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懌韜
(羊城晚報 廣州新聞和全媒體編輯部,廣東廣州 510630)
長假要到了,紙媒如何做好“度淡報道”
梁懌韜
(羊城晚報 廣州新聞和全媒體編輯部,廣東廣州510630)
端午面臨各種小長假,媒體如何應對一連多天的“稿荒”?羊城晚報廣州新聞和全媒體編輯部,也曾遇到過“稿荒”的困境,現在則在積極探索度過稿源淡季的方法。
長假;稿件;策劃;創新
對于媒體從業者來說,長假似乎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日子。愛,是因為終于可以在繁忙的日子中迎來假期,可以休息一下。恨,是因為總有一批從業人員沒法休息,因為理論上媒體不能因為節假日的到來就休刊停播,所以需要找內容填充空出來的版面。內容的提供,有一部分要靠留守的值班采編完成,但如果假期內確實沒有合適的內容填充版面,光是留住一批愿意犧牲假期加班的采編員工意義不大。所以每逢長假來臨,筆者所在工作的單位總要求采訪部門準備好“度淡報道”。
不僅是傳統媒體,如何在長假“度淡”同樣困擾新媒體。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同樣需要內容填充,特別是采編團隊在休假或者不少內容仍需要抓取傳統媒體的新媒體。所以,不少讀者和用戶總感覺一到長假,無論什么媒體都沒有什么東西可看。
筆者現就職于羊城晚報廣州新聞和全媒體編輯部。2016年以來,本部門對長假期間“度淡報道”展開了系列策劃嘗試。不敢說效果很好,但從讀者和用戶反饋來看,相比以往臨時急就章的策劃還是獲得了一些效果。
能否維持好的效果關鍵是及時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筆者曾參與并執行策劃,在此總結一下羊城晚報廣州新聞和全媒體編輯部近段時間有關假期“度淡報道”的一些新嘗試。
再艱難,傳統大報不能輕言假期停刊:
筆者撰寫此文時,正值端午小長假來臨之時。所以報社的編輯中心又在催每個采訪部門交假期“度淡報道”清單了。此前,有的媒體出于各種考慮,包括節省成本、給員工放個假、缺乏好內容等,確實出現過逢長假??默F象。不僅周刊期刊停刊,甚至連部分日報也出現???。作為每個月都要參與一周值報題班的采訪室副主任,根據報題時的操作,筆者發現傳統日報在長假來臨時因為各種原因休刊會有很多弊端。
第一,只有在非常特殊的時期,傳統報業才會停刊。長假來臨時到底停不??抗P者記得報題會時,單位領導也討論過。作為1957年創刊的全國知名媒體,羊城晚報僅在“文革”期間因為特殊的時代環境停過刊,而后在1981年再次復刊。所以說,??皇且患S便就能執行的事。
第二,傳統報業“式微”時???,引人“浮想聯翩”。受到各種因素沖擊,紙媒經營壓力大是不爭的事實。包括羊城晚報在內,不少紙媒目前通過各種努力,期望破解“紙媒式微”的說法。猶記得2015年和2016年過年期間,網上傳出國內部分紙媒確實在春節長假期間??倨诮Y束后又復刊。這個最初看似只是給員工好好休假的想法,傳到網上后卻給網友傳遞出“紙媒不行了才??钡男盘?。所以,貿然停刊會被人繼續落口實,“紙媒式微確實不行了”。
第三,隨意??且环N對讀者和用戶不負責的表現。如前文所述,對于傳統紙媒來說確實存在經營壓力大、發行壓力大的客觀事實,但這并不代表紙媒明天就會消失。就以羊城晚報為例,作為“我家的報”,每天還是有很多家庭讀者、單位讀者購買或者訂閱。有篇網文叫《廣州十年都沒有漲價的東西》,報紙被列為其中之一。通過發行部門調研,社會上存在一批“報紙剛需者”,即無論如何他們還是保持了每天看報的習慣。從2015年開始,羊城晚報開展了逐步漲價的戰略,2015年對于廣州以外的讀者,每份報紙從1元提價至1.5元。通過觀察發現,廣州以外市場提價后讀者并沒有明顯減少后,2016年羊城晚報又對廣州地區市場實施1元提價至1.5元的改變。由于發行量沒有下降太多,這次提價保障了發行上的收益。
