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學強
(中央芭蕾舞團 北京市 100000)
芭蕾舞基礎訓練中身體的重心與平衡關系研究
馬學強
(中央芭蕾舞團 北京市 100000)
掌握重心判斷力以及平衡控制力是芭蕾舞的基本要求,更是芭蕾舞訓練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本文以芭蕾舞基礎訓練中的重心與平衡關系為研究對象,從芭蕾舞的雙開與肌肉力訓練角度出發以探索如何把控好重心與平衡之間的關系,以展現出芭蕾舞的藝術魅力。
芭蕾舞 基礎訓練 重心與平衡
1.提升舞蹈演員的形體訓練效果
形體訓練是舞蹈演員訓練的基礎,對于芭蕾舞而言,演員的形體是自接展示給觀眾的,形體表現形式自接決定了芭蕾舞演出的效果。因此基礎訓練有助于表演者提升其形體訓練效果,通過基礎訓練來塑造修長、挺拔、勻稱的身材,以提升芭蕾舞表現的張力和感染力。然而,要將芭蕾舞的美感和藝術感完美的展現出來,不僅要求演員具備良好的身材而且能夠靈活控制身體平衡,以確保各類動作做到位。唯有通過刻苦和反復的訓練方可幫助演員掌握平衡控制力以熟練掌握各個動作的技巧,進而提升舞技。
2.降低芭蕾舞演員受傷概率
舞蹈演員在訓練中難免會出現傷病狀況,通過調查顯示,芭蕾舞演員的受傷部分主要集中在腰部、腳躁、關節處發,同時韌帶、筋膜、關節囊等軟組織也會出現一定概率的損傷,這是和舞蹈演員的重心和平衡把握性不足有自接關系。此外,腿部關節的健康與否對于芭蕾舞演員至關重要,甚至決定了起職業生涯。為此,在芭蕾舞訓練中應重視重心訓練并處理好與平衡之間的關系,進而起到保護訓練者的目的,避免在訓練中發生運動損傷,影響到其身心健康發展。
3.培養舞蹈演員的訓練感覺
由于芭蕾舞的特殊性,需要演員具備一定的音樂細胞以及良好舞蹈技藝,使之在芭蕾舞練習中得以將音樂與舞蹈相融合,以展現出芭蕾舞的獨特魅力。在芭蕾舞的基礎訓練中,演員不僅可以提升身體素質而且能夠培養出音樂感和舞蹈感,使兩者通過演員的肢體予以展現,同時一個優秀的芭蕾舞演員還必須要具備一定的想象力,以將音樂與藝術融匯到肢體動作之中,以強化芭蕾舞的感染力,使之具備生命力。缺乏想象力的舞蹈是不具備藝術生命的,其舞蹈的動作更是空洞無靈氣的,因而在基礎訓練中唯有將肢體訓練與想象力或領悟力相結合,才能推動舞蹈和個人的發展。
1.外開與重心的關系
外開是芭蕾舞訓練中的基本動作之一,是每個演員必須要掌握的基本功。外開動作要去雙角尖呈90度姿勢向外張開而人體的重心逐漸后移且需保持脊柱的直挺狀態,對于個體素質要求較高。在雙開訓練中,要保持循序漸進的理念切忌一蹴而就而這卻是多數初學者的想法,往往會導致負面效果,不僅增加了訓練中的疼痛感而且容易打擊其積極性,影響到后續的訓練效果。在芭蕾舞基礎訓練中,增加小八字位的訓練強度,有助于提高對重心的把握能力。在小八字的基礎上,將前腳墊高。所墊物體越厚,人體重心后移幅度越大,骨盆前傾幅度越小,脊柱姿態就越挺直,其相關部位緊張程度就越高,則利于造就肌肉夾板,同時在訓練中根據訓練時間的累積逐步擴大外開的幅度。長期采用此方法即可逐步打開外開的幅度和提升重心的把控能力,進而逐步鍛煉出優美的人體曲線。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演員把控重心和平衡能力越強,訓練和表演中的安全感也就越強。同時,當演員掌握了Pirouette和Granajete等相關跳躍動作之后,演員的脊背肌肉控制力越強,即可在旋轉跳躍過程中保持身姿的平衡并安全著地。
2.肌肉力與重心的關系
在旋轉中,肌肉力使肢體迅速收攏,克服旋律慣性所產生的離心力,控制旋轉質量。這一過程是對腰、腿、臀、腹、背等部位肌肉力量的綜合運用,訓練應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練就身體各部分肌肉所需的駕馭旋轉的能力。訓練者首先要對各部位的肌肉進行訓練之后方可開展旋轉練習,既是科學訓練的要求又是保障安全的要求。經過基礎練習之后,訓練者對于肌肉的控制力得以增強但并不意味著具備重心控制力,尚需要經過長期反復的旋轉訓練以尋找每個動作的重心所在,進而據此分析平衡控制技巧并逐步內化為個人綜合素質。同時,在掌握單一動作的重心與平衡所在之后,應將每個動作貫穿起來,形成整套的動作重心與平衡控制能力。同時,該類動作既非是舞蹈又非是體操,但是再訓練過程中可以提升對重心和平衡的把控能力,促進訓練者的肌肉發展,使之運用少量的肌肉量即可實現控制身體平衡的目的,進而為整個舞蹈的表現奠定基礎。
3.掌握動作“起法”的協調
芭蕾舞之所以受到世人的喜愛,在于舞蹈演員身姿的柔美性和舞蹈動作的連貫性,尤其是后者更為大眾關注。連貫性不僅要求動作之間的銜接順暢而且要求總做平穩過渡,唯有演員控制好身體的重心與平衡方可將各個動作百分百的展現出來,在此過程中要求演員具備分析和判斷力。例如,在旋轉訓練中,表演者要注重動作的連貫性,尤其是要注意動作的起法協調,保持表演者的手部動作、腿部動作、身體動作協調,才能集中重心點,追求最好的旋轉角度和旋轉力度。芭蕾舞演員在基礎訓練過程中要學會思考和利用想象力,以形成對芭蕾舞各類動作的記憶力和條件反射。根據動作的表現分析出所需的力量、節奏、重心、時間節點等并控制好彼此之間的協調性,以保障舞蹈動作的充分展示,重心把控到位、身體平衡運動等。同時,在訓練過程中還應不斷分析和總結,通過反復訓練與推敲以實現重心與平衡之間的協調。
[1]張蕾.芭蕾舞基礎訓練的重心與平衡[J].《黃河之聲》, 2014(20):89-89
[2]孫媞.芭蕾基訓中身體重心和平衡兩者的關系[J].《青年文學家》,2009(12)
[3]郭亮.淺析芭訓中重心的訓練[J].《中國科技博覽》,2010(27):181-182