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艷華
高職英語翻譯課程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
□漆艷華
高職英語翻譯課程目前面臨師資、生源、教材、教學模式和評估方式等方面的困境,文章通過分析高職英語翻譯課程現狀,提出了一系列可供參考的解決方案。只有通過多方面的努力,整合多方資源,建立起以學生為中心的“授人以漁”的教育模式,著重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思考能力和翻譯能力,才能培養出既懂專業又懂外語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高職英語;翻譯課程;現狀分析;對策研究
2000年10月頒布的《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和2001年2月頒布的《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大綱和樣題》,提出了“以實用為主、夠用為度、以應用為目的”的高職英語教育指導思想。有學者在此基礎上進行延伸,認為還應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無論指導思想具體是什么,作為高職英語教師,至少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聽、說、讀、寫、譯的基本技能,教會學生學習方法,而非讓學生死記硬背。古語有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會學習方法,有利于學生終身學習,能夠促其職業發展和自我提高。
翻譯是英語學習五大基本功“聽、說、讀、寫、譯”的一種,翻譯要求譯者具有良好的雙語基礎、理解能力及思維轉換能力。學好翻譯有助于加深對語言的理解,更好地進行跨文化交際活動。翻譯課程目前在高職院校開課比例很低,尚未得到應有的重視。作為英語學習的基本課程之一,英語翻譯課程能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翻譯技巧,進一步打好語言文化功底,增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意識,因而占有較為重要的地位。
盡管高職英語翻譯課程日漸受到重視,目前高職英語翻譯課程教學仍存在多方面的問題。
1.師資不足
目前高職英語翻譯課程的在校教師以英語老師為主,鮮有經過翻譯系統學習和具有豐富翻譯經驗的老師。從事翻譯教學的教師,應具備系統專業的翻譯知識體系、教學能力和實戰經驗。教師應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學習,多參加實踐,才能將最前沿的英語學習動態帶入校園。
2.生源知識基礎薄弱
高職學生普遍來自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大多數人畢業后將直接進入人力資源市場。面對枯燥乏味的英語語法學習,大多數人昏昏欲睡、不知所以。而目前的英語翻譯課堂大多數還是“以課堂、書本、教師為中心”,沒有把學生的學習接受能力和反饋,以及企業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另外,課堂形式單一、互動少,學生學習興趣低下。
3.通用教材無法適應現有高職翻譯課程
目前高職英語教材雖種類繁多,但內容陳舊,未能體現高職英語教育的特點。高職院校當前所選用的教材多數配有聽說練習、兩篇課文及課后練習題。這些教材考慮到學生聽說讀寫譯等方面技能的培養,實用性強。但大多數高職院校不同專業的學生卻使用同一套教材,缺乏針對性,致使部分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掌握的英語能力與工作崗位所要求的能力不相適應,學不致用。
4.教學方法單一
目前高職英語教師教學方法單一。大多數教師以英語A、B級,大學英語三、四、六級過級為目標,忽視了語言的交際功能,一味追求考級考證,未能介紹中西方文化,這樣會造成學生語言應用時不能融入語言環境,進行有效的溝通。因此,傳統的教學方法已不能滿足培養復合型人才的需求。
5.評估方式以偏概全
目前課程效果評估多局限于英語A、B級,英語三、四、六級過級率,以偏概全的評價方式不利于人才培養。
1.引進技藝精湛的工匠型教師
針對師資問題,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校長易俊曾在新教師培訓會上說,“高職教育對教師的要求有三:‘學高'‘德正'‘技精'”。就“學高”而言,是說教師要擁有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一專多能的教學能力、融理論與實踐一體的“雙師”素質,還要有教學與專業的科研能力。“德正”,自然是以身作則,品格高尚; “技精”則要求教師具備較強的專業素質。由此可見,教師技藝不容小覷,不僅工科專業需要“工匠型”教師,像英語翻譯這樣的文科專業,同樣需要具有經過系統學習、擁有豐富實戰經驗的教師。另外,雙師型、雙語型教師可做適當融合。針對翻譯,雙師型教師擁有翻譯工作經驗,有實戰經歷,同時了解企業需求。雙語型教師從語言知識層面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只有融合最好的師資,才能與學生分享豐富的語言、文化、思想方面的心得體會。
2.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面對目前單一的授課方式,可嘗試采用多種教學形式,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增加英語學習的趣味性,堅定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可將培訓機構常用的聯想記憶法帶入課堂,進行補充學習。例如,在介紹一些熱門詞匯的用法時,可將一些圖片和單詞結合在一起進行記憶,可能會天馬行空,但能加強學生的記憶,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比如單詞pest,可記憶為其諧音“拍死它”,需要拍死的是“害蟲、有害之物”。另外,英語翻譯課程可以為字幕翻譯賞析配以視頻,課后討論,小組互評。還可開設關于文化差異的趣味課堂,比如一段話的多版本翻譯賞析:
原文:You say that you love rain,but you open your umbrella when it rains.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sun,but you find a shadow spot when the sun shines.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wind,But you close your windows when wind blows.This is why I am afraid;You say that you love me too.
