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環球時報》2015年的報道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吳文彬
(浙江師范大學 非洲研究院,浙江 金華 321000)
中國新聞媒體涉非報道特點分析
——以《環球時報》2015年的報道為例
吳文彬
(浙江師范大學 非洲研究院,浙江 金華321000)
本文以《環球時報》2015年涉非報道為研究對象,研究顯示《環球時報》涉非報道尚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鑒于中非關系日益重要,國內新聞媒體有必要重新審視和調整涉非報道策略。
媒體; 《環球時報》;非洲形象
隨著中非關系的日益密切,中非媒體交流與合作不斷深化,中非傳媒研究也逐漸得到學界的重視。然而,目前學界對中非傳媒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國國家形象和對非公共外交方面,有關非洲形象,特別是中國新聞媒體中的非洲形象研究甚少。事實上,對中國新聞媒體涉非報道特點進行分析,對中國新聞媒體涉非報道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能夠更好地促進中非媒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能夠更好地增進中非民眾之間的相互了解與認知。
《環球時報》是由人民日報社主辦的國際新聞報紙,作為中國主流新聞媒體,該報擁有國內其他國際新聞報紙無可比擬的發行量和影響力。因此,本文以《環球時報》2015年涉非報道為研究對象,采用內容分析方法,運用議程設置理論,來研究《環球時報》涉非報道的數量、版面、內容、態度以及消息源等特點。
作為傳播學的經典理論,議程設置理論認為,“新聞媒介在告訴讀者怎么樣想這點上大多不怎么成功,但在告訴讀者想什么方面卻異常有效”。[1]根據議程設置理論,報紙作為重要的新聞媒介,雖然不能夠直接決定人們的看法,但是可以通過報道數量和版面編排來左右人們關注的焦點,進而實現對新聞受眾的影響。因此,對新聞報道數量和版面編排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就新聞報道數量而言,2015年《環球時報》關于非洲的新聞報道①共有352篇,平均每期1篇。相比之下,2015年《環球時報》關于美國和日本的新聞報道②分別為2234篇和1247篇,平均每期8篇和4篇。
就版面編排情況而言,2015年《環球時報》有61%的非洲新聞集中于新聞背景和環球掃描兩個板塊,而集中于上述兩個版面的美日新聞分別為42%和48%。頭版方面,有關非洲的新聞報道共有3篇,而有關美日的新聞報道分別為69篇和33篇。
由統計數據可知,相比涉及美日等西方國家的報道,涉非報道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在版面編排上都處于較為邊緣的地位。有關“法國《查理周刊》恐怖襲擊案”與“尼日利亞巴加屠城慘案”的對比,突出反映了這一狀況。2015年1月7日,恐怖分子襲擊了法國《查理周刊》總部,襲擊造成12名法國人死亡;1月3日~8日,博科圣地恐怖分子對尼日利亞北部小鎮巴加(Baga)進行了長達5天的屠城,2000多人遇害。《環球時報》1月份關于《查理周刊》事件及其延伸的報道共有44篇,其中社評6篇、插圖17幅;相關報道涉及要聞、新聞背景、國際論壇、深度報道、軍事科技、漫畫文摘、史海回眸等眾多版面,其中有9篇報道位于頭版位置。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有關巴加屠城案的報道只有3篇,3篇報道都位于新聞背景板塊,而且篇幅都較短。同為恐怖襲擊案,遇難者人數眾多的巴加屠城案,在報道數量、報道廣度和深度上都遠不及《查理周刊》襲擊案。
隨著議程設置理論的不斷發展,第二層議程設置理論(the Second Level of Agenda Setting Theory)日益得到學界重視。傳統的議程設置理論關注的是新聞議程與受眾之間的關系,而第二層議程設置理論則關注新聞對象屬性與受眾之間的關系。傳統的議程設置理論認為新聞媒介只能告訴人們該想些什么,而第二層議程設置理論則認為“新聞媒介不僅告訴我們該想些什么,而且告訴我們該怎樣想”。[2]根據第二層議程設置理論,新聞報道的內容、態度等對象屬性對新聞受眾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對于新聞報道內容和態度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就新聞報道的內容而言,《環球時報》涉非報道可以分為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四大類。根據統計,在2015年《環球時報》涉非報道中,政治類報道數量最多,共有172篇,占48.8%;其次是社會類報道,共有96篇,占27.3%;然后是經濟類報道,共有52篇,占14.8%;最少的是文化類報道共有32篇,占9.1%。從統計數據來看,《環球時報》涉非報道的內容分布并不平衡,政治類報道所占比重遠大于其他類別的報道。
