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淑玲
(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6)
從泰國孔子學院看漢語文化在東南亞的傳播策略
——以泰國三所孔子學院為例
譚淑玲
(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廣西 南寧530006)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國際地位的逐步提升,興起了一股“漢語熱”。作為真正意義上我國第一個漢語國際傳播機構,孔子學院在海外對中國文化的傳播效果直接影響著中國文化形象的構建。作為我國的近鄰,東盟的重要國家,近年來泰國的漢語傳播速度之快、范圍之廣,是人們沒有預料到的。本文以泰國三所孔子學院——泰國宋卡王子孔子學院、川登喜皇家大學素攀孔子學院以及朱拉隆功大學孔子學院為例,研究漢語文化的傳播路徑,總結泰國各所孔子學院傳播漢語文化成功的經驗,找出其中的不足及對策,為漢語文化在東南亞其他國家得以更好地傳播提供指導。
孔子學院;漢語文化;傳播策略
(一)全球及東南亞的漢語熱
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其綜合實力增強,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 “漢語熱”風靡全球。隨著全球漢語熱持續升溫,我國已設立了1000多所孔子學院。目前,漢語已成為了美國第二大外語、澳洲第一大外語、加拿大第三大語言,同時,東南亞、歐洲各國也把漢語列為學生的必修課,在海外學習漢語的人數已過1億,且以50%的幅度在增長。根據專家預測,今年底,海外學習漢語的人數將達1.5億。[1]目前,中國漢語文化教學在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秘魯等國已被列入了大學課程以及學位課程。在非洲,漢語文化教育更是成為中非合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東南亞,漢語教育問題一直是海外漢語教育研究的重點。在東南亞10國,從幼兒園到大學都有漢語文化教育普及,在印度尼西亞,漢語文化教育已滲入各種類型的漢語教育機構。例如,公辦學校創立華文選修課、高職院校設立漢語專業以及家庭補習班、社會補習班,印尼目前有1000所中學正式開設了漢語課。在馬來西亞,漢語團體一直致力于把漢語教育納入馬來國家的主流教育體系,爭取華人種族同馬來族擁有平等的地位。目前,“馬來西亞漢語教育可以說在東南亞乃至全世界都一枝獨秀,是除了中國以外唯一擁有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完整的漢語教育的國家”。[2]
(二)泰國孔子學院概況
印度尼西亞、泰國和馬來西亞是東南亞海外華人華僑人數最多的三個國家,但是,印度尼西亞以及馬來西亞的孔子學院卻非常少,只分別建有1所和2所。相比之下,泰國的孔子學院卻開設得如火如荼,在泰國中部、北部、南部和東北部相繼成立掛牌,目前已經建立12所,成為亞洲地區擁有孔子學院最多的國家。泰國孔子學院發展勢頭不斷壯大,在泰國學習漢語的人數較之10年前增長了20多倍,成為了師資培訓的重要基地、漢語文化教學中心、文化交流的平臺和中泰友誼的搖籃。
朱拉隆功大學(Chulalongkorn University)孔子學院由泰國朱拉隆功大學與中國北京大學合作共建。詩琳通公主于2007年3月26日親自為該孔子學院揭牌,并揮毫題詞“任重道遠”。朱拉隆功學院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重點辦學”的理念,把漢語教學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川登喜皇家大學素攀孔子學院成立于2006年12月27日,該孔子學院是由泰國川登喜皇家大學與中國廣西大學的合作。自川登喜皇家大學素攀孔子學院組建之日起,它就不遺余力地在泰國中部地區開展漢語教學活動。泰國宋卡王子孔子學院由廣西師范大學和泰國宋卡王子大學聯合建立,于2006年12月正式掛牌。宋卡王子大學孔子學院立足泰國南部重鎮、泰國第三大城市合艾市,積極推動泰國南部的漢語教學和文化傳播工作,有效地推動了泰南中國漢語文化的傳播以及漢語教育事業的發展。
(一)泰國孔子學院作為泰國重要的漢語教學基地
漢語教學是孔子學院首要任務。泰國各孔子學院能夠因地制宜地授課并針對當地漢語愛好者的需要,其采用的教學資源豐富,時間靈活,使用漢語的教程盡可能滿足泰國各階層人士學習漢語的需要。比如,近年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每年會有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國人到泰國旅游以及開展投資貿易。為此,朱拉隆宮孔子學院專門為泰國國家移民局警官開設了日常漢語口語培訓班,讓移民局警官學習漢語并能直接用到工作中,對國際機場等地的移民局工作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除此之外,該孔子學院還開辦了王宮官員漢語培訓班;素攀孔子學院先后在素攀、紅統、佛統等七個府開設漢語文化教學點,讓當地中小學都能普及到中文教學;宋卡王子大學孔子學院針對宋卡府周邊旺盛的旅游市場需求,開設了導游漢語培訓教程。
(二)泰國孔子學院作為漢語教師的重要培訓中心
