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璨
(河北大學 新聞傳播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
微信閱讀的特點與發展策略
邱 璨
(河北大學 新聞傳播學院,河北 保定071000)
移動互聯網時代國民閱讀方式正逐步改變,即從傳統紙質閱讀向新媒體閱讀過渡。微信閱讀作為新媒體閱讀的代表,成為當今社會人們閱讀的主要方式。本文作者通過參閱相關文獻并結合自身經歷,對微信閱讀的基本情況進行歸納,最終得出微信閱讀具有便捷性、強互動性、娛樂性、個性化、針對性、多重感官體驗相結合等特點,這些特點使其更加適合輕閱讀、淺閱讀及功利性閱讀。因此,微信閱讀想要長遠發展,就必須注重內容原創性與專業性,提高思想深度與文化內涵,與紙質閱讀相結合。
微信閱讀;便捷性;強互動性;碎片化;淺閱讀
(一)按照內容來源分類
1.騰訊新聞。本文作者通過對大量騰訊新聞的瀏覽認為騰訊新聞整體具有選題社會化、標題通俗化及體裁以客觀性報道為主的特點。另外,承載內容形式多樣,呈現出“試聽讀”多元化格局。
2.微信公眾號。2012年8月17日,微信公眾號正式上線,據調查,有近八成微信用戶關注了公眾號且主要目的是獲取資訊、方便生活及學習知識。另外,公眾號承載內容豐富,如美食類、時裝類、旅行類、心靈雞湯類、時政新聞類、生活常識類、文學類、藝術類、學術類、綜藝類等多種資訊,為微信用戶提供全方位、立體化信息。
3.微信朋友圈。主要包括抒發個人情感與觀點的原創文章及承載著時事熱點、心靈雞湯等內容的共享文章。
4.微信用戶發送的一般信息。指微信用戶與其好友聊天時的信息內容,這些內容不局限于文字,還包括符號、表情、語音及視頻等多種形式。另外,內容涉及面廣泛,既包括生活瑣事又包括時事政治、社會動態;既包括對某一事件的看法又包括自己的所思所想。
(二)按照內容本身分類
主要分為電子商務類、公共服務類、新聞資訊類、娛樂休閑類、視頻影音類、教育文化類以及行業知識等多個類別。
(三)按運營機構類別分類
這一分類標準主要針對微信公眾號進行分類,可以將微信公眾號細分為政務類、傳媒類、企業類、社團及商會等組織類和個人類。
作者簡介:邱璨(1991—),女,河北石家莊人,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2015級出版專碩在讀研究生。
與傳統閱讀相比,微信閱讀無論在閱讀主體、閱讀需求、閱讀方式還是在閱讀環境上都發生了改變。首先,閱讀主體龐雜;其次,數字時代使讀者的閱讀需求更為多元,除知識獲取外,對新聞資訊的獲取需求顯著增強;另外,微信閱讀更加強調多重感官效果,視聽讀的多元閱讀取代純閱讀;最后,微信閱讀使隨時隨地閱讀得以實現,閱讀環境更為開放。
第一,便捷性。主要由它的傳播載體決定。大多數使用者是通過手持移動終端來進行閱讀的,由于其自身具有便攜式特色,使讀者隨時隨地接收新聞資訊與獲取知識。因此,在途閱讀成為微信閱讀者的主要閱讀方式。
第二,強互動性。通過日常溝通來獲取生活資訊,通過共享文章來了解彼此的喜好,通過留言、評論及點贊來相互傳達感受,這些都體現了微信閱讀的強互動性。
第三,娛樂化。與紙質閱讀相比,無論是微信載體還是其承載內容都具有強娛樂性。
第四,個性化。微信閱讀者在共享文章、發表原創文章及在選擇公眾號時可自主決定想要傳播的內容和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訂閱號來訂閱。因此,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與個性化。
第五,碎片化、跳躍式。微信閱讀不像紙質閱讀那樣要求讀者固定在某一場所在較長的空閑時段進行深度閱讀,而是讓用戶能夠在任何地點及時間進行閱讀,無論是在課間、等車時、等餐時還是在地鐵、公交上,抑或是在睡覺前,只要用戶得閑便能將微信打開來閱讀。因此,這種閱讀是碎片化的、跳躍性的,更加適合輕閱讀、淺閱讀、泛閱讀及功利性閱讀。
第六,多重感官效果。與紙質閱讀只能通過閱讀文字、圖片來獲取信息不同,微信閱讀者還可通過音視頻等形式來獲取信息,調動聽覺、視覺等多種感官,實現視聽讀多元化的閱讀格局。
第七,輕閱讀、淺閱讀、泛閱讀及功利化閱讀。輕閱讀與淺閱讀是相對于傳統閱讀而言,而泛閱讀一是指內容“廣泛”且豐富,二是指跳讀、碎片式閱讀方式;而功利化閱讀則是指面對極強的社會壓力,人們很少有時間進行大塊閱讀,大多是為了閱讀而閱讀。因此,閱讀帶有很強的功利性。
從整體看,微信閱讀是一種值得推廣的閱讀方式,只是應對微信閱讀加以完善,從而才能使之長遠。
(一)國家層面
相關部門加強對微信閱讀的監管力度,如國家制定相關法律與政策,打擊微信虛假信息的傳播,提高真實度。
(二)行業層面
在微信公眾號大行其道的今天,如何提高微信公眾號質量值得考慮,如增強其原創性與專業化,提高文章內容質量及思想深度是其長久生存之道。另外,騰訊公司及開發商應提高公眾號建立門檻。
(三)社會層面
由中央到地方應積極推動“全民閱讀”的發展,使國民參與到閱讀行動中來。
(四)個人層面
客觀看待微信閱讀,增強對微信中虛假信息的辨識度,將微信閱讀與紙質閱讀相結合,淺閱讀與深閱讀相結合,積極參與全民閱讀。
縱觀微信閱讀的效果,主要是指閱讀認知與取向上的影響。首先,微信閱讀占據用戶過多時間,分散精力,甚至使人沉迷其中難以自拔;其次,功利化閱讀明顯;另外,信息獲取取代知識習得、微信閱讀的過于娛樂化不利于文化素質的培養,除此外,虛假信息易對用戶產生誤導;最后,微信淺閱讀、輕閱讀導致用戶缺乏耐心與深度思考,甚至產生懶惰心理。
微信閱讀的出現為國民帶來了便捷,豐富了生活,增長了知識。但是,微信閱讀也是一把雙刃劍,消極作用同樣存在。因此,我們應客觀看待微信閱讀,肯定其價值,正視其不足。當然,微信閱讀若想要長遠發展,必須提高內容的原創性與專業化,提高其思想深度與文化內涵,防止微信的過度娛樂化。應該說,紙質閱讀與微信閱讀這兩種閱讀方式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并存。因此,我們要學會揚長避短,既要發揮微信閱讀的娛樂消遣、便捷、泛閱讀的優勢,又要發揮紙質閱讀所蘊含的文化底蘊與思想深度的特點,共同推進全民閱讀的發展。
[1] 李孟潔,毛蕾.紙質書籍與交互網站在閱讀感受上的比較分析[J].傳媒論道,2015(11):87-88.
G206
A
1674-8883(2016)12-03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