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超
(河南電視臺,河南 鄭州 450008)
解析我國電視節目趨同性生成的原因
陳超
(河南電視臺,河南 鄭州450008)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的電視產業在不斷發展,電視節目也隨著時代背景的變化不斷進化,但是目前我國的電視節目卻具有非常高的趨同性,在許多節目的模式、背景、設定等多個方面存在雷同,這種嚴重的趨同性造成了審美疲勞,影響了人們對電視節目的興趣,因此本文對我國電視節目趨同性產生的原因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以便為電視節目的創新發展提供參考。
電視節目;趨同性;原因
電視自從誕生開始就廣受歡迎,大量優秀電視節目的產生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為人們提供了更有趣的娛樂方式,但是電視節目經過多年的發展,大量的節目出現了某些方面的重復,產生了嚴重的趨同性。而就在電視節目趨同性逐漸嚴重的同時,新媒體不斷涌現出來,如網絡平臺等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的“節目”,人們不需要收看千篇一律的電視節目,而可以通過網站、游戲、視頻等多種形式進行娛樂,這也為我國電視節目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競爭壓力。在內部和外部的壓力都逐漸增大時,電視節目想要獲得新的發展機會,就必須對節目進行創新,而這種創新也不能是盲目性的,首先就要了解我國電視節目產生趨同性的原因,只有從根本原因上把握電視節目的趨同性,才能夠找到合理的解決方式,促進我國電視節目的創新發展。
在電視節目中對一些熱門節目的類型和題材進行盲目模仿是造成電視節目趨同性的一個重要原因。在電視節目的發展歷史中,最先出現的一些節目形式往往非常受歡迎,并且由于該節目的帶動,其他類似的節目大多數也能夠取得較好的收視情況,因此就導致了我國電視節目的模仿性非常嚴重。電視節目通過對一些熱門節目類型或者題材進行模仿,能夠縮短創意構思的過程、減小制作成本,是一種能夠快速吸引觀眾的手段,事實證明,短期內的模仿是比較有效的,當一類節目大熱之后,觀眾在短期內都會喜歡收看類似的節目,但是,如果長期地進行模仿或者是不加創新地進行盲目模仿就會降低模仿的效果,只會制造出數量眾多的同類型節目。例如,湖南衛視的《超級女聲》節目在播出后廣受歡迎,因為這類節目能夠幫助普通的民眾實現自己的歌唱夢想,因此馬上受到了大量普通民眾的青睞,但是從該節目播出以后,各大衛視都推出了不同的選秀節目,有針對歌唱、舞蹈、才藝等各個方面的,琳瑯滿目的同類型節目極大地引起了觀眾的審美疲勞,事實上從現在選秀類節目的收視情況來看,大多數進行盲目模仿的節目都很難獲得成功。大量低劣的模仿作品的出現不僅增加了電視節目的趨同性,還引發了大量普通觀眾的反感,是一種得不償失的行為。
分析電視節目產生的根本原因可以發現,電視節目產生于觀眾的需求,受到利益驅動的影響,電視節目會首先選擇制作更受民眾歡迎的節目類型,對熱門節目的模仿實際上也是來源于對市場需求的回應,可以說,電視節目的趨同性是為了滿足市場需求趨勢的產物,只有迎合市場需求趨勢,才能夠獲得更多觀眾的支持,也才能夠帶來更多的效益。再分析市場需求變化的趨勢可以發現,盡管每一個時期人們的需求都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在某一些時期總會產生潮流引領市場需求,這是大多數人意志的一種體現,電視節目的制作者考慮到必須滿足大多數人的要求,因此必須制作大量符合觀眾需求的同類電視節目。例如,在前一兩年的時間里,真人秀節目深受觀眾的喜愛,許多觀眾都希望能夠看到更多這類的節目,因此大量的同類型節目在我國的電視節目市場中出現,早期的有親子類真人秀節目《爸爸去哪兒》系列節目,現在又有大量的挑戰類真人秀節目如《了不起的挑戰》《極限挑戰》等,這些節目的大量產生正是來源于觀眾的需求,并且節目內容的確定、嘉賓成員的選擇都在很大程度上迎合觀眾的需求。市場需求的變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電視節目類型的變化,造就了大量同類型的電視節目,如果及時抓住市場需求變化,可以獲得極大的收益,但是一味被市場需求約束,大量制造低質量的同類型節目,也會嚴重引發觀眾的不滿,只會增加電視節目趨同性的負面影響。
許多電視節目的制作者通過分析觀眾需求、了解熱門節目的特點總結出了能夠快速吸引觀眾的一系列電視節目框架模式,如必須包括選秀節目、真人秀節目、脫口秀節目、歌唱節目、少兒節目,以及由韓劇、宮廷劇、愛情喜劇等類型構成的電視劇節目,這就是一個電視臺能夠抓住收視率的一種“最佳”模式配置方法。如果對我國大多數電視臺的節目類型進行分類,可以發現大多數電視臺的節目模式構成幾乎是相同的,這種電視節目的框架模式的固定化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電視節目的趨同性,并且也使得觀眾的收視情況呈現兩極化發展,一類觀眾由于所有電視臺都是類似的節目而產生審美疲勞,因此放棄電視節目轉而利用新媒體進行娛樂;另一類觀眾則根據自身喜好主要收看一個或者幾個電視臺的節目,因為所有電視臺節目都大同小異。總體來看,電視節目框架模式的固定化只是提高了我國電視節目的趨同性,在吸引觀眾方面整體上并沒有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是一種低效的節目安排方式。
我國的電視節目受到模仿思想、市場需求、節目框架限制等原因的影響,存在著非常嚴重的趨同性,并且這種趨同性還在不斷提高。通過分析電視節目產生趨同性的原因可以發現,在電視節目的制作中趨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吸引觀眾、提高收視率,但是這并不是一種長久的發展策略。事實上,要真正獲得最大量的節目市場,電視節目制作者不應該做模仿者而應該做引領節目潮流的創造者。我國的電視節目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要想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把握住發展的機會,就必須降低趨同性,不要盲目地模仿,要打破固定的節目模式,引領市場需求的趨勢,這樣才能夠減小我國電視節目的趨同性,促進我國電視節目產業的創新發展。
[1] 張艷軍.淺析電視節目的同質化及解決措施[J].新聞研究導刊,2015(06):51.
G222
A
1674-8883(2016)12-01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