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爽
(山西工商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0)
電視社會生活服務類節目創新發展的有效途徑
楊爽
(山西工商學院,山西 太原030000)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逐漸開始對電視節目有了更多的關注,尤其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重視生活服務類電視節目。人民群眾在物質生活有了基本保障的前提下,開始尋求更高的精神追求,這使得他們開始關注更多的信息,這就促進了社會生活服務類節目的興起和發展,并且開始成為一種潮流和趨勢。
社會生活;服務;節目
在電視媒體和廣告業迅猛發展的今天,媒體和廣告成為了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之一。對于電視媒體而言,當今社會有很多種不同類型的電視節目,但是大多數都是娛樂和商業性質的,當然娛樂節目也是人民群眾打發閑暇時間的一種方式之一。但是對于社會生活服務類節目而言,從其所存在的本質和意義上來說就顯得少了一部分娛樂的性質,更多的價值是在為廣大群眾提供服務上。在社會財富積累相對豐富的今天,人們在滿足自身基本生活之余,會在一定程度上去尋找精神上的寄托,也就是會尋求更高水平的精神生活。那么,從這一角度出發,社會生活服務類節目就發揮了它應有的存在價值,也突出了其承擔的社會使命。
作者簡介:楊爽(1994—),女,山西長治人,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
(一)電視社會生活服務類節目的界定
電視媒體最重要的本質就是服務性,即為人民群眾所服務,提供人們所需要的信息。《中國廣播電視學》對電視生活服務類節目的定義是“那些實用性強,用通信息、做資訊、當參謀、反映群眾呼聲等方式,為幫助社會各界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提供方便,對群眾的心理和生活需要有直接影響作用的廣播電視節目?!边@類節目在其性質上就是為群眾服務的,最直接的體現是人們會利用社會生活服務類節目找到或尋求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或者事物。例如,出國、商品、保健、旅游、地域信息、風土人情等等。也有大部分的企業或者商人利用這類節目為自身企業的發展壯大創造價值。由此可以看出,這類節目的服務性質所帶來的好處和利益是多方面的,也是普遍人群所需要的一種方式。無論大家的動機是什么,但是最終的目的都是通過這類型的節目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這就是社會生活服務類節目區別于其他類型節目最本質的體現。
(二)電視生活服務類節目產生的背景
我國的電視社會服務類節目,相對于西方發達國家而言起步相對較晚。首先從國家發展的進程來看,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時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就已經進入帝國主義階段,經濟發達。而我國滿目瘡痍,處于落后階段。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時期我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等都受到了沉重打擊,更別提影視業的發展了。改革開放之后,黨中央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經濟建設,生產力得到了解放,由此開始人民的生活水平才得以逐漸改善和提高。進入21世紀之后我國的經濟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人民有更多的時間和金錢來注重自己的業余生活,都希望進一步提高生活質量。
在人民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滿足的同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尋求精神、文化、健康等的提高,所以這也是促使著社會生活服務類節目不斷創新發展的動力之一。當人們的社會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時,人們的思想觀念就會轉移到享受生活的精神體驗上。從最初的溫飽節約的消費方式轉變成為精神消費,在更大的程度上體驗生活的樂趣,也不會再拘泥于職業、工作環境、文化差異等等。這也使得當前的電視制作和媒體更趨向于人性化和理念化,社會生活服務類的節目就更加注重大眾化和實用性。
(一)生活服務類節目創新發展的必然性
從哲學角度來講,發展是必然的,任何事物想要生存下去都要不停地向前發展。創新是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方式,也是事物發展所必須要經歷的一種狀態。對于當前的電視媒體而言,都在競爭中不斷發展和創新。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如果自身不創新發展,而是固守著原來的樣子,那必然會被社會所淘汰。電視媒體是當今世界傳播信息的重要載體,作為社會生活服務類節目,發展創新是必然選擇,同時也承擔起了傳播文化的重要責任。生活服務類節目直接面向廣大受眾,它所傳遞的是一種精神文化,或許這類節目的一言一行會成為人們生活的導向?,F實生活始終是變化發展著的,生活服務類節目也必須要始終保持發展前進的態勢。
(二)地域性與國際性
如今的電視媒體幾乎都是全球性的,在互聯網上我們可以搜索到世界各地的有關新聞信息。同樣,電視節目也是如此,一檔電視節目播出的同時,就意味著有數以萬計的人們可以觀看到。然后對社會生活服務類節目而言,不同地區的人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和各自獨特的地域文化。當我們在做社會服務類節目的時候,就應該考慮到地區不同的文化習性,不能僅僅只涵蓋一種文化和生活方式,也要有不同種類的。這樣才能適應更多的群體。當然,對國內的社會生活服務類節目而言,有時候人們更愿意通過電視節目來了解世界各地不同的風土人情和社會生活,這也是一種文化的傳遞?;蛟S還會因為電視節目而帶動另一產業——旅游業的發展。所以,社會生活服務類節目要考慮到自身對人們的服務性質,考慮到不同的文化地域和風土人情,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其價值。
在當前經濟文化發展日趨一體化的進程中,人民的社會生活服務顯得更重要。電視節目更多的是要考慮到不同的人群和地域,要同時滿足社會生活服務類節目的種類獨特性、適應人群的統一性、接受文化群體的廣泛性。要知道社會生活服務類節目不比其他的娛樂性質的節目,給大家帶來的重點不是娛樂和商業,更多的是為了給大家提供了解不同地域文化和生活方式以及社會潮流趨勢的一個信息獲得的平臺。這更像是一個信息傳播的載體,人們通過這類型的節目獲取自己想要知道和了解的信息,從而為人民大眾帶來便捷。也是人們在業余生活中想要體驗一種不一樣的生活方式的途徑,所以這類節目的創新發展是必要的,也是社會發展所決定的。
[1] 傅秋華.“生活”本是多彩的——淺議生活服務類節目提高可視性[J].視聽界,2002(2):18.
[2] 石長順.電視欄目解析[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3:74.
G222
A
1674-8883(2016)12-01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