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文學(深圳海濱中學 深圳寶安區 518101)
?
試論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韓文學
(深圳海濱中學 深圳寶安區 518101)
摘 要:物理學科中有著眾多的實驗,能夠提供機會來讓學生動手動腦;在實際教學實踐中,應該積極改變傳統的教學策略,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獨立發現和解決問題,以便更加深刻的記憶和掌握知識。本文簡要介紹了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希望能夠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初中物理 實驗教學 創新能力
在新課程理念下,明確要求在教學中,需大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獨立思考能力;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開展,能對學生感性認識的不足有效彌補,并且在實驗過程中,也能夠學習認識改造自然的方法。有較多活躍因素存在與實驗中,出現的很多問題可能是學生無法預料的,那么就可以有效訓練學生的思維意識,培養其創新能力。[1]
調查發現,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往往會采取演示實驗,教師做實驗,學生觀看,然后向學生講解,這樣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得不到發揮,制約到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學生只能夠被動接受知識,實驗作用得不到發揮,也無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那么就可以積極開展探索實驗,在本種實驗模式下,需要學生積極參與進來,教師發揮引導作用,鼓勵學生認真觀察,提出問題,將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給激發出來,營造問題情境,通過個人思考、討論,找出問題的答案;教師要加以點撥,促使學生能夠通過思維活動,將實驗中的物理概念、原理以及規律等概括出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如很多學生們反映液體壓強的知識不容易理解,因為這部分知識抽象性較強,而學生恰恰缺乏抽象思維能力,并且關于這方面的知識也沒有足夠的感性經驗,因此理解難度較大,很多同學不了解為什么液體對容器側壁也會產生壓強。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筆者設計了一個實驗,讓學生們每人帶一個易拉罐,然后將三個孔戳在側壁的不同高度處,將水注入到易拉罐中,觀察出現的現象。同學們發現會有水柱從三個孔中噴出,且遠近是不同的;學生經過獨立思考,認識到水對容器側壁也是有壓強的,并且深度越大,液體壓強越大。[2]
合作學習模式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可,通過學生之間互相的討論和交流,能夠加深認識,更容易掌握知識,在討論過程中,也可以迸發出思維的火花,培養創新能力。在物理實驗教學中,也需要將過去的單項實驗轉變為合作實驗,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完成實驗。
如在對《電流表》方面的知識進行講解時,可以在網絡教室開展,導入相應的動畫后,讓學生們自主學習,教師巡視同學們的學習情況,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收集,然后劃分小組,每一個小組互相合作,網上查詢、共同實驗等,找出問題的解決措施。通過合作式實驗探究的開展,能夠在交流中學習,提升了教學成效。
通過實驗設計,可以讓學生從多個角度來認識問題,將傳統思維模式的束縛作用有效打破,創新思維,從其他途徑探索,拓展開來,掌握相關知識,以便對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有效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共同討論和交流,適時給予引導,將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給充分調動起來;要允許學生打破常規,大膽猜想,提出不同的意見,將老師、課本的束縛給打破;對于教材中的實驗,需要積極創新,完善其不足之處,這樣學生們的創造力能夠得到有效培養。
如在音叉振動方面的實驗過程中,為了獲得更加明顯的實驗效果,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創新,思考是否有更好的辦法;同學們通過交流和討論,覺得將乒乓球來代替小球會更好一點,因為乒乓球更加有彈性。再如,對水沸騰實驗進行觀察時,可以鼓勵學生結合掌握的知識,設計一個裝置,將燒杯替換為粗試管,這樣實驗時間得到了節約,又能夠產生比較明顯的效果。結合同一個實驗,有著不同的實驗條件,來讓學生們自己設計實驗;如將測定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完成之后,引導學生除了借助于刻度尺,還有其他方法來對機械效率進行測量嗎?再如在對“伏安法測電阻”實驗中,引導學生如果實驗中只能夠使用電流表或者電壓表,只有一個電阻是已知的,那么能否將未知電阻給測出來?讓學生們結合這個問題,自己動手設計電路,并且開展實驗,觀察實驗現象。借助于這一系列活動的開展,可以對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有效培養。
在新課程理念下,要求在物理實驗中盡量采用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物品,促使物理與生活之間的距離得到縮小,這樣學生能夠對科學真實性深切的感受,認識到科學緊密聯系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另外,這些生活中的物品有著其他的用途,很多學生認為其不能夠開展實驗,那么功能固定與思維定勢也能夠打破,創新了思維理念。如在教學實踐中,可以鼓勵學生自己制作一些潛望鏡、驗電器、小磁針、天平等實驗用具,借助于鉛筆芯,發揮出滑動變阻器的作用,來對電路中的電流有效改變等。在這一系列小實驗中,學生們通過自己動手和思考,對實驗事物現象等認真觀察,找出存在的規律,掌握了知識,視野得到了拓展,同時,探究能力得到了有效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得到了激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3]
此外,創造者的一個基本素質為理論聯系實際,其推動了科學發明與技術創新。而學生物理實驗就是為了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需要科學引導,促使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在教學活動中,要引導學生緊密聯系物理知識和生活常識,如高壓鍋煮東西的時間為什么更短?在脫衣服的過程中,為什么會有聲響,甚至會有閃光出現等;通過這些問題,學生們能夠積極觀察生活現象,且運用物理知識來解決。
綜上所述,傳統的物理實驗教學模式無法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無法激發學生積極性,制約到了創新能力的培養;針對這種情況,就需要大力創新教學方法,積極開展探索實驗、改進實驗等,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起來,以便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其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胡正超.試論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讀寫算:教研版,2015,6(10):123-125.
[2]陳亞鑫.試論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育策略[J].新課程:中學,2015,6(19):99-101.
[3]張麗.試論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科海故事博覽:科教創新,2013,6(19):23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