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麗
(吉林省柳河縣實驗幼兒園 吉林柳河 135300)
淺談少年宮教師如何開展聲樂教學
王艷麗
(吉林省柳河縣實驗幼兒園 吉林柳河 135300)
音樂可以打開人心靈的窗戶,在孩童的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音樂教育是目前素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音樂的教學,學生的藝術品位以及審美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而在學校的課內音樂教育中,由于課時相對有限,教師對其他主課的教學有所偏重,因此作為課外教育主陣地的少年宮就成為了學生進行音樂學習的主要課堂。
少年宮 音樂教學 樂器 環(huán)境 興趣
音樂課在少年宮十分受歡迎,孩子們能夠在這里滿足學校教育給不了的需求。在音樂教育中,少年宮的教育比學校課內的音樂教育具有十分顯著的優(yōu)勢。首先在少年宮的音樂教育中,教師能夠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對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以及音樂理論知識水平進行培養(yǎng),其次,教師還能夠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夠以最為舒適的學習狀態(tài)來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這對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讓學生能夠循序漸進的提高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筆者結合自身多年從事少年宮音樂教育的經(jīng)驗,對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和藝術水平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學習興趣可以通過先天愛好傾向以及已有的基礎獲得,少年宮的老師在教學時要注意充分利用這兩點,開展活動,讓孩子們暢游在音樂的海洋里。在少年宮的音樂教學中,學生并不是以“零”的基礎開始學習的,很多學生對音樂都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經(jīng)常參與音樂活動,這對我們開展課外音樂教育是一個非常理想的基礎,但是這并不足以支持學生完成課外的音樂學習,因為學生的這種基礎性的興趣是感性的,是非長久性的,而我們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將學生的這種感性的興趣提升為理性的熱愛,讓學生變成是因為懂音樂而熱愛音樂、學習音樂,而不是僅僅因為覺得音樂有意思而去學習音樂。
體驗式教育著重與把學生放在主人公的地位,老師加以引導,整個過程都是學生自己親身體驗和感悟的過程,直接與音樂對話,感受音樂的沁人心脾的味道。優(yōu)美的音樂并不僅僅需要學生用耳朵去聆聽,而是要學生用心靈去感悟,這就是音樂最為奇特和美妙的特點,在音樂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音樂的這一個獨有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對一段優(yōu)美的旋律或者是朗朗上口的歌曲,我們既要從專業(yè)理論的水平講解其在旋律和節(jié)奏方面的構成,提高學生們的音樂素養(yǎng)和理論知識水平,又要從音樂感知能力方面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感悟音樂中所包含的深刻內涵以及作者內心深處的真實情感。在聆聽優(yōu)秀作品的時候,如果用心去聽則有種與作者在安靜地交談的感覺,當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達到一定的水平之后就會有這樣的感覺。
實踐能力在所有科目的教學中都非常重要,少年宮音樂課堂的實踐課主要是指學生自己對音樂的把握和展現(xiàn)自己音樂技能,更重要的是展現(xiàn)自己的過程。在少年宮的音樂教學中,我們要經(jīng)常組織學生開展一些音樂類的活動,讓學生以聲樂或者是器樂的方式來表演自己的節(jié)目,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還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們的音樂實踐能力。這對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有著非常重要的幫助。另外在學生參與音樂活動的同時還能夠不斷地積累表演的經(jīng)驗,提高自己的自我表現(xiàn)能力,這不僅對學生的音樂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幫助,同時對學生對其他學科的學習以及未來的社會生活都有著很深刻的意義。
器樂是同學們感受音樂的物質載體,如果平時上課都是看老師一個人對著一架鋼琴、電子琴等樂器,學生們只能保持短暫的興趣,因為老師把重點放在了聲樂教學方面,忽略了器樂教學的重要性。在少年宮的音樂教育中,我們應該從兩個方面對學生的音樂水平進行提高,在聲樂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實踐水平,并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在器樂的教學中,通過對學生器樂技巧的培訓來對學生聲樂的理論知識進行鞏固和加深,并且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欣賞一些旋律優(yōu)美、意境深遠的樂曲,在培養(yǎng)學生器樂水平的同時提高學生的音樂品味,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藝術感悟能力和審美能力。
要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專業(yè)素養(yǎng),就要從識譜開始訓練,識譜也要講究方法,需要老師在實踐教學中不斷摸索。每學一首新樂曲的第一步是先識譜,將音符辨認出來后,然后對應琴鍵的位置彈出來,最后再連續(xù)的彈奏。但這樣,兒童經(jīng)常會無暇顧及聆聽自己彈奏的音樂,讀譜成為一種機械的符號對應模式,兒童很難對音樂有一個整體的感知。經(jīng)過幾年的摸索和研究,我找到一種方法來解決這樣的問題——逆向識譜方法,即聽譜法,例如:教師在鋼琴上彈奏樂句,再由學員將聽到的音符記錄到五線譜上,學員通過聲音的傳播,在腦中建立音樂。經(jīng)過長期的訓練,使學員養(yǎng)成用聽覺來感知音符,此方法著重體現(xiàn)聽的能力,而不是先用眼去找音符再機械的彈奏。較之傳統(tǒng)的由譜面音符—鍵盤—聽覺的單向的刺激過程,聽譜法更注重聽覺—鍵盤—繪制音符演唱—鍵盤—聽覺的循環(huán)過程,加大了聽覺訓練和內心聽覺的比重,在頭腦中更易建構音樂的框架,為以后更好地表現(xiàn)音樂和樂曲的二度創(chuàng)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而言之,音樂教學有很多技巧,需要老師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情況采取相應的辦法。在少年宮的音樂教育中,我們要突出重視對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通過我們的教學要讓學生具有出色的音樂感知能力和自我表現(xiàn)能力,從根本上培養(yǎng)學生們的藝術水平和審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