作者簡介:梁懌韜,羊城晚報廣州新聞和全媒體編輯部記者,突發新聞采訪室副主任。
報紙提價了,又有那么多讀者和用戶還是堅持購買。那么問題來了,這邊提價那邊???,讀者和用戶不就虧了?以后這些讀者和用戶還會購買一份可能一年有那么幾天??膱蠹垎幔繛榱舜_保用戶權益,傳統日報決不能隨便停刊。
好的度淡策劃,應全盤考慮:
報紙假期不???,如何策劃好的內容以滿足各種需求?這考驗采編部門的策劃能力。什么樣的度淡策劃比較好?也許應滿足以下幾點:
第一,好的策劃,應具有可復制性。現在假期多了,除了春節和國慶兩個黃金周外,還有清明、端午、中秋等小長假。如果假期度淡策劃能夠具有復制性,即同一個概念可以多次使用,不僅減輕了每次臨到假期時的策劃壓力,一旦報道出色還便于系列報道評獎。
第二,好的策劃,不僅僅是報道?;ヂ摼W時代,據說不少互聯網企業到報社參觀總會對只有內容缺乏線下活動的紙媒產品表示質疑,“你們的用戶在哪里?”如果說一個策劃報道不僅活躍在報道本身,還能夠跳出報道以外那就更好。
第三,好的策劃,應兼顧不同平臺。和許多紙媒同行一樣,羊城晚報也上線了自己的新媒體平臺。2016年3月15日,羊城晚報官方App“羊城派”正式上線。到了假期,App同樣也需要“度淡”,如果同一個策劃能夠同時兼顧紙媒和新媒體兩個平臺那就更好。
第四,好的策劃,應有經濟收益。作為純采編業務探討,也許不應該提經濟的事情。但如果真有人愿意為一個報道投資,對于目前被普遍認為經濟壓力大的紙媒來說何嘗不是件益事。
“廣州假日地名”系列報道,滿足上述四個愿望:
2016年清明假期,編輯中心再次催假期度淡題目了。正當一眾記者為此發愁時,部門領導想到了一個題目,“廣州英雄的城市”——清明節除了拜祭先人,同樣有紀念為這座城市安危獻出生命的英烈的傳統。記者不妨寫寫廣州這座城市和烈士有關的地名吧。根據領導意見,記者們初步擬定了先烈路、起義路、解放路等三條與廣州有關的道路作為撰寫內容。撰寫的內容除了復述在這些道路上發生過的有關廣州英烈的故事外,還以“導游”的方式介紹這些道路上現有的一些景點。紙媒將在假期三天,分三期刊登內容。
如前文所述,除了紙媒,記者還要為新媒體服務。為了突出新媒體“直播”的特性,我們在其中兩期邀請了嶺南文化學者饒原生作為“導游”,并邀請網友組成導賞團,一起到被介紹的馬路旅游,整個過程通過“羊城派”進行直播。
“我一開始還以為你們只是做一期,沒想到你們做了三期。”當了兩期“導游”和一期采訪嘉賓的饒原生后來看到相關報道和App回放后,才得知這是一個專題策劃。可能是近期廣州媒體對于傳統文化關注較少的因素,饒原生詢問“這個專題是否還會做下去”,以及“我可以提供更多的材料”。而參與的網友同樣對本土文化興趣濃厚,也覺得這種報道和活動形式很好。
看到反響不錯后,部門決定將這種策劃思路延續。到了后來的五一勞動節,部門再次以“廣州假日地名”的形式,推出“廣州城記·勞動節”系列策劃。選取了建設新村、白鶴洞、工業大道等三個與廣州過往與勞動密集型產業息息相關,現在通過轉型升級幾乎看不到原先工廠林立工人勞動場面的地方。直到90年代初,廣州仍然是一座以工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的城市,不少讀者和用戶看到自己或者父輩過去曾經勞動的地方被報道,以及過去勞動密集型產業聚集的地方如今變身住宅創意園等各種創新場所,并輔以豐富資料的報道,便紛紛在各種媒介進行評論和轉發。
