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夢蝶
(西北師范大學,甘肅 蘭州 730070)
唱一首悲傷離歌
——析《魂斷藍橋》
別夢蝶
(西北師范大學,甘肅 蘭州730070)
比起喜劇,很多人更愛悲劇。魯迅曾說:“悲劇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電影《魂斷藍橋》是一部經典的愛情悲劇,其以第一次世界大戰作為背景,將一段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淋漓盡致地展現給觀眾。作為經典佳作,影片除了羅伊與瑪拉感人至深的愛情外,它的成功與精巧的故事情節、恰到好處的音樂、嫻熟的敘事手法等是分不開的。
音樂旋律;敘事結構;象征意義
現代主義音樂大師伊戈爾曾說:“電影音樂與電影的關系,就像‘屋子里另一個人正在彈的鋼琴曲與你手中讀的小說’之間的關系。”
在片中,音樂的恰當運用可以說像一個魔法棒給整部影片帶來了神奇的情感效果。音樂《天鵝湖》曾不止一次運用在世界經典電影中,但在影片中卻尤為突出,在影片的許多場景中這一動人的旋律與天鵝主題交織在一起,不僅描繪了主人公的命運,更展現了戰爭年代兩人曲折的愛情故事。在影片的開頭,伴隨著柴科夫斯基的《天鵝湖》,女主角瑪拉像一只優雅的天鵝在劇場的舞臺上翩翩起舞,看到臺下的男主角羅伊時,瑪拉心中蕩起了一層漣漪。而伴隨著音樂跳動的不只是瑪拉,更是兩顆剛剛萌芽的心。音樂的節奏輕快明朗,音調起伏錯落有致,不僅讓觀眾知道了瑪拉的身份職業,同時也將瑪拉活潑開朗的性格展示給觀眾,進一步暗示了羅伊和瑪拉的愛情之門正悄悄打開。
蘇格蘭民歌《友誼地久天長》穿插在整部電影中無疑是充滿諷刺意味的,在那樣一個充斥著戰火硝煙的年代談地久天長暗含著故事的悲情結局。也許悲劇從一開始就已經注定,所以歡樂和幸福才顯得格外珍貴。在影片的結尾,即將再次奔赴前線的羅伊拿著吉祥符佇立在兩人相遇的滑鐵盧大橋,伴隨著該音樂和瑪拉的旁白,羅伊陷入了無盡的沉思中,仿佛幸福還在昨天。哀婉的旋律響起再一次向人們訴說瑪拉的悲慘命運與兩人的凄美愛情。隨著羅伊黯然離去,余音仍久久回響在滑鐵盧大橋,似乎依然向人們訴說著悲劇。
作者簡介:別夢蝶(1992—),女,湖北荊州人,西北師范大學廣播電視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廣播電視編導。
《魂斷藍橋》即使是黑白片,但其精心的情節安排、巧妙的敘事方式奠定了影片的敘事結構。該片運用敘事手法,使并不復雜的愛情故事夾雜了懸念、巧合、誤會等表現手法,演繹了一段悲歡離合的愛情悲劇。
(一)渾然天成的故事開端
影片的開頭運用了倒敘的敘事手法,一開始廣播響起,不僅交代了故事的時代背景和故事地點,同時也引出了男主人公羅伊。之后伴隨著畫外音,定格在羅伊站在橋上充滿思念與惆悵的畫面,從而將影片引回了過去。雖然兩人邂逅于一場混亂中,但每一個場景都掩飾不了兩人相識的歡愉。當羅伊出現在瑪拉表演的劇場時,兩人的相視一笑瞬間點燃了心中所有的激動與興奮。接下來兩人的燭光俱樂部約會和雨下相擁將兩人內心深處的情與愛點燃,為了加速這段熾熱奔放而又優雅脫俗的愛情發展,緊接著是羅伊閃電般地決定與瑪拉結婚。這一環扣一環的情感渲染,渾然天成地推動了故事的發展。
(二)懸念迭起的情節發展
電影要設置跌宕起伏的懸念才能促進情節的發展,建立起屬于影片的矛盾點,并隨著這些矛盾營造懸念。影片首先營造的懸念是結婚問題,當兩人去教堂舉行婚禮時,卻被告知依照法律三點以后不舉行婚禮,只能第二天再來。但戲劇的是第二天羅伊又突然接到命令必須馬上奔赴前線,這個突然變化導致瑪拉被芭蕾舞團開除,使劇情發生戲劇性變化。故事發展到這里,呈現出一波三折的劇情,與之前兩人熾熱奔放而又優雅脫俗的愛情相對照,形成巨大的反差,逐漸渲染悲劇的氛圍,使情節更加曲折動人,引起觀眾的強烈共鳴。
(三)曲終人散的悲劇結局
隨著眾多懸念的設定,故事發展到一定程度,總是要消除懸念,給影片一個結果。當瑪拉得知羅伊戰亡的消息而墮落時,正是解決這些懸念的最好時機,于是羅伊意外地出現了,這是一場意外的驚喜,也是巧合的安排,更象征著瑪拉命運的轉機,羅伊的愛和瑪拉已熄滅的愛情之火又重新點燃。種種跡象表明,瑪拉可以重新選擇自己的命運,從此與相愛的人在一起,可是瑪拉的內心是矛盾的,這也迎合了戲劇化的情節。懸念的最終消除是以瑪拉的生命為代價,越是這種極致的悲劇,造成的情感沖擊力就越強,這就是影片在歲月的消逝中顯現出來的不朽魅力。
在戰爭紛擾的年代,當羅伊在滑鐵盧大橋與美麗的瑪拉相遇并替她撿起吉祥符時,兩人的命運就緊緊連在了一起,羅伊撿起大橋上的吉祥符就是撿起了那份令人心動的愛情。防空警報解除,瑪拉將吉祥符送給了即將奔赴法國前線的羅伊,這代表著瑪拉對羅伊美好的祝愿。小小的吉祥符在這里已經作為愛的信物見證了男女主人公的相遇相知。喜到極處便成悲,在蘇格蘭莊園,當羅伊沉浸在愛情的喜悅中再次將吉祥符物歸原主時,瑪拉更堅定了她要離開羅伊的決心,而這一次的離開,恰是故事悲劇到來前的一個高潮。在夜幕籠罩的大橋上,瑪拉憤然走在街上,一輛輛急速行駛的車從她身邊駛過,她黯淡的眼睛里分明充滿了無奈和絕望。在這座橋上,他們曾經擁有美麗的邂逅,而今一切幸福都被籠罩在這黑夜里,瑪拉無法撥開這夜色,只能選擇離去,在她倒地的一瞬,鏡頭再次對準了吉祥符。它遺落在一旁,也暗示著瑪拉的生命就此終結,而她和羅伊的愛情永遠定格在了滑鐵盧大橋上。影片的結尾,再現的吉祥符主題與片首形成了呼應。羅伊手握吉祥符站在大橋上,眼里止不住的哀傷和落寞,小小的吉祥符裝滿的是羅伊對瑪拉深深的懷念和愛。
作為一部風靡全球半個多世紀的好萊塢戰爭體裁的愛情故事,正如著名影評人羅遠和所言,“《魂斷藍橋》是西方電影在東方獲得成功的經典,影片以其纏綿悱惻的悲劇情節、精湛的藝術技藝、感人至深的情感效應,打動著感情細膩的東方人”。即使十年、二十年過去,這部影片也依然是愛情的佳話。“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也許羅伊和瑪拉都悄悄來過,沒有帶走一片云彩,卻留下了一首千古傳頌的愛情離歌。
J905
A
1674-8883(2016)12-01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