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波
金融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曹 波
金融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著支持和動力,特別是在升級傳統產業、培育新興產業,推動產業結構由中低端向中高端發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結合無錫地區實際,探討金融如何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了2016年度關于供給側改革工作的方向,明確供給側改革工作主要為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推進供給側改革需要金融的支持,落實五大任務對金融業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其中去杠桿、降成本更是與金融直接相關。無錫地區金融業應積極配合供給側改革的總基調,針對無錫全面實施的以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高端化為引領,全力打造無錫現代產業發展的總要求,確定金融支持供給側改革的大方向。
無錫有著雄厚的產業基礎,但隨著經濟結構調整,無錫產業發展也遇到了不小的問題。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增長動力出現“雙弱”:傳統產業的增長動力出現“弱化”,新興產業的增長動力尚還“弱小”;產業結構出現“雙低”現象:產業結構中新興產業比重偏低,服務業結構中現代服務業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比重偏低。因此,實行供給側改革是破解制約無錫經濟發展瓶頸的主攻方向,也是加快經濟增長動力轉換的重要途徑。
(一)傳統產業。
主要表現:一是無錫裝備制造業(包括通信設備業)占比穩定在44.2%左右,雖然高于全省的42.8%,更高于全國的31.0%,但高端成套裝備少,關鍵元器件和零部件、高端設備、關鍵材料等大多依賴進口;二是傳統產業的轉型、優化升級較滯后,現存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加工貿易比重較高,多數制造業企業還處于產業鏈和價值鏈的低端,長期依賴廉價低端勞動力,產能過剩;三是傳統產業各種稅費相對較高,約占利潤的50%以上,企業平均利潤率低于5%,沒有足夠的利潤,加之經濟下行壓力下,金融的信貸支持也較往常減少,傳統產業難以進行技術改造、擴大投資等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二)現代產業。
2012年,無錫市推出“深化530計劃,建設東方硅谷”的意見,經過近些年發展,“530”計劃引導了無錫海歸企業的快速發展并引領了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但530企業對產業鏈高端、附價值高等新興產業帶動力不夠,新興產業目前占比不足30%。原因在于中高端人才缺乏、整體技術水平不高,新興產業仍以技術跟隨為主;另一方面,在金融支持上,國有資本主導了新興產業的融資渠道,社會資本較少參與新興產業的創業投資過程。與深圳等先進地區相比,在核心競爭力、研發投入、知識產權和經營規模方面也有一定差距。
金融對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間接融資,商業銀行可以運用信貸杠桿,通過制定信貸政策,調整貸款在不同產業間的比例,引導資金流向,影響生產要素的配置,起到有側重地支持某些產業發展的作用;二是直接融資,證券市場作為金融資產和金融工具的供給場所,它可以按流通性、收益性、風險性不斷排列組合,形成多樣化的金融產品滿足投資者的融資需要,引導資金流入有市場前景的、高成長性的企業和項目,滿足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過程中對資金快速集聚的要求。
一是化解過剩產能。過剩產能行業占據著大量的土地、人力和信貸等資源,擠壓著其他有利于經濟轉型行業的生長空間,抑制經濟全要素生產率提高,還帶來霧霾、水污染等大眾談之色變的負影響。金融支持應該配合產業調整規劃做好信貸投放和債務重組工作。根據人行數據,2014年上半年無錫市有超過1600多家企業(其中制造業約1000家)貸款還清后沒有再貸款。2015年化解了過剩產能企業江蘇沙鋼集團錫興特鋼,退出了落后產能無錫寶露印染有限公司等。銀行業要主動捕捉產行業升級、企業轉型以及各類項目建設中的信貸需求,提高重大重點項目參與度和營銷精準度,確保信貸投向與區域產業發展規劃相適應、與“去產能、去杠桿”等重大任務相匹配,助力地方產業的“優勝劣汰”。
二是去房地產庫存。去庫存離不開金融業的支持,“去庫存”將加快資金回流,銀行信貸資金的償還將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目前,無錫大部分銀行已經開始執行房貸新政,以無錫農行為例,執行首套房首付20%的政策,在二套房首付比例方面,執行新政首付30%,利率方面統一上浮10%,較好地推動區域房地產市場“去庫存”。
三是有選擇的去杠桿。金融機構發揮資源配置的作用,調整不同行業的杠桿率,將金融資源更有效地配置到有發展前景、市場效益的領域中去。從實體經濟看,可以有選擇性地“去杠桿”。比如房地產去杠桿,對高新技術企業、重大技術裝備等加大杠桿;在風險可控前提下,鼓勵商業銀行適當降低一手車、二手車、新能源汽車的貸款首付比例,支持汽車消費貸款、新能源汽車生產等產業發展;堅持對鋼鐵、有色等行業區別對待、有扶有控原則,對有市場競爭力、有銷售規模、有效益的優質企業繼續給予信貸支持,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四是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政府工作報告中確定了2016年工作的兩個“硬指標”:一是自5月1日起,在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四大行業全面開展營改增改革;二是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讓企業減少不必要的制度性成本,使企業有更多的資金去創新、去提高生產率;商業銀行一年期貸款利率4.35%,若直接給企業發放貸款,利率水平并不算高,再上浮利率為6%左右。然而,現在較多的銀行惜貸甚至不貸,通過委托貸款繞道表外,讓體制外的影子銀行放貸,或者資金再通過信托、理財等方式再放貸到企業手中,增加了許多環節,企業融資成本增加,實體經濟難以承受。當前,銀行業應取消不合理的收費項目,降低部分收費標準,在“助力小微”上,創新推出“分級調查、上下聯動、集中審批、高效運作”的營銷及審批機制。在繼續抓好傳統信貸業務的同時,多途徑參與企業直接融資,做強信用證、企業債、信托融資等表外業務。
