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宜
(中共赤峰市委宣傳部,內蒙古 赤峰 024000)
融媒體時代下新聞編輯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編輯能力分析
劉靜宜
(中共赤峰市委宣傳部,內蒙古 赤峰024000)
融媒體時代給人們提供了更多獲取信息的方式,同時也給新聞媒體帶來巨大的沖擊,新聞工作者怎樣去編輯文章才能更好地吸引讀者的眼球,成為目前新聞工作者面臨的一個大難題。本文主要論述的是融媒體時代下新聞編輯的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編輯能力,通過不斷提高新聞編輯的編輯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新聞媒體在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
融媒體時代;新聞編輯;創(chuàng)新
多年來,我國經濟發(fā)展速度非???,大量先進的高科技產品出現(xiàn)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獲取信息的方式越來越多。在這樣一個大環(huán)境下,新聞編輯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修養(yǎng),在實踐工作中不斷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才能使新聞內容更加具有吸引力。
新聞編輯在新媒體時代下遇到了很多現(xiàn)實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到新聞的質量。首先,內容和報道形式都太過于單調,從新聞行業(yè)的整體中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報道的內容空洞、單調,不能滿足讀者的要求,并且報道形式枯燥乏味,很多新聞編輯工作者還保留傳統(tǒng)的報道形式,不僅不能使新聞編輯的內容質量提高,還不能夠滿足讀者對新聞創(chuàng)新的需求。其次,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融媒體時代給新聞編輯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很多工作者不能適應這種變化,思想老舊,不肯接受新的知識和新的觀點。第三,編輯策劃能力不足,在編輯的過程中沒有全局觀念,沒有多角度、全方位去思考,導致策劃能力欠缺。這樣會導致新聞在信息時代中的競爭力不夠,在眾多媒體信息中不具有自己獨有的魅力。[1]
(一)注重思想創(chuàng)新
為了打破新聞編輯工作者的傳統(tǒng)意識,必須從思想上改變,改變固有的新聞編輯思維模式。首先,需要培養(yǎng)新聞敏感度,對社會上的大小事情都保有濃厚的興趣,并能夠及時更新知識,這樣在新聞報道中就能夠抓住主題和重點,利用全新的視角吸引廣大讀者的眼球。其次,需要全方位考慮,新聞編輯不能僅限于編輯這一工作中,還應該多方位考慮,包括對市場進行分析,站在多角度去思考問題,這樣能夠更好地去了解大眾的需求,根據(jù)市場需要進行編輯,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要有懷疑的精神,需要對不合理的傳統(tǒng)的新聞思想持有懷疑態(tài)度,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大膽進行創(chuàng)新。第四,進行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報社單位需要定期組織培訓,重點培訓創(chuàng)新意識,并對創(chuàng)新進行科學的驗證,確保創(chuàng)新的科學性。[2]
(二)加強對報道內容的創(chuàng)新
在新聞報道中新聞內容是最重要的,因此需要對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提高新聞報道的質量。第一,對報道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在融媒體時代下,新聞編輯的篇幅不能太長,如果太長讀者不會花費太多時間去閱讀?,F(xiàn)代的新聞報道講求的是短小,并且精悍,這樣不僅不會占用太多版面,而且也不會占用讀者太多時間,更能被廣大讀者所接受。因此新聞編輯在選材上要靈活,并且報道方式也不是唯一的,可以不同內容不同分析,選用合適的報道方式。第二,挖掘新聞的深度,雖然現(xiàn)代社會強調新聞的速讀,但是也不能不注重新聞報道的深度。如果只是簡單地對新聞進行報道,根本不能體現(xiàn)出報道的意義。因此,在編寫新聞稿件時要注重挖掘其內在含義,提出更多有建設性的,具有價值意義的新聞信息。第三,對新聞體裁進行創(chuàng)新,在很多的報社單位中新聞體裁還沿用傳統(tǒng)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缺乏新意,不能夠迅速吸引讀者的眼球。因此,需要對新聞體裁進行創(chuàng)新,在新聞編輯過程中可以進行組合式新聞,也可以利用圖片編輯等,這樣能夠在視覺上給讀者更大的沖擊,被廣泛關注和閱讀。
對于新聞編輯者而言,編輯能力是最基本的要求,不僅要求文字功底深厚、語言組織能力好,同時還需要具備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夠報道出新聞的真實性。第一,對新聞信息的內容進行核查,在融媒體時代下各種信息更新非??欤粋€很小的信息就會被廣泛傳播在微博、微信上。但是,很多信息內容有待核查,一些編輯者為了吸引眼球故意用煽動性的文字作為標題,也許根本不符合實際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新聞編輯者需要對信息內容進行核查,保證信息來源的真實性,并且在報道中也需要實事求是,不能為了出名、博關注,自己杜撰虛假信息。在審稿的過程中需要做好核查工作,確保事件發(fā)生的地點、時間的正確性。第二,注重培養(yǎng)語言文字能力,在新聞編輯中要求語言規(guī)范、簡潔,需要用大眾能夠接受的方法表達。在報道中盡可能不去用專業(yè)性太強的詞語。[3]第三,多積累新聞素材,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多積累素材,這樣能夠很好地進行創(chuàng)新,提高編輯的綜合素質,不斷在工作中積累經驗,培養(yǎng)獨到的見解和洞察力,提高編輯能力。第四,在工作中需要不斷學習理論知識,雖然很多的新聞工作者實際經驗很豐富,但是缺乏理論知識,這樣就會使在編輯過程中沒有理論性的文字作為支撐,使報道的內容不具有說服力。因此,需要加強對理論知識的培訓,定期組織考核,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崗工作,這樣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保證稿件的質量,對于工作能力的提升很有幫助。第五,重視新聞稿件的標題。在新聞編輯中,標題很重要,是文章的靈魂,因此需要在標題上多下功夫,加深對文章的認識和印象。需要對文章內容進行提煉,突出主題。第六,培養(yǎng)新聞編排的能力,新聞版面的編排與新聞內容一樣重要,在編排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大眾的心理,確保設計的層次性,可以利用現(xiàn)代許多高科技進行版面的設計,吸引住讀者的目光。[4]
新聞編輯工作者的能力直接關系到新聞稿件的質量,需要加強工作者的編輯能力,不斷在工作中積累經驗,大膽進行創(chuàng)新,在保證稿件質量的前提下,充分吸引住讀者的目光,提高新聞稿件的質量。為了提高新聞編輯工作的能力,需要加強培訓,進行思想教育,保證新聞稿件的真實性,從整體上提高新聞稿件的質量,提高新聞的知名度,被更多讀者接受。
[1] 趙鋒.新聞編輯的創(chuàng)新意識及編輯能力分析[J].新媒體研究,2015(15):82-83.
[2] 沈舉飛.新聞編輯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編輯能力分析[J].科技傳播,2016(06):18+26.
[3] 陳剛.新聞編輯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編輯能力分析[J].視聽,2015(10):122.
[4] 趙曉佳.新聞編輯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編輯能力分析[J].新聞傳播,2015(20):95+97.
G214.1
A
1674-8883(2016)12-02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