這段美文在網絡上有普通版、文藝版、詩經版、五言詩版、離騷版、七言絕句、七律版翻譯,甚至還有女漢子版翻譯。以“詩經版”翻譯為例:“子言慕雨,啟傘避之。子言好陽,尋蔭拒之。子言喜風,闔戶離之。子言偕老,吾所畏之。”欣賞完這幾個版本的翻譯,讓人不由得贊嘆語言的奇妙。由此讓學生提高學習興趣,開闊視野。同時,可開設選修課程,比如“美劇字幕翻譯”,讓學生在觀看過程中學習英語翻譯的語言藝術。針對市場需求,還可以將企業宣傳手冊、汽車維修手冊等實用材料帶入課堂。
3.選用適合本校實際的英語翻譯教材
面對目前高職翻譯教材不能滿足高職學生翻譯教學的現狀,可參考國外高職教育教材,添加一些英語原版材料,增加實用性。也可根據學習需要進行自行編寫,開發具有高職院校自身特色的教材。
4.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法
重考證、輕應用勢必給學生的學習造成困擾。可采用多種教學模式:①小組互評教學法。以學生為中心,重學而非教。②設計貼近企業工作環境、形式多樣的教學項目。③開設配套選修課。讓對翻譯確有興趣的同學,能在課后進一步加深學習,提高興趣。④制定教學模塊。針對教學內容,根據高職院校學生不同的需求制定教學模塊,如科技翻譯、經貿翻譯、觀光旅游、廣告及產品說明翻譯模塊,這些與學生專業貼近的翻譯內容,不僅讓他們在學習中加深專業知識的理解,又能滿足學生翻譯能力的發展需要。⑤培養翻譯能力。借助翻譯軟件和網頁,進行系統的翻譯方法訓練。重翻譯能力培養,而非知識記憶。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利用現有圖書資料和網上信息獲取知識,并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各種能力。⑥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實時討論。可將好的翻譯資源推薦給學生,讓他們自主進行課后學習。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注重教學方法的運用、教學重點的突出、教學目標的明確、教學策略的開展以及教師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提高翻譯鑒賞能力,要從語言思維和文化多方面入手。重點選取以過程為主導的翻譯教學模式。在加強基礎訓練的同時,采用啟發式、討論式、發現式和研究式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5.優化評估方式
高職英語翻譯課程應根據本校特點和實際,設立教學目標。精心選取適合高職學生的教學內容,選取通俗易懂、輕松活潑的教學模式。設立兼顧英語硬性標準(如過級率)和軟性標準(如應用翻譯軟件的能力的雙重評價標準)。
筆者認為,翻譯課程重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思考能力和翻譯能力。本文重點分析了英語翻譯課堂的現狀,并針對現有的問題,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建議,以期在打好學生英語語言基礎的基本要求上,使英語翻譯課堂生動起來,為學生步入社會做好準備,最終培養出一批既懂專業又懂外語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1]晏芳,胡社利,全曉春.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現狀分析及應對策略[J].科技視界,2012,(9):102.
[2]周彥君.高職院校非英語專業翻譯教學現狀[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183.
[3]李佳香.中學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J].速讀(下旬),2014,(3).
(編輯:秦俊嫄)
G712
A
1671-0568(2016)29-0059-02
漆艷華,碩士,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教師。研究方向:英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