培訓大、中、小學和幼兒園漢語教師是孔子學院的基本任務之一。幾年來,泰國各孔子學院不遺余力地為數千名本土漢語教師提供了漢語學習培訓。很多孔子學院能夠結合泰國漢語教學實踐需要,針對在崗教師漢語教學水平的高低來設計教材,目的是幫助泰籍漢語教師提高漢語理論水平和漢語操作技巧,讓他們盡快地收獲授課成效。比如,朱拉隆功大學孔子學院舉辦了2012年泰國全國本土漢語教師漢語教材培訓班,這次培訓班是與泰國教育部高教委、基教委和民教委一起合作的,泰國65所大學中文專業的94名漢語教師參加了本期教材培訓;2013年5月,還舉辦了泰國全國漢語教師漢語培訓班,來自泰國曼谷、清邁、宋卡等全國32所大學、22所中小學的100名漢語教師參加了此次漢語培訓班。川登喜皇家大學素攀孔子學院連續幾年來都舉辦了面向泰國中西部地區的大、中、小學漢語教師培訓班。
(三)泰國孔子學院承載體驗以及推廣中華文化的平臺
對于很多泰國人來說,孔子學院是一個了解、學習和體驗中華文化的好平臺。在泰國的各個孔子學院,會不定期地開展形式各異的中文圖書展、中文知識競賽、開放日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平臺來給泰國朋友介紹中國的書法、繪畫、音樂、飲食、武術等,極大地促進了泰國民眾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并讓泰國民眾得到切身的中國文化體驗。例如,朱拉隆功大學孔子學院的“學漢語慶中秋”“春節習俗展示”“中泰語言文化體驗”等活動;川登喜皇家大學素攀孔子學院每個季度都開展的“中國語言文化季季講”“中國文化漢語營”“公眾開放日”等活動;宋卡王子大學孔子學院舉辦了“孔子社會道德研討會”,中國、泰國、新加坡、緬甸、越南、柬埔寨、尼泊爾以及斯里蘭卡等八個國家的幾十位學者共聚一堂,共同探討孔子思想對青少年道德培養的重要性。
作者簡介:譚淑玲,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講師。
(四)泰國孔子學院設立中國漢語水平考試(HSK)的主要考點
目前,HSK考試在泰國各孔子學院的推廣效果有目共睹。每年都有大批的泰國學生爭相報考HSK以便赴華留學,而孔子學院是漢語水平考試(HSK)的機構,這一觀念已被泰國人所熟知。各個孔子學院每年報考HSK的人數都在增加,以泰國素攀孔子學院為例,2008年3月,第一次參加HSK考試人數不到100人,至2009年,達到了145人,2011年,則有448人參加了HSK考試。
(五)泰國孔子學院組織赴華項目團
泰國多所孔子學院還積極組織各種赴華項目團。比如,素攀孔子學院組織泰國校長教育訪華團、泰國基層公務員赴華漢語研修團、泰國大中學生赴華體驗漢語夏令營等。為給更多優秀泰國高中生提供赴華求學深造的機會,朱拉隆功大學孔子學院還在朱拉隆功大學舉辦了2013年“留學中國·北京大學宣講會”。
(一)適合于當地文化特點的區域性漢語教材稀缺
中國和世界各國在文化背景、風俗習慣等各個方面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使得在中文教材編寫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難。泰國孔子學院在漢語文化推廣中,面臨著如何制定出“因地制宜”的教材的問題。幾年來,泰國多所孔子學院都想辦法組織優秀專家和特級教師加強對教材和教輔資料的編寫,制定符合當地實際的有特色、針對性強的教材。2011~2012年,素攀孔子學院組織泰國本土教師漢語教材培訓班,有來自素攀、紅統、尖竹汶、佛統、曼谷等10個府21所學校的34名泰國本土中小學漢語教師參加。2011年9月,宋卡王子大學孔子學院舉辦了泰南中小學、幼兒園漢語教師研討會。朱拉隆功大學孔子學院于2012年10月與泰國教育部高教委、基教委和民教委合作舉辦了泰國全國本土漢語教師漢語教材培訓班。
(二)所處旳漢語培訓市場有待開發
孔子學院負責人許琳指出,漢語國際推廣不是純教育,而是一個文化產品,必須以產業、市場的方式來運作。[3]目前,針對素攀府所在地的漢語市場推廣和開發不夠成熟的狀況,素攀孔子學院正在積極尋找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尤其是當地民營企業以及華人社團等具有靈活機制和市場意識的社會力量,以開發出更適合市場需求的對外漢語產品和服務。
(三)遠程教育需加快步伐
近年來,泰國孔子學院推廣漢語的步伐日漸加快,但由于受到諸多條件的限制,許多對漢語和中華文化感興趣的人都沒能親臨孔子學院。針對這種情況,在泰國的各所孔子學院積極思考應對的辦法與對策,與合作方大力發展孔子學院的遠程教育,制作了相關漢語文化推廣的網頁,充分利用網絡的優勢,盡可能不受地域和時空限制,最大限度滿足距離較遠的漢語愛好者的需求。
盡管泰國模式在東南亞傳播中只是一個特殊的個案,國別不同、國情各異,漢語傳播的方式也不盡相同,但是泰國孔子學院的漢語推廣在東南亞的中國文化傳播事業的成功是值得我們探索和思考的,有很多經驗可以借鑒。
[1] [DB/OL]http://epaper.qlwb.com.cn/qlwb/content/20130124/ ArticelC17004FM.htm,2013-01-24.
[2] 陳榮嵐.全球化與本土化,東南亞華文教育發展策略研究[M].廈門大學出版社,2007:184-185.
[3] 孔子學院給國外大學帶來了什么[N].中國教育報,2008-12-17(2).
H195
A
1674-8883(2016)12-03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