五是補齊融資短板。補齊短板主要針對制約經濟轉型中一些欠發展的環節和領域進行重點突破,可以有效激發經濟整體的轉型動力。補齊短板要注重創新融資方式,小微企業、農村方面的金融創新是主要的短板,針對小微企業,鼓勵創業投資、風險投資、中小板、創業板等股權融資。2010年,無錫市設立集物權、債權、股權、知識產權等交易服務為一體的產權交易所,采用“一所六中心”的模式,拓展并購的資金來源,并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2014年無錫市設2億風險補償金,鼓勵銀行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放貸,鼓勵銀行業開展融資擔保代償補償、企業無形資產質押貸款等業務。銀行業可以充分發揮專屬產品優勢,加強對“兩圈兩鏈兩區”小微企業的營銷。
2015年12月4日,無錫市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向全社會發布《關于推進現代產業發展的政策意見》,政策意見明確:“十三五”期間,全市將累計安排總額不低于200億元的現代產業發展資金,聚焦支持龍頭骨干企業、高成長性企業和小微企業的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和高端化發展。無錫銀監分局督促全市銀行機構努力挖掘有效信貸需求,推動現代產業信貸投放。無錫銀行業、保險業和資本市場也不斷豐富產品種類,推進現代產業的四化發展。無錫市金融辦于2016年3月成立了服務業(金融)基金,用于支持產業的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高端化發展,全力打造無錫現代產業發展新高地,推進金融、科技和產業的有效融合,發揮金融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一是智能化。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基因和長處,比如北京中關村的高新技術、深圳的電子產業、重慶的汽車機械制造業等以先進制造業為代表的產業,無錫工業投資的很大比例是用于“兩化融合”和技術改造。2014年11月,首個物聯網金融在無錫成立,物聯網金融實現了資金流、信息流、實體流的“三流合一”,把現代通信技術、互聯網技術、精密傳感技術等新一代信息化和智能化技術集成并廣泛應用于企業研發、生產、管理的全過程。無錫農行積極加大項目研發和投產運用力度,累計研發各類業務系統33個,充分利用科技創新來形成差異化的服務優勢,通過“科技創新”智推企業經營轉型。為契合當地科技局對高新企業專項補貼資金流向監管要求,及時研發出了“資金監管系統”,從柜面審核到事后監管,從指標分配到細項調整,全流程監控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
二是綠色化。積極發展綠色循環低碳經濟,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一方面,金融業綜合考慮與環境相關的收益、風險和成本,引領信貸資源逐步從一些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益的行業退出,支持企業工藝技術裝備更新改造,有效緩解產業結構“過重”的問題;另一方面,加快綠色信貸、綠色保險、綠色證券等金融產品發展,推動用能權、用水權、排污權、碳排放權投融資機制形成,更好地服務“強富美高”新無錫建設。
三是服務化。雖然無錫服務業比重不斷提高,但總體上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水平還不夠高,而現代服務業占服務業比重只有30%。目前,無錫市正實施制造業服務化行動計劃,促進企業從產品設備供應商轉向系統集成總承包和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將價值鏈由以生產型制造向服務性制造延伸。對于商業銀行而言,服務應該從“單一”向“多元”開展,小微企業創新銀團是一個全新的銀政企合作模式,政府參與監督,參貸行強化橫向聯動,可有效避免銀行間“背靠背”放款帶來的風險隱患,不僅企業可獲得長期資金支持,也能有效降低金融風險、提高金融服務的針對性。
四是高端化。為加大新興產業引進和培育力度,加快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和升級換代,全力助推無錫實體經濟發展,無錫市政府和金融機構不遺余力地加快推動“一區三核多特”(“一區”指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三核”指無錫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江陰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多特”指輻射到各市(縣)區的特色高科技產業園區基地)的創新發展新格局。2015年8月在宜興召開的“金融支持無錫轉型發展”政銀企合作懇談會上,在錫27家金融機構簽署了總金額達760億元的授信合作項目。此次簽署的授信額度將用于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制造業改造升級、中小微企業發展等,助推產業轉型發展。銀行業應穩妥支持高端裝備制造業、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新材料業、節能環保產業,并順應企業多元化融資需求,加快債券承銷、理財融資、并購貸款等高端投行業務發展步伐。深入探索“投貸聯動”服務,積極跟進無錫發展產業基金項目,開辟銀企融資業務合作新途徑。
習總書記強調指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并強調“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從生產領域加強優質供給,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離不開金融的支持,經濟新常態下,金融業特別是商業銀行要平衡好自身發展與支持實體經濟、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局的關系。一方面,商業銀行應把資產質量管控作為“一把手”工程,化存量、控增量。通過創新性方式破解債務高企、產能過剩等資源錯配企業的負債,加速市場出清,并減輕其轉型可能造成的金融業資產質量沖擊;另一方面,需要通過金融業務的創新提供更為靈活多樣的服務,以支持傳統產業轉型、新興產業發展。這既是供給側改革對金融行業提出的要求,也是金融業發展的機遇。
1.柳立.供給側改革中的金融作用[J].金融時報,2016(2).
2.朱維寧、苗成斌等.先進制造的無錫新路[J].群眾,2015(9).
3.關于金融支持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若干意見[J].人民銀行等八部委,2016(3).
4.曹建標、陶延風,殷強.無錫市推進新型城鎮化面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無錫社科網,2015(3).
(作者單位:農業銀行無錫錫山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