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瑰玉
(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湖北 武漢 430070)
借力“一帶一路” 推動科技出版走出去
楊瑰玉
(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湖北 武漢430070)
分析科技出版“走出去”的現狀,結合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走進非洲的工作實踐、現有成績和進一步探索,思考在“一帶一路”形勢下的應對策略,以期為推動科技出版“走出去”提供一些新的途徑和方法。
科技出版;走出去;“一帶一路”;途徑
國家提出“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不僅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也為新聞出版業“走出去”提供了新的思路。近年來,科技出版“走出去”取得了明顯的進展,但也存在不小的困難。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作為一家地方出版社,在分析國內出版業國際合作現狀和自身優劣勢的基礎上,作出了一系列嘗試,在對外出版合作實踐中收獲良多。
長期以來,我國在經濟、科技上相對落后,在出版領域表現為版權貿易上的較大逆差。據統計,2001~2010年我國圖書版權引進總量為88273種,而輸出版權僅為19584種。[1]從輸出內容來看,主要是中國傳統文化、語言類書籍,科技類圖書較少。
2013年以來,國家提出“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為出版業“走出去”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國科技整體實力不斷增強,也為科技圖書出版帶來了不少走向世界的機會。例如,科學出版社出版的126卷冊《中國植物志》,收載的植物種類和所含的卷冊在世界同類著作中是最多的,總體編研水平很高,現已輸出外文版權達60多種;化學工業出版社的大型工具書《中國材料工程大典》由國內數十位院士領銜主編,內容全面、新穎、實用,一經首發便引起國外出版行業注意,迅速將版權輸出到德國施普林格出版公司。[2]這是由于中國科技工作者的原創能力不斷提高,海外出版商積極介入,以及各級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
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作為一家地方科技出版機構,在充分考慮國內外出版行業形勢變化和自身優劣勢的基礎上,決定“借船出海”,首先與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下屬的中—非聯合研究中心開展合作,把“走出去”的目標投向“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支點——肯尼亞。這主要是由以下幾個方面來決定的。
(一)“一帶一路”發展要求與政策條件
為響應“一帶一路”發展戰略要求,湖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多次下發各級政府的有關文件提供支持和指導,長江出版傳媒集團也制定了對接國際市場的工作實施方案。湖北科技社作為下屬出版單位,加大投入“走出去”工作力度,既是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順應當前政策形勢和各類環境條件下的有效舉措。
(二)本地科研機構合作條件
中國科學院中-非聯合研究中心依托單位是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與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長期有出版合作往來。早在2013年,中-非中心的科研人員就有了撰寫《肯尼亞植物志》的初步想法,作為從事科技圖書出版多年的編輯,筆者得知之后,當即認識到這個選題的價值極高。湖北科技社的領導對此也極為重視,在2014年前后多次與中-非聯合研究中心負責人交流,并提議以《肯尼亞植物志》的出版為基礎,雙方建立戰略合作關系。2015年5月21日,雙方正式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明確了一系列總結非洲地區科研進展的重點圖書出版計劃。
(三)出版社發展與對外合作的需要
2015年9月,筆者隨長江出版傳媒代表團訪問肯尼亞,重點考察了中國科學院在肯尼亞的主要合作單位喬莫·肯雅塔農業科技大學、肯尼亞國家博物館、馬賽馬拉大學等。11月,馬賽馬拉大學和肯尼亞國家博物館有關人員先后到武漢回訪,并于11月22日召開《肯尼亞植物志》編研啟動儀式暨新聞發布會。12月5日,在湖北省2015年文化產業國際合作洽談會上,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與中國科學院中-非聯合研究中心簽訂了共建非洲出版中心的戰略協議。建設非洲出版中心項目已列入長江出版傳媒集團“一帶一路”走出去重點項目,得到了湖北省委宣傳部、湖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的大力支持。同時,也被湖北科技社作為新聞出版改革發展重點項目向國家總局申報。
在“一帶一路”戰略不斷推進的有利形勢下,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積極建設非洲出版中心,無疑是拓展對外科技合作新模式,迎接科技創新全球化挑戰,推動中國科技與出版“走出去”的有益嘗試。其主要構想如下:
(一)打造出版傳媒品牌
非洲出版中心是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著力搭建的科技與文化交流平臺,在做好為中國科學院中-非聯合研究中心提供出版專業服務與技術服務的基礎上,打造以《肯尼亞植物志》《肯尼亞動物志》為代表的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知名出版傳媒品牌。通過一系列外向型優秀圖書選題的翻譯、出版、推廣,相關期刊數據庫、電子書、網絡出版等數字出版產品和服務,對非版權輸出和合作出版等方式,實現對外出版發行,進入非洲主流發行渠道。長期以來,中國內地的圖書版權輸出主要是面向臺灣、香港和澳門地區,非洲出版中心的建成則將實現科技圖書版權輸出和圖書貿易向非洲、歐美等地的重要突破。
(二)實現多元化產業發展
除了設立出版分支機構之外,湖北科技社還將進一步建設馬賽馬拉大學傳媒印務中心,開拓當地特色出版資源和商業印刷業務。同時,參與重大對外出版交流、合作活動,如利用一年一度的內羅畢國際書展開展出版產品和服務出口的國際出版交流合作,利用當地極富特色的自然資源,開拓具有科技含量和文化特色的生態旅游項目。
(三)建設資源服務平臺
大眾圖書出版面臨著市場銷售的困境和數字化轉型的壓力,科技圖書同樣如此。如何將傳統紙書的優勢與數字技術的優勢相結合,開發出新的產品和市場,這是業內人士必須思考的問題。為此,湖北科技社在完成上述非洲出版中心工作內容的同時,還致力于建成出版資源綜合平臺、專業數據庫服務平臺、傳媒印務運營平臺、文化交流與旅游開發平臺。
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通過“借船出海”,以傳統出版主業為基礎,建設非洲出版分支機構,探索多元化產業發展,為實現科技出版與文化“走出去”提供了一條切實有效的新路子。
[1] 邢海鷹,張新娟.科技出版“走出去”的必要性、困難及措施[J].科技與出版,2013(4):38-41.
[2] 吳剛.科技出版走出去之選題策劃四要素[J].科技與出版,2012(6):32-34.
G239.2
A
1674-8883(2016)12-028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