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穎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北京 100191)
新形勢下以讀者服務為導向的出版思維創新
郭 穎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北京100191)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傳統出版思維受到極大沖擊。出版機構應創新出版思維,在秉承優質出版的基礎上,以做好讀者服務為核心理念,積極融合互聯網技術,為讀者提供更加高效、實用、全面的服務體系。本文以北醫出版社教輔圖書書網互動資源為例,闡述如何利用互聯網技術做好圖書的增值服務工作。
互聯網;出版;增值服務;創新思維
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互聯網+”理念作為國家戰略的提出,正式開啟了互聯網與傳統行業交織、融合、創新發展的新業態。出版行業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主動融入“互聯網+”行動計劃是出版行業義不容辭的使命和責任。2015年4月,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財政部聯合印發了《關于推動傳統出版和新興出版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堅持強化互聯網思維,積極推進理念觀念、管理體制、經營機制、生產方式創新”。新型出版理念的提出,使得傳統出版業的發展受到極大沖擊,出版業的轉型發展也勢必將面臨一系列的挑戰和機遇。
“互聯網+”時代出版業融合發展的關鍵是連接與服務。如何在提高出版物品質、堅持優質出版的同時,與讀者建立有效連接,如何在策劃、出版優質圖書的基礎上,強化用戶體驗和服務意識,切實做好讀者服務工作,實現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的最大化,是“互聯網+”時代出版人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1]從出版社用戶角度分析,用戶需求即從海量信息中獲取目標知識內容。為此,給用戶提供有用的信息和知識,發掘更多有價值的內容,強化讀者服務意識,是出版社從傳統的文化產品“制造商”向“內容提供商”和“知識和服務提供商”轉變的關鍵。[2]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以下簡稱北醫出版社)于2010年啟動建設“立體化教材”項目,并獲批國家“十二五”重點數字出版項目。目前已經形成集教材、教輔、配套數字產品及服務網站多位一體的“立體化”教材知識服務體系。[3]紙質教材、教輔、多媒體產品、專業數據庫互聯互動,讀者登錄出版社網站后,輸入相應代碼即可獲得與之配套的多媒體產品和專業知識服務,從而形成了“跨媒體”的知識服務平臺。[4]實踐表明,此種書網互動模式為讀者提供了更為優質、高效的增值服務,也因此獲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移動設備的迅速普及,人們的上網方式也悄然發生了變化,移動設備的方便、快捷和高效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讀者選擇應用移動終端接入互聯網。由此,移動終端已經成為出版行業提供內容及服務的重要媒介和載體。以下筆者將以北醫出版社教輔書網互動資源為例,闡述如何利用互聯網及移動終端為讀者做好圖書的增值服務工作。
平臺搭建是提供一切內容及服務的基本保障。經過幾年的應用和實踐,北醫出版社的書網互動資源平臺已經日趨成熟,能夠為讀者提供系統、全面的圖書增值服務。其絕不僅僅是紙質圖書的補充,更可以實現對讀者信息的及時反饋,實時把握圖書到達市場后的反響和動態,在提升圖書價值、優化讀者體驗的同時,真正實現了圖書與讀者以及圖書與市場間的連接價值。
北醫出版社目前的書網互動發布平臺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通過傳統的出版社網站,用戶需登錄出版社服務網站,通過輸入圖書封底標注的代碼,獲取相應的內容資源;另一種是在前述平臺的基礎上向移動終端擴展,即通過微信公號提供信息服務。用戶通過移動設備掃描圖書封底的二維碼,綁定微信賬號與圖書標識,實現對該書書網互動服務的激活。[3]換而言之,第二種是在第一種基礎上的模式創新,是緊跟信息技術發展、以更好地為讀者提供優質服務為目的、創新出版思維而研發出的更加適用于現代讀者的服務模式。
毋庸置疑,內容永遠是出版市場的核心競爭力,但卻不再是衡量產品價值的唯一標準。環顧當前的出版市場,圖書出版早已不僅僅是產品本身之間的競爭,單純依靠圖書銷售的競爭經營模式亦不再適用于如今的新型出版業態。如今的圖書出版市場,越來越多的出版者和出版商選擇通過圖書增值服務來豐富產品內容,提升產品價值,進而擴大圖書的市場份額,以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
北醫出版社的書網互動服務歷經數年的實踐和應用,已經取得了一系列的發展成果,以滿足多樣化的讀者需求為導向,獲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目前處于穩步發展階段。以醫學考試類圖書為例,讀者進入書網互動服務系統后,可獲得考試信息、考試書增值服務、名師講堂、在線模考以及重要信息五方面的內容,同時可第一時間掌握和各類醫學考試相關的最新新聞資訊。
(一)考試信息
考試信息界面主要提供護理學專業資格考試、執業藥師考試以及執業醫師考試三種醫學考試的相關考試信息,包括考試簡介、報名時間、報名條件、報考流程、考試時間、考試大綱、試題類型以及最新出臺的考試通知等相關資訊。讀者可根據自身需求進行點擊,獲取相應考試信息,由此獲得全方位的考前服務。
(二)考試書增值服務
讀者購買圖書后,可同時獲得與圖書相對應的免費在線資源,主要包括考試的歷年真題解析及全真模擬試卷,使讀者在閱讀使用圖書本身內容資源的同時獲取更為全面立體的信息資源,從而優化用戶體驗,提升產品服務,使出版價值實現最大化。
(三)名師講堂
為了更好地服務讀者,北醫出版社在線上推出了“名師講堂”欄目,邀請北京大學醫學部的優秀教師對相應考試進行考前串講,范圍覆蓋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護理學專業資格考試、國家執業藥師資格考試和研究生入學考試等各類醫學考試。通過專家授課的視頻培訓學習,考生可查缺補漏,夯實基礎,使備考更加全面系統。
(四)在線模考
在線模考以模擬考試為切入點,為考生提供復習和再學習的形成性評價虛擬教育環境。系統根據專家定義的組卷策略,隨機從題庫抽取試題,形成試卷。系統題庫試題量大,組卷策略優化,為讀者提供知識點掌握情況、考試結果評估以及試題精解的信息,全方位提升備考服務質量,使讀者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對于考試游刃有余。
由此,綜合應用圖書主體優質內容資源,聯合網絡配套服務系統,用戶體驗得到了很大提升,圖書的出版價值也得到了最大化的開發和利用,真正實現了用戶與出版者之間的互利雙贏。
在“互聯網+”時代,出版者應打破傳統出版觀念,創新出版思維,不再單純以圖書發行量作為衡量出版行為的唯一標準。正如《意見》中“基本原則”所指出:“堅持內容為本、技術為用,內容為體、技術為翼,運用先進技術傳播先進文化。”新形勢下的出版行為應以全面提升讀者服務為導向,在秉承內容為王的基礎上,綜合運用互聯網技術手段,為讀者提供更為優質全面、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的出版服務。
[1] 謝譽元,馮煒.“互聯網+”對出版行業發展的影響及對策[J].編輯之友,2015(10):26-30.
[2] 余丁.“互聯網+”時代傳統出版的新思維[J].出版發行研究,2015(11):68-70.
[3] 張其鵬,羅德剛,暴海燕,等.打造基于互聯網的醫學學習環境——北醫出版社“立體化教材”計劃[J].現代出版,2010(6):62-63.
[4] 張其鵬.基于微信的醫學教材書網互動服務[J].科技與出版,2015(12):93-95.
作者簡介:郭穎,醫學編輯,就職于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G230.7
A
1674-8883(2016)12-02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