就新聞報道的態度而言,《環球時報》涉非報道態度傾向可分為正面報道、中性報道、負面報道三類。③在2015年《環球時報》涉非報道中,中性報道共有149篇,占42.3%;負面報道共有147篇,占41.8%;正面報道共有56篇,占15.9%。統計顯示,中性報道所占比例最多,但是負面報道所占比重很大,遠超正面報道并且十分接近中性報道。進一步統計發現,負面報道主要來自于恐怖主義(56篇)、治安問題(17篇)、政治民主(15篇)等話題;而正面報道主要來自于文化風俗(12篇)、自然風光(6篇)等話題。
由統計數據可知,《環球時報》2015年的涉非報道勾勒了一個自然風光壯美、文化風俗奇異,但是恐怖襲擊不斷、治安問題突出、政治腐敗動蕩、科教文衛狀況堪憂的非洲大陸。雖然負面報道是真實存在的,但這只是非洲大陸的一個側面。過多的負面報道,不利于讀者建構起全面客觀的非洲形象。
消息源是指新聞的來源和出處,它對新聞話語的生成有著重要的影響。赫伯特·甘斯(Herbert Gans)將消息源與新聞媒體的關系比作一場探戈舞蹈中的男女,他認為消息源與新聞媒體彼此不可或缺,但又各懷鬼胎;在多數時候,消息源占據著主導位置。[3]曾慶香認為,在很多情況下,新聞媒體只不過是接受了消息源傳達的信息,并利用各種引語形式將消息源的話語轉換成自己的話語,因此,新聞媒體往往不是新聞話語的主體,權威的消息源才是新聞中真正的說話人。[4]
基于消息源的重要性,筆者對2015年《環球時報》涉非新聞報道的消息源④進行了統計分析。統計顯示,在2015年涉非新聞報道中,《環球時報》引用其他媒體消息的新聞報道占了多數,共有246篇,占69.9%;自采新聞和投稿來信共有64篇,占18.2%;消息源不明的新聞報道共有42篇,占11.9%。在引用其他媒體消息的新聞報道中,引用西方媒體消息的新聞報道共有149篇,占60.6%;引用非洲媒體消息的新聞報道共有26篇,占10.6%;引用發展中國家媒體(非洲大陸除外)消息的新聞報道共有8篇,占3.2%;同時引用非洲大陸內外媒體消息的新聞報道共有63篇,占25.6%。
由統計數據可知,在《環球時報》涉非報道中,引用西方媒體消息的新聞報道所占比重較大,引用非洲媒體消息的新聞報道所占比重較低。這一現象與極端不平衡的國際輿論傳播秩序密切相關。當前西方通訊社提供了全球約80%的國際新聞,是全球媒體最重要的新聞消息來源。[5]但是西方媒體總是帶著偏見來收集和傳播非洲的新聞,總是按照自己的價值觀來解讀發生在非洲大陸的新聞事件,總是傾向于把非洲描述成一個沒有希望的大陸。[6]因此,過多地引用西方媒體的消息,往往會不自覺地陷入西方媒體預設的報道框架之中。
研究顯示,《環球時報》涉非報道尚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在數量和版面編排上,涉非報道處于較為邊緣的地位;在內容和態度上,負面報道所占比重較大;在消息源方面,引用西方媒體消息比重過多,而對于非洲媒體消息較為忽視。
鑒于中非關系日益重要,國內新聞媒體有必要重新審視和調整涉非報道策略。第一,重視涉非報道,通過增加涉非報道數量、改善涉非報道版面來提升非洲新聞議程的重要性。第二,全面客觀地報道非洲,將“發展的非洲”“崛起的非洲”展現給人們。第三,注重非洲聲音,讓非洲人講非洲自己的故事。第四,彰顯中國視角,國內新聞媒體應當超越西方主導的非洲認知框架,以中國自己的眼光重新認知和報道非洲。
注釋:①僅統計以非洲為事件主體的新聞報道。②僅統計以美國、日本為事件主體的新聞報道。
③正面報道是指:在報道中使用有利于非洲形象的褒義詞,或者該篇報道有利于提升非洲形象;負面報道是指:在報道中使用不利于非洲形象的貶義詞,或者該篇報道有損非洲形象;中性報道是指:不夾帶分析和評論,只是客觀陳述事實的報道,或者褒貶皆有的報道。
④本文主要研究《環球時報》對于其他新聞媒體消息的引用情況。
[1] J·赫伯特·阿特休爾.權力的媒介[M].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224.
[2] 沃納·賽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268.
[3] 赫伯特·甘斯.什么在決定新聞:對CBS晚間新聞、NBC夜間新聞、《新聞周刊》及《時代》周刊的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144.
[4] 曾慶香,劉自雄.論新聞源與新聞的話語主體[J].國際新聞界,2006(01):38.
[5] 吳瑛.國際輿論格局與我國對外傳播的路徑選擇[J].當代傳播,2009(05):31.
[6] 周海金,郭冬冬.當前非洲媒體發展的困境及出路探析——兼論央視非洲分臺對非洲媒體的啟示[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5):63.
G212
A
1674-8883(2016)12-03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