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 有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文田初級中學 廣東佛山 528329)
德育如何融入中學美術教學的策略創新研究
藍 有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文田初級中學 廣東佛山 528329)
德育在中小學生的教育上占據重要的位置,地位特殊,是現代教育的重要組成,就美術教學的內涵來看,德育教育融入其中具有重要作用,地位特殊。德育也是現代教育的重要組成,中學美術教學中融入德育的教學思想有助于實現德育教學和美術教學的融合,根據形勢轉變教學重點和內容,可以通過美術課教學的課外活動中融入德育教學內容,建立起正確的課程評價方式,由此實現對中學生心靈的感染和熏陶,實現德育教學目標。
品德教育 中學美術教學 創新
中學美育和德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領頭羊,在實行素質教育的大環境下是提升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實踐,德育是中學生接受教育的重點內容,在中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上作用顯著。就美的本質來看,其實際是美育的一種追求,同時體現了德育追求的最高境界,由于美和善具有同一性,因此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也屬于德育的教學內容。由此可見,美育和德育之間相互聯系的特點。就初中生接受的校園教育來看,美育的方式是美術教學,因此需要將德育融入到美術教育之中的,體現二者的統一性。中學美術教師在課程教學中不能只將眼光放在美術課程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訓上,還需注重中學生審美意識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使學生能夠在教師創造的美好的教育環境中自覺形成自身健全的人格和思想品德,但是如何將德育融入到美術課程中,需要美術教師的深入研究。
新課導入是課程教學開始的環節,教師應當利用感性語言和電子教學內容講學生帶入到課堂氛圍當中,幫助學生進入到教學情境,由此喚起學生對于美術知識的渴望。例如,在講授中國民間美術欣賞課程的時候,可以利用《巴人之謎》專題片的播放來幫助學生了解巴人的歷史文化和風俗習慣,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引導學生對家鄉的民俗文化和生活習慣等進行賞析學習,幫助學生體會生活之美。該種課程教學的引入有助于幫助學生了解民間美術和歷史文化,有助于弘揚和發展我國民間的優秀傳統文化藝術,教育意義顯著。利用多媒體課件的播放能夠提升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幫助中學生感受到家鄉文化和祖國文化,完成對中學生愛國主義教育。
就美術教學過程來看,教師需要為中學生營造出一種民主且和諧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發散思維,為學生提供一個暢所欲言的課堂環境和自由學習的氛圍。每個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需要和老師平等的溝通和交流,希望獲得教師的關注,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因此中學美術教師需要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由此為師生之間的心靈溝通搭建橋梁。在課程教學當中,教師需要注重每一個學生的變化,發揮學生的才華,有意識的鼓勵學生良好表現,提升自己,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教師的關注和愛護,由此來感受教師的信任和鼓勵,在良好的教學氛圍里發現美、創造美,正確認識自己存在的價值。藝術作品的設計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是藝術作品的審美比現實生活中的美更加有魅力,優秀的藝術美能夠利用美好的藝術形象進入人們的內心,鼓舞人們的心靈,凈化人們的靈魂,完善人們的品德,可見利用藝術作品的欣賞是實現中學美術德育的重要路徑。
美術評價內容主要包含兩部分,即針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和美術作品的評價,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關系到對學生未來發展的引導。因此中學美術教師實施教學評價的過程中,需要將學生發展作為根源,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的關注和引導,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在美術課程教學中,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是其基本特征,個性化學習方式和學習結果需要受到教師的尊重和理解,教師需要對學生付出的勞動成果給予肯定和鼓勵,看到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善于發現學生的藝術才能,賞析學生作品,避免學生產生自卑情緒,幫助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由此促進中學生個性和創造力的發揮。除了教師的評價之外,學生還需進行相互評價和集體評價,教師需要及時引導學生在互評過程中需要帶著善意和寬容的心態來評價,幫助學生在評價過程中能夠學會坦誠和寬容的態度,提升中學生和他人的交際能力。
課外美術活動是美術課程教育的外延和拓展,同時美術課外活動也是教師實施德育的重要路徑,因此中學美術教師應當積極開展不同類型的美術課外活動,通過美術教師的指引來幫助學生受到啟迪和教育,真正實現寓教于樂的目的,促進中學生健康快樂成長。例如,初中美術教師在課外活動的選取上,可以通過校內舉辦黑板報比賽、攝影展、漫畫比賽等形式,或是在不同節日期間舉辦一些制作類型的小互動,由此讓學生在動手過程中能夠親身參與,體驗過程,積累經驗,由此來提升初中生對于美的認知能力,培養其發現美和賞析美的能力。每一個學校都是根基于祖國大地,是當地居民孩子的學習場所,生源也都是附近的家庭,不管學校還是學生都會受到當地自然環境、文化特征的影響和感染。因此初中美術教師可以再校外組織學生參觀當地不同類型的博物館和紀念館,還可以適當安排多樣化的寫生活動,緩解學生緊張的學習壓力,體會大自然的美,開闊視野的心胸,感受生活的美好,提升對生活的熱愛之情,促進初中生更加努力追求美的事物和美好生活。在欣賞大自然美景的過程中,由于情感的融入,能夠在初中生身上產生一定的道德作用和思想作用,能夠在客觀上拓展學生視野,陶冶情操,對于提升學生的愛國之情有促進作用。
德育與美育是完善人們人格的必要措施,初中美術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過程中需要將德育融入其中,由此來體現美術學科的特殊性,幫助學生在美的鑒賞中接受品德教育,通過高尚、健康的美育情感來熏陶學生的品格,在潛移默化的教育中將初中生的精神雜質去除,提升其精神的純正,并在一點一滴的教育中將德育幻化成初中生的良好品質。
[1]肖杰.在中學美術教學中融入現代繪畫藝術創新意識[J].教學與管理,2015,18:91-93.
[2]王亞萍.中學美術教育中融入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學探索——以河南省各地中學開展美術教育的情況為例[J].基礎教育研究,2013,05:49-51.
[3]唐溢惟,馬健.淺談德育如何融入中學美術教學之中[J].藝術科技,2013,03:296.
[4]胡遠萍.現代藝術融入中學美術教育的思路探討[J].美術教育研究,2014,14: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