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成
(固原市西吉縣新營鄉中心小學 寧夏固原 756200)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略談
李耀成
(固原市西吉縣新營鄉中心小學 寧夏固原 756200)
本文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進行簡單闡述,說明其中的問題并指出探討作文教學方略的重要性。從課堂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等角度列舉出作文教學的有效方略并總結了教學中值得注意的問題。
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教學效果,表現在學生對各種文體的掌握方面。但是作文教學仍舊存在著一些問題,總結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方式并加以實踐,始終是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的唯一途徑,值得我們進行思考和探索。
使學生能夠更快地、不出錯地完成作文,并不完全符合學生的學習需要,導致各種文體的作文成為學生學習的負擔而不是通過學習想要達到的目的;語文作文教學強調學生對語言中詞匯的運用和句子的建構而忽視作文中有價值的情感表達,因此造成了小學生寫作質量提高困難的現象。小學作文教學中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學生對“寫作”本身的理解不夠豐富,沒有把寫作當做意識表達的一種方法,也難以體會文字運用的樂趣。這樣的教學導致寫作能成為語文學習中的“難點”,探尋有效的教學策略,始終是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發展目標。
1.利用教輔工具,幫助學生進行探究型寫作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會學生進行各種文體的寫作是教學目標之一。但是,要使文體寫作教學更符合學生的學習需要而非一種學習任務,教師就應該在教學手段上進行創造性的安排。目前學校擁有大量的先進教輔工具,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工具,幫助學生進行探究寫作,使枯燥的學習變成探索的過程。以語文說明文寫作教學為例,在教會學生說明文的基本格式之后,以“自然一物”為話題,請學生進行說明文的寫作。在寫作之前,把學生帶到了學校的綠化區,請學生自由選擇其中的一種食物進行說明文寫作,還有些學生提出:星球也是自然中的一種事物,可以不以作為寫作主題,指導學生進入學校圖書館和閱覽室進行相應的資料查詢。在指導學生進行事物觀察的過程中,始終強調:從多角度進行觀察,既要客觀,又要主觀。在學生交上來的作文中,欣喜地發現,學生應用了許多精彩的比喻修辭和排比句,用以表達他們的觀察所得和內心感受,寫說明文對于他們來說再也不是枯燥地介紹事物,而是動用創造性思維,進行語言加工的過程。
2. 重視點滴積累,幫助學生豐富寫作素材
寫作是語言學習中較為高級的表現形式,是語言輸出的一種方式,相對于口語,寫作更重視語言運用的邏輯和技巧,要求學生掌握和運用更多的詞匯、對行文進行合理的建構和安排,這些能力都需要日積月累才能夠獲得。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語言積累習慣,即對寫作素材進行積極的收集和整理以及回溯,以便學生在寫作時候能夠言之有物,這是提升學生寫作速度的一種必要手段。在教學過程中設立了“隨手記”的環節,請每個學生準備一個小本子,將他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個人覺得有趣的事物、人物記錄下來,記錄的時候盡可能寫的詳細。在布置作文的時候,先請學生翻開他們的“隨手記”本子。學生們經常會驚訝他們竟然積累了那么多寫作素材,而且很多句子和詞匯的應用都很傳神。
3.實現課內外互動,幫助學生進行合作學習
現代教學認為集體的力量大于個人,學生能夠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對同伴的思維模式和學習結果進行理解和再加工,轉化成自己的知識,這樣一來,教學的結果就會事半功倍。合作學習也可以應用于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具體的方法是將課內教學和課外教學結合,使學生的互動得以延展,通過這種互動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提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進行課文《荷花》教學時,請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以荷花的形態描寫賞析為合作學習的目標,在課堂上進行這種閱讀學習和感悟體會之后,請學生將其做成課堂筆記,在周末放假的時候,由教師組織學生去植物園觀賞荷花,拿出自己的閱讀學習筆記,對照筆記的內容觀察荷花,進行思考,然后對植物園中其他的植物進行欣賞并將欣賞感悟整理成小隨筆,進行課堂交流。這種合作學習模式,能夠將閱讀和寫作學習緊密結合起來,將課內教學和課外教學聯合起來,使學生的學習模式始終處于“合作”的狀態下,有效提高寫作教學的效力。
4. 開展課外閱讀,幫助學生培養寫作思維
心理學研究認為,想象來源于表現,而表象是對事物的復現。學生要在寫作過程中發揮想象能力,先要在日常學習中具備表象能力,即對所學進行復現。要使學生能夠在寫作過程中形成:分析作文題目——進行表象——產生想象——付諸筆端,這種寫作思維,就必須從大量的閱讀入手,不斷進行閱讀和寫作之間的表象到想象的交互訓練。語文課堂上能夠給學生提供的閱讀資料是有限的,學生的表象能力和想象能力會被局限在書本和課堂之中,充分的課外閱讀是開闊學生眼界、豐富學生頭腦中的表象事物的最好方式,通過大量的閱讀,學生在進行寫作時,就有更多的材料去進行想象思維,能夠形成更多的創造性表達,作文的內容會更豐富,語言運用也會更有價值。在課堂之外,能夠為小學生提供閱讀環境和閱讀資料的是家庭以及社會相關教育機構和文化組織,為了更好地開展小學課外閱讀,建議小學生家長積極為孩子購置書籍,多帶孩子去圖書館、博物館等地,培養學生的閱讀意識;各種社會文化組織也應該與學校聯合起來,舉辦讀書會等活動,給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提供良好的環境。
能夠促進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發展的策略還有很多,但無論是應用哪種策略,教師都應該注意一個重要的問題,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角色的轉變。在探究學習中,教師是輔助者;在合作學習中,教師是指導者;在寫作素材積累中,教師是監督者;在課外閱讀活動中,教師是組織者。教師角色的合理變化是促進教學方法有效應用的關鍵,希望本文能夠為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發展提供幫助。
[1]趙明志.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C].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華聲卷2),2015年12月:101-103.
[2]蔡春玲.新形勢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之我見[J].文教資料,2011(10):115-116.
[3]牛淑美.淺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J].中國校外教育,2014(09):122-123.
[4]李秋孌.個性化角度下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探究[J].學周刊,2016(05):117-118.
李耀成(1968-),男,漢族,大專,寧夏固原市西吉縣新營鄉,工作單位:西吉縣新營鄉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