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艷平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湖北石首 430073)
新媒體環境下高校黨建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朱艷平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湖北石首 430073)
目前隨著網絡的普及,手機、電腦等可以上網的產品被大眾熟知,這些正在慢慢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習慣,也提高了人們對于學習的熱情。越來越多的輿論消息也在網上肆意傳播。通過對上網人群的調查顯示,青年人在網絡年齡調查中所占比重是最多的,就是說上網的主力軍是青年人,這就給了我們一個啟示:要加強對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讓他們能夠在復雜多變的網絡世界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具有自己堅定的主觀意見。
新媒體環境 黨建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在21世紀,人才最為重要,每個國家都重視培養本國的青年精英,他們是國家現在以及未來發展的主力軍。網絡媒體已經成為一種不可改變的趨勢,沒有辦法禁止人們使用網絡發表言論、學習知識、了解大事件,但是如何正確地使用網絡,如何在網絡的使用中保持正確的三觀成為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這種問題不是政府簡單的政策出臺就可以解決的,同樣需要在學校和社會家庭教育中給予一定的教誨。
新媒體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在這種虛擬的環境中生存,也是需要大學生們學習和適應的。對于大學生來說,新媒體的網絡環境不僅是他們獲取信息和彼此交流的平臺,更是他們生存和發展的第二空間。所以新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和新媒體結合起來,找出大學生在這種環境下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尋找科學合理的解決辦法,利用這種新形勢轉變舊的、不適應新時代的傳統觀念,與此同時也加強了思想觀念,弘揚正能量。用先進的傳播形式打破舊思想,為創建和諧社會打下良好的輿論思想基礎。
1.概念
新媒體的研究開始于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這個詞正式出現在人們的眼前是由美國學者戈爾德馬克提出來的。對于新媒體的構成和概念目前在國內還存在著很大的爭議。一部分人認為新媒體就是以計算機和互聯網為基礎的信息處理技術,另外一部分則認為新媒體是以數字媒體為基礎的媒體形式,也存在著另一個說法就是只要是和傳統媒體形式不一樣有區別的就是新媒體。綜上可以看出,對于新媒體還沒有一種較為統一的理論說法,但是它對于現代社會和人們的生活產生的影響是沒有辦法忽略的。
新媒體是隨著時代進步、科技發展而生成的產物,具有社會歷史性。如今的網絡速度已經到了沒有辦法阻擋的地步,一小時前的新聞已經變成舊新聞。但是要弄清楚,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區別并不是指二者出現的時間,主要看的是二者的技術與形式上的不同,這就是說不是新出現的媒體都是新媒體,要看它的技術和信息傳播是否具有新媒體的特點。在以后的科技發展中,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沖擊會越來越大。同樣,也許在不遠的將來這種新媒體也會被新的新興媒體所取代,一切尚未可知,只能說如今新媒體對于社會的意義是巨大的。
2.類型
(1)網絡
網絡媒體是指以網絡為傳播基礎的媒體形式,像各種搜索軟件,門戶網站,網絡新聞等等。
(2)手機
手機已經成為大家不離手的產品之一,手機媒體也是根據網絡發展起來的,像手機新聞、彩信、手機報紙等形式。
(3)數字電視
數字媒體是指通過數字技術進行觀看點播節目的新形式,比如數字電視、移動電視等。
3.特點
(1)主動與快速
新媒體中人們可以主動的去了解新聞,新聞的傳播速度也由原來的一天變成以秒、分、鐘計算的新聞,無時無刻不是新聞事件。
(2)片面化
新媒體不像是傳統媒體那樣有統一的報社這種形式,每個媒體都是獨立的個體,新聞的發布也成了碎片化形式。
(3)個體與公平
新媒體的傳播更加注重個體的需求,滿足人們對于新聞的要求。同時,無論是何種身份都可以參與到社會事件和國家大事的討論中,充分使用了自己言論自由的權利。
(4)豐富性和普及性
新媒體的形式使信息種類更加豐富,人們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獲取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新媒體的信息傳播還沒有地域限制,因為網絡的普及性,人們可以了解任何國家的相關信息。
網絡讓新媒體以人們不可想象的速度飛快發展,影響著各個國家的思想觀念、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關鍵事物。新媒體的產生也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方式,人們可以在網上學習,互相交流。網絡世界多種多樣,思政教育讓青年學生在進行學習的同時不會被新媒體不好的地方傷害到,保護自身的安全。
新媒體有利于提高自我意識能力,新媒體的豐富多樣性讓學生可以用一種簡單快捷的方式了解各類信息,提高學生對于學習的渴望,有利于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在新媒體中學生可以自由發揮,展開想象的翅膀。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應該結合新情況,了解學生的心理,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
1.轉變觀念
新媒體有利于教師轉變傳統觀念和開拓更多的教師資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能力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僅是老師還包括學校的領導等等,所以利用新媒體了解學生的同時也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學生保持同步。
2.改變教學方式
新媒體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針對性和快速性,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的弊端在如今的教學工作中體現越來越明顯。新的教育方法應該和新媒體這種形式結合起來,使學習了解時事消息,發揮大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他們健康向上的思想。
新媒體是一種新型的教育傳播模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利用這種形式,引導大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在學校中創建健康充滿活力的學習氛圍。在新媒體的環境下,教育方式可以更加多樣化,同時也要約束學生們的行為,不能在網絡上隨意發布言論,汲取正確的觀點,遠離那些不健康的媒體消息。新媒體漸漸的走進了每一個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對于大學生有著特別大的吸引力,所以身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要把好關,幫助學生正確運用新媒體,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修養水平。
[1]張雪,靜麗賢,王艷. 新媒體視域下高校大學生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構建[J]. 科技風,2015(24):230-231.
[2]郭志勇,李一凡. 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徑——以高校微信公眾平臺為例[J]. 理論視野,2015(1):184-186.
[3]韓樹海,周軍平. 對加強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思考[J]. 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3(1):142-144.
朱艷平(1979-),女,湖北石首,本科學歷、碩士學位,工作單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職稱:助理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