過程中,經過不斷地努力探索,在實習基地管理、實踐模式創新及內容優化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進步,為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提供了較為便利的實習場所。例如,我院與武漢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民品部、光學加工車間、探測器研發中心等單位都建立了長期的校外實習基地合作關系,這些校外實習基地專業對口,并且與我校距離較近,方便學生入廠參觀見習和實習。經過長期合作建設,雙方形成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安排學生下廠實習的工作得到有序開展,每年都有部分畢業生在企業完成畢業設計課題,學生專業能力得到培養,并得到企方好評。有些畢業生因其實習期間的良好表現,通過雙向選擇在畢業之后直接去實習企業工作。通過積極征求企方意見和建議、收集每個實習批次學生的反饋信息,不斷地規范校外實習相關制度、文件,改進和創新校外實習方式方法和內容,為校外實習基地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循之路。
[1]申研春.通信工程專業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4,(2):179-180.
[2]張鯤,李壯.校企合作與高校應用型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J].繼續教育研究,2014,(3):101-102.
[3]楊洪,郝燕.應用型本科物流管理專業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物流技術,2015,(2):211-212.
[4]汪雅霜.大學生畢業實習的調查研究[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2,(12):77-82.
(編輯:郝 嬋)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廳高等學校省級教學研究項目“應用型光電子精密機械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編號:2013013)的研究成果。
G642
A
1671-0568(2016)29-0040-03
李宏棋,漢口學院光電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光電信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