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明(輝南縣樣子哨鎮大椅山中學 吉林通化 135199)
?
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實施方式研究
王曉明
(輝南縣樣子哨鎮大椅山中學 吉林通化 135199)
摘 要:現代初中語文教學過程當中,越來越重視對學生語文素質的培養,綜合性學習的實施,能將"聽、說、讀、寫"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在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的同時,提高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和用于創新的能力,同時也促進了語文學科與其它學科的溝通與聯系。隨著新教改的不斷深化,現在初中語文的各個單元都設有綜合性學習的內容,越來越多的教師在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不斷探索如何上好綜合性學習課。本文總結了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特點,并具體探討了其實施方式。
關鍵詞:初中語文 綜合性學習 實施方式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提出,綜合性學習不僅符合語文教學活動的傳統,又具備現代社會學習特征,能夠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團結合作和勇敢創新的精神。近年來,很多地區的語文教師針對綜合性學習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下面,筆者就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對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提出粗淺的見解。[1]
1.綜合性
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內容是非常多樣的,包括字詞、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等等,不僅講求學習方法的綜合性,也重視學生的主動探究和小組合作。語文綜合性學習不僅局限在書本和語文課堂上,還提倡讓學生走出社會,在生活、生產和實踐活動中獲取資源。
2.開放性
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突破了課堂與學科之間的界限,在各個學科之間架起了一道橋梁,實現了課外活動與語文課堂學習之間的聯系,注重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應用,可以讓學生投入到廣闊的生活和實踐中,對于學生的成長是非常有利的。[2]
3.自主性
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開展需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便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為應用這一學習模式,教師需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為他們營造出開放、民主和自由的氛圍,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
1.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開展不能忽略語文性
在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時,千萬不能由于過于追求綜合性而忽視了語文學科的“語文性”,雖然綜合性涉及的內容非常多樣,但是都是建立在“語文性”的前提基礎的,如果過度追求綜合性,反而讓語文學習變得不倫不類。在綜合性學習模塊中,要始終堅持語文學科的規律,應用讀、寫、說、背、編、演等多種模式,讓每一個步驟都不偏移語文學科。此外,還要注意到的是,語文綜合性學習與語文課外活動不同,在舉辦綜合性學習時,需要更加強調活動的人文性和文化性。[3]
2.綜合性的學習要注重文化內涵的挖掘
文化內涵的挖掘也是綜合性學習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內容,實踐顯示,只要可以挖掘出語文中蘊含的文化內涵,便可以有效提升初中生的文化品位和語文素養。初中語文新課程改革也非常重視語文的文化傳承功能,強調學生情感態度的培養,因此,即便是針對成語、漢字、對聯、翻譯這些零散的綜合性學習內容,也需要注重其中文化意味的挖掘。以對聯為例,在這種看似陳舊的文化現象中,實際上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與人們的文化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針對此,教師可以設置“查閱”、“復習”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讓學生從各個角度任意來寫出一幅對聯,這樣便實現綜合性活動中文化內涵的挖掘。
3.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意識
語文綜合性學習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意識。縱觀整個初中語文的綜合性學習可以發現,每個單元都有幾種活動可以選擇,而且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選自主學習和小組互助兩種方式開展,充分發揮其探究和創新精神。在八年級上冊的第四單元,綜合性學習主題是“走上辯論臺”,不僅可以讓學生學會辯論的技巧,還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耐心傾聽能力,學會用資料來闡述自己的觀點的寫作能力,以及在辯論和交流中加強口語表達能力和形成團隊合作精神,對事物才能強烈的探究能力。人教版教材中的36次語文綜合性學習,利用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話題,從而培養學生強烈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4]
4.實現與閱讀教學的有機融合
人教版初中語文的教材,每一個單元都在編排上,綜合性學習和閱讀教學有機的融合在一起。每一個單元的閱讀文章,按照人文專題排列,中間貫穿了“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根據單元的閱讀主題從而安排綜合性學習內容, 這樣促使學生更加有探究的興趣,更有利于學生語文學習的綜合能力的培養。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內容是關于人與自然的文章,在閱讀部分,精心挑選的閱讀課文為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濟南的冬天》、李漢榮的《山中訪友》、何其芳的《秋天》,除《山中訪友》表達了個人對自然的獨特感受外,其它三篇都描寫了春、冬、秋的景物進行了描繪,《古代詩歌五首》也編入的是描繪大自然景色的詩歌,而這個單元的綜合性學習的內容就是根據閱讀教學的內容來展開主題“感受自然”。 將閱讀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將學生對待事物的情感加以延生,真正地實現了讓學生在閱讀中提高對現實生活的認知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教學目前盡管還在摸索階段,但是筆者相信,在廣大教師的不懈努力下,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教學會越來好。學生在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過程當中,能掌握好更好的語文學習方法,全面提高語文素養,并培養出自主、團結、創新的精神,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5]
參考文獻:
[1]周子琦. 語文綜合性學習《黃河 母親河》教學設計[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 2015(22)
[2]李小雁. 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新課程學習(中). 2013(12)
[3]江靈芝. 讓綜合性學習洋溢著濃濃的“語文味”[J]. 語數外學習(語文教育). 2013(10)
[4]張英. 揚起個性的風帆——也談語文綜合性學習[J]. 啟迪與智慧(教育). 2014(12)
作者簡介:
王曉明(1983-),性別:女,籍貫:吉林省通化市朝陽鎮,工作單位:吉林省通化市輝南縣樣子哨鎮大椅山中學,學歷:雙學士學位,職稱:中級教師二級科目:語文,研究方向: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