有了前兩次的策劃,接下來的端午假期部門擬策劃“廣州假日地名”的端午篇,擬選廣州3個和龍舟有關的地方進行報道。同樣,在新媒體平臺以直播形式,報道地方的龍舟文化。
總結已經成型的兩次策劃和正在組織的一次策劃,筆者發現基本實現了此前的四個設想,包括:
第一,“廣州假日地名”策劃具有可復制性。原本第一期清明節系列,部門一開始還帶有“應付”的味道,沒想到參與者和被訪者建議可以繼續做下去,于是激發了后來“接二連三”的策劃。
第二,“廣州假日地名”不僅僅是報道。如前文所述,該組報道不僅刊登在紙媒上,還以直播形式出現在App上。不僅讓紙媒的內容在節假日期間得以充實,新媒體平臺還擴大了傳播范圍,得到了不錯的反響。由于在報道的同時還組織了導賞團,故“廣州假日地名”系列已經不僅僅是報道,而是線上報道、線下活動的一籃子策劃。
第三,“廣州假日地名”兼顧了不同平臺。如前文所述,該組報道不僅出現在紙媒上,還出現在新媒體平臺。為了兼顧兩個平臺的不同閱讀體驗,記者并沒有簡單地把紙面的稿件照搬到App上,而是以直播形式刊出。使一套策劃適應了不同平臺的特性。
第四,“廣州假日地名”獲得經濟和流量收益。紙媒面臨著巨大的經濟壓力和用戶覆蓋壓力。但如果有好的內容,一樣可以吸引廣告客戶的關注。在勞動節篇策劃的時候,報社廣告部門主動前來聽取策劃細節。由于其中一篇文章涉及廣州現有房地產熱土廣鋼新城,廣告部門在隨后與房地產商進行業務洽談時,主動透露部門有相關策劃。結果,一家在廣鋼新城有項目的房地產商在紙媒上投放了頭版半版廣告,報社因此獲得了實質上的經濟收益。
紙媒轉型,如何將紙媒上的用戶吸引到自有的App平臺上,需要采編和經營部門花更多的心思。由于部分直播有網友報名參與導賞團,參與采寫的記者在導賞團參觀期間隨身帶著“羊城派”的下載二維碼,吸引網友下載?!皬V州假日地名”的策劃,因此獲得了用戶流量。
度淡策劃如何做好?仍需探討……
雖然假日度淡策劃因為“廣州假日地名”系列而獲得一定成功,但紙媒如何做好度淡報道仍需探索。這期間,仍以“廣州假日地名”系列為例,探討一些仍有待突破的項目。
第一,好的策劃,宜“解放生產力”。由于“廣州假日地名”系列和廣州本土文化息息相關,采寫的記者自身需要掌握一定的本土文化知識。這方面,土生土長的廣州本地人具有先天優勢。第一期和第二期的6篇文章由三名執行記者完成,其中兩名為廣州本地人,一名雖然不是廣州本地人但也長期在廣州生活。正在策劃執行的第三期,兩名廣州本地人還在參與。也就是說,如果需要真正解放生產力,操作的記者不宜固定而應“全民參與”,但如果記者缺乏對本土文化的了解,可能無法貼近地區文化的內容。如何在本該休息的時候,讓記者得以“陣容輪換”,這點還在探索中。
第二,好的策劃可以復制,但還是有復制期限。雖然“廣州假日地名”系列策劃成功熬過了2016年的清明和勞動節假期,看起來也能成功熬過端午假期。但顯然,當2016年所有假期都結束后,這個創意就難以再在2017年繼續使用,因為所有和假日有關的地名可能都被記者們寫過了。如何策劃2017年的假日度淡題目,需要繼續探討。
第三,好的策劃如何吸引更多人關注?誠然,“廣州假日地名”系列盡管在策劃和報道上有所創新,但從現有掌握情況看,喜歡看、愛參與的仍然是廣州本土文化愛好者或者本地人。如果策劃的主題能夠突破廣州本土限制,做到更多受眾都愛看那就更好。
如何做好假日度淡報道還需要繼續探索,希望“廣州假日地名”系列報道能夠給還在苦于沒有題材的同行一個參考。
G212
A
1674-8883(2